我的發酵料理和食物療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發酵豆乾
發酵豆乾
在2018年,米其林主廚譽我的發酵料理約有十年的領先,在2021年他跟我說,他依舊為這句話肯定。
這一照片裡的豆乾是以發酵而成,非常好吃。當時我知道豆腐是難消化的,加上我想吃豆乾,我不敢買法國的亞洲超市的豆乾,我就自己想辦法,研發出這個發酵豆乾。
我的頭腦裡對食物的改變是非常有創意的,如何將不同的菌種完成令人意想不到的料理,是料理,不只是食品而已。
在我教學中,我常覺得很簡單,米麴+鹽+水,攪拌後發酵。幾天,幾%的鹽分我都講了!可同學可能要發問很多問題。這就是要進入發酵世界的門檻,許多人對發酵充滿了疑問。
接下來,料理過程中,風味,狀況,有很多的變化,每次都不同,這需要深厚的經驗和科學背景才能給予指導,尤其進入餐廳的管理,它有更大的挑戰。這就是為什麼,評審會說出“十年領先”這句話。
可要不要做? 現在外食那麼方便!或者,現在那麼多元的料理方式,難道就不健康嗎?
當然不是!可,為什麼最後我們到了一定年齡就會出現消化不良,胃酸逆流...等狀況?
接下來,我們依賴藥碇來解決問題,可我們的根本在食物呀!
前陣子我說我的胸悶痛,有朋友說:胃酸逆流。我說:不是喔!
一般來說,確實胃酸逆流會造成胸悶這樣的狀況,但我現在大部分食用我的發酵料理,這麼多年來也都在這個範疇,所以我對胃腸的感知很敏感,它的狀況是好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按摩後,我的胸悶的狀況已經漸漸好了!
對於身體的症狀應該從多方面來改善,身 心靈,食物,覺知...
健康的食物是最天然的藥物,它也可以滿足身心靈的愉悅。
我會繼續在我的位置上為食物療癒的工作而努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自2021年七月起,Michelle 在康健雜誌推出『五味人生』專欄。分享法國的生命歷程和發酵,料理道。有時候也會分享簡單的食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經歷了幾個身份:台灣的小學老師,進出口貿易公司老闆,專欄作家,法國:餐廳owner,主廚,出版社社長,作家,和美國的餐廳顧問後,我將自己未來的數年定位在“食物療癒師”這個身份上。
2022年九月回到台灣,我的內在和外在都得迅速的調整,這還不包括我的自我定位。 自我定位這件事,我至今還在尋找位置。 在淡水新市鎮的環境讓我多了一些安全感。 當時我的房東跟我說:「妳從國外回來,應該比較適應淡水這個地方。』 確實,雖然都是大樓高聳,但因為沒有擁擠的人群,所以多了悠閒感。
大年夜快跨入兔年的時分,朋友從FB的Messnger傳來訊息:『Michelle,現在三立正在重播妳的影片。』 啊?我回到網路三立消失的國界頻道觀看,還真的是,正在播! 彷如隔世!或者說:多重宇宙正在進行比較恰當。
2021年11月三立消失的國界節目Carly和世得特別到法國拍攝,其一行程,不遠千里到不列塔尼來拍我和介紹Pont-Aven。 非常感謝三立主持人李天怡和團隊的製作。
究竟什麼是本我? 當我們靈魂投胎時,其實已經開始受這個世界“人的標準”所影響,慢慢的淡忘了“我是誰”這件事。 怎麼說從投胎開始? 事實上,當胚胎受孕時,就開始和母親和父親,甚至其他的微生物群相處,而這些微生物群會傳達給予者的思想。(這部分的研究,應該會未來越多,因為牽涉科學性,就不多說!) 接下來的
所有初版的暢銷作家在作品還未成冊發行前,首先要面臨的是:究竟哪一家出版社會有興趣? 每一位作家之所以想出書,當然對他的創作信心滿滿,但是接下來可能就是一條五味雜陳的道路。 自費出版在現在這個什麼都方便的時代,其實只要有錢就行,可出書的目的為何?要達到怎樣的成果則是在花大錢之前就要好好思量。 成為一
在經歷了幾個身份:台灣的小學老師,進出口貿易公司老闆,專欄作家,法國:餐廳owner,主廚,出版社社長,作家,和美國的餐廳顧問後,我將自己未來的數年定位在“食物療癒師”這個身份上。
2022年九月回到台灣,我的內在和外在都得迅速的調整,這還不包括我的自我定位。 自我定位這件事,我至今還在尋找位置。 在淡水新市鎮的環境讓我多了一些安全感。 當時我的房東跟我說:「妳從國外回來,應該比較適應淡水這個地方。』 確實,雖然都是大樓高聳,但因為沒有擁擠的人群,所以多了悠閒感。
大年夜快跨入兔年的時分,朋友從FB的Messnger傳來訊息:『Michelle,現在三立正在重播妳的影片。』 啊?我回到網路三立消失的國界頻道觀看,還真的是,正在播! 彷如隔世!或者說:多重宇宙正在進行比較恰當。
2021年11月三立消失的國界節目Carly和世得特別到法國拍攝,其一行程,不遠千里到不列塔尼來拍我和介紹Pont-Aven。 非常感謝三立主持人李天怡和團隊的製作。
究竟什麼是本我? 當我們靈魂投胎時,其實已經開始受這個世界“人的標準”所影響,慢慢的淡忘了“我是誰”這件事。 怎麼說從投胎開始? 事實上,當胚胎受孕時,就開始和母親和父親,甚至其他的微生物群相處,而這些微生物群會傳達給予者的思想。(這部分的研究,應該會未來越多,因為牽涉科學性,就不多說!) 接下來的
所有初版的暢銷作家在作品還未成冊發行前,首先要面臨的是:究竟哪一家出版社會有興趣? 每一位作家之所以想出書,當然對他的創作信心滿滿,但是接下來可能就是一條五味雜陳的道路。 自費出版在現在這個什麼都方便的時代,其實只要有錢就行,可出書的目的為何?要達到怎樣的成果則是在花大錢之前就要好好思量。 成為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7/25昨天參考培仁老師的作法做的滷豆乾。她說放一晚更好吃。 今帶去給姊妹吃。她說口味好。但喜歡更硬的豆乾。 我原來所用的滷豆乾也是醬油:糖:油=1:1:1。會加點八角與辣椒。 但昨天感覺已焦,卻有氣孔縮進去,不太硬。 今速看影片直接跑到影片後面,「硬」的關鍵是炒久一點。 我自己吃還感覺稍
Thumbnail
看了素友社社長的滷味之後,好生羨慕。之前都是吃公館店家的,幾次之後,不想再吃。以及買過芳珍的滷味,我覺得價格稍高!但仍喜歡。 於是睡前靈機一動,隔天滷完豆乾,汁留在鍋裡。豆乾有接近等量的(橄欖)油、糖、醬油。 然後把醬汁再加醬油、辣椒一根、鹽、八角兩三根,放入時蔬。覺得又好看又好吃。 還加點橄
Thumbnail
發酵食品在臺灣文化與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介紹發酵食品的歷史、製作過程以及近年科技對其影響,期望能將臺灣傳統飲食文化透過發酵食品的發展更廣為人知。
Thumbnail
提到「發酵」,你會想到什麼呢?味噌?泡菜?沒錯,它們都是鼎鼎有名的發酵食品。發酵食品充滿著前人的生活智慧,除了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發酵過後的食物會產生某種特殊風味,讓食物變得更美味。發酵還能將營養成分的分子變小,讓人體更容易吸收,同時吃進好菌。讓腸道更健康。
Thumbnail
問:最近市面上有一款╳╳優格賣得很好,請問優格原味可以吃嗎?謝謝。我感覺吃了身體比較燥熱,是因為牛奶發酵嗎? 答:是啊,優格是牛奶發酵的,牛奶對於人體而言是有火氣的。 問:發酵的產品像味噌,它是公認的養生品,那優格有益生菌對腸胃好,不是嗎? 答:不管這個產品多好,只要對你的身體不適合,就不要吃
Thumbnail
冬天做米糆包,我喜歡用直接法。因為低溫冷藏酵種的方式,需要退冰到室溫才能使用,在我家往往需要2小時,等待時間太長是一大缺點,因此需要低溫冷藏發酵的烘焙方法,我通常會等到夏天才做。
Thumbnail
我吃一般的麵包容易湧胃酸,但又很難完全不吃麵包,解決之道就是學習培養酸酵種,自己做酸種麵包。自從成功培養出酸酵種之後,過去一年多來,我們得以在家做美味又健康的酸種麵包吃,真覺得很幸福。為了健康,我們在家烘製的糕點,凡需要用到泡打粉、小蘇打粉和速發酵母等的食譜,一律會嘗試用酸酵種代替。
Thumbnail
台灣馬鈴薯的產季在十二月到隔年四月,這期間家裡餐桌一定會出現好幾輪馬鈴薯煎餅、咖哩、醋溜土豆絲。當季的滋味真不是蓋的,充滿天然的蔬菜香氣和水潤新鮮感,讓料理美味升三級。
Thumbnail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外食成為許多人的常態。 然而,長期外食不僅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還可能引起消化系統問題,如拉水便等。 一位因長期外食而飽受拉水便困擾的人士,在改為自煮後情況仍未好轉,最終只是更換了一種食材,症狀竟然有所緩解。 這引起了中醫界的注意,中醫認為,某些香料不僅能增加食物的風味,也有助於改
Thumbnail
在寒冷的月份,清湯和燉菜提供了溫暖的滋養。這是一道古老的最愛 - 是那種深厚而味道濃郁,用一些時令食材製作起來又很容易的食譜之一。時令飲食是我熱衷的事情 -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當地在應該生長的季節里生產的農產品,而不是使用從世界各地空運過來的食材。這樣,食物在其最有營養和味道的狀態下,而且你還能支持本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7/25昨天參考培仁老師的作法做的滷豆乾。她說放一晚更好吃。 今帶去給姊妹吃。她說口味好。但喜歡更硬的豆乾。 我原來所用的滷豆乾也是醬油:糖:油=1:1:1。會加點八角與辣椒。 但昨天感覺已焦,卻有氣孔縮進去,不太硬。 今速看影片直接跑到影片後面,「硬」的關鍵是炒久一點。 我自己吃還感覺稍
Thumbnail
看了素友社社長的滷味之後,好生羨慕。之前都是吃公館店家的,幾次之後,不想再吃。以及買過芳珍的滷味,我覺得價格稍高!但仍喜歡。 於是睡前靈機一動,隔天滷完豆乾,汁留在鍋裡。豆乾有接近等量的(橄欖)油、糖、醬油。 然後把醬汁再加醬油、辣椒一根、鹽、八角兩三根,放入時蔬。覺得又好看又好吃。 還加點橄
Thumbnail
發酵食品在臺灣文化與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介紹發酵食品的歷史、製作過程以及近年科技對其影響,期望能將臺灣傳統飲食文化透過發酵食品的發展更廣為人知。
Thumbnail
提到「發酵」,你會想到什麼呢?味噌?泡菜?沒錯,它們都是鼎鼎有名的發酵食品。發酵食品充滿著前人的生活智慧,除了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發酵過後的食物會產生某種特殊風味,讓食物變得更美味。發酵還能將營養成分的分子變小,讓人體更容易吸收,同時吃進好菌。讓腸道更健康。
Thumbnail
問:最近市面上有一款╳╳優格賣得很好,請問優格原味可以吃嗎?謝謝。我感覺吃了身體比較燥熱,是因為牛奶發酵嗎? 答:是啊,優格是牛奶發酵的,牛奶對於人體而言是有火氣的。 問:發酵的產品像味噌,它是公認的養生品,那優格有益生菌對腸胃好,不是嗎? 答:不管這個產品多好,只要對你的身體不適合,就不要吃
Thumbnail
冬天做米糆包,我喜歡用直接法。因為低溫冷藏酵種的方式,需要退冰到室溫才能使用,在我家往往需要2小時,等待時間太長是一大缺點,因此需要低溫冷藏發酵的烘焙方法,我通常會等到夏天才做。
Thumbnail
我吃一般的麵包容易湧胃酸,但又很難完全不吃麵包,解決之道就是學習培養酸酵種,自己做酸種麵包。自從成功培養出酸酵種之後,過去一年多來,我們得以在家做美味又健康的酸種麵包吃,真覺得很幸福。為了健康,我們在家烘製的糕點,凡需要用到泡打粉、小蘇打粉和速發酵母等的食譜,一律會嘗試用酸酵種代替。
Thumbnail
台灣馬鈴薯的產季在十二月到隔年四月,這期間家裡餐桌一定會出現好幾輪馬鈴薯煎餅、咖哩、醋溜土豆絲。當季的滋味真不是蓋的,充滿天然的蔬菜香氣和水潤新鮮感,讓料理美味升三級。
Thumbnail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外食成為許多人的常態。 然而,長期外食不僅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還可能引起消化系統問題,如拉水便等。 一位因長期外食而飽受拉水便困擾的人士,在改為自煮後情況仍未好轉,最終只是更換了一種食材,症狀竟然有所緩解。 這引起了中醫界的注意,中醫認為,某些香料不僅能增加食物的風味,也有助於改
Thumbnail
在寒冷的月份,清湯和燉菜提供了溫暖的滋養。這是一道古老的最愛 - 是那種深厚而味道濃郁,用一些時令食材製作起來又很容易的食譜之一。時令飲食是我熱衷的事情 -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當地在應該生長的季節里生產的農產品,而不是使用從世界各地空運過來的食材。這樣,食物在其最有營養和味道的狀態下,而且你還能支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