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完美,我更喜歡自己當真實的媽媽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我們只能與自己較量,在不同終點之間的超越,最多只能算是路過而已。」——《一隅有花 Withering Calendar》


最近放暑假了,兩個孩子開始都由我接送。上週某天,我們準備要出門前,J寶邊上廁所邊說:「我看到哥哥的尿在馬桶上。」我聽完有點不高興,因為前一天也發生過一樣的事情,包含地上都有尿漬,我才剛打掃完廁所,於是我請Q寶自己去清理。

「又不是我!!!」他聽到後生氣大叫,「我不知道是誰,也不會是我,但這些年都是我在清理,不是嗎?」我耐著性子回應他。「為什麼要我清!!」他邊生氣邊不情願的清著,我試著安撫幾次,他態度依然故我,甚至把馬桶水噴得滿地都是,我也生氣了。

「顯然你認為清廁所是我一個人的事情,過去我很多次提醒你們不要尿出來,或乾脆坐下來尿,你們都不理我,整間廁所常都是尿味,我也搞不清楚是誰。從今天開始,這間廁所由你們負責打掃,只有讓你們自己清理之後,你們才會知道打掃的辛苦,並學習保持乾淨。」我說,並在生氣的同時,連結到自己更深的情緒是委屈,內在需求是需要孩子們的合作與配合維持家中整潔,於是當下我做了一個新決定,來照顧我的需要。

這些年透過在<幸福魔法團體>的學習,我理解自己的速度變快許多,過去一樣的情境,我只會感覺到生氣,念完他們一頓、發洩完情緒後,我還是會默默自己清,我以為這樣就好了,直到下次一樣的情境捲土重來。過去曾有好幾年的時間,我的生活滿意度已比剛結婚時改善許多,但仍會被這些細瑣又微小的事件給消耗。學習之後,我更清晰所有情緒底下都有尚未滿足的需要,即便這些沒帶給我太大困擾,但我依然能選擇讓自己更舒服的方式生活。於是我開始練習微調我與孩子們之間的互動,只要有爭執就調整模式,並好好表達讓他們清楚我的脈絡。

「你今天早上為什麼那麼生氣?」等Q寶放學回家,我們兩個都冷靜之後,我試著關心他。「因為我覺得不是我弄的,為什麼要我清?」他回,我先同理他的委屈,再表達一次我做下決定的理由跟脈絡。「媽媽,如果我廁所沒辦法一次就掃好,你願意陪我慢慢練習嗎?」談話到尾聲,他這樣問我。「你覺得呢?」我反問他,只見他開心地點點頭。

未來無可避免的,我們仍會爭吵,但我想我不會忘記情緒過後,關係依舊能夠好好修復與連結。不管是做家事也好、經營關係也罷,我都願意一次次透過事件,慢慢陪伴他們練習,如同他們也陪著我當一個我更喜歡的媽媽版本。比起完美又萬能的媽媽,我更喜歡自己是可以如實對他們表達我的狀態的。我想我也正用身教示範著,任何人都不需要完美,包含父母也是,但都是值得被愛、被重視與被理解的。

真實,就足夠好了。


也想練習在關係中真實表達自己嗎? 有心理學者研究指出,決定一個人幸福感的原因有50%跟家族基因有關、10%跟環境有關、剩下的40%則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代表是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的。歡迎7/16(日)來<幸福時光屋>與我們一起練習,邁向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幸福魔法實踐者明德的沙龍
18會員
199內容數
我喜歡把學習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幸福對我而言不再是名詞,而是動詞,是去活出來的。
2024/02/17
「不帶褒貶地喜歡真實的自己,再呈現出來就好,因為自己喜歡了,別的就不是這麼重要了。」新的一期<幸福魔法團體>昨晚開課,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團體中的成長,敘述了敘事治療、團體對自己的意義,以及對家庭生活的影響。歡迎來參加<幸福魔法團體>共學,一起練習安頓自己並邁向幸福~⁣
Thumbnail
2024/02/17
「不帶褒貶地喜歡真實的自己,再呈現出來就好,因為自己喜歡了,別的就不是這麼重要了。」新的一期<幸福魔法團體>昨晚開課,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團體中的成長,敘述了敘事治療、團體對自己的意義,以及對家庭生活的影響。歡迎來參加<幸福魔法團體>共學,一起練習安頓自己並邁向幸福~⁣
Thumbnail
2024/01/01
上週有機會跟媽媽一起去約會吃飯,當場我跟媽媽表達了我的感謝,謝謝他們一路以來的教養方式,現在我才能找到自己的熱情,並活出自己喜歡的人生。⁣⁣
Thumbnail
2024/01/01
上週有機會跟媽媽一起去約會吃飯,當場我跟媽媽表達了我的感謝,謝謝他們一路以來的教養方式,現在我才能找到自己的熱情,並活出自己喜歡的人生。⁣⁣
Thumbnail
2023/12/15
每一次情緒來臨,就像警鐘一樣,提醒著我們重要的事情,我們的什麼需要沒有被滿足?
Thumbnail
2023/12/15
每一次情緒來臨,就像警鐘一樣,提醒著我們重要的事情,我們的什麼需要沒有被滿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今日愛自己行動:整理我的房間,也整理我的心。 今天早上起床,突然好想整理房間,因為真的非常亂。 我跟老公都是屬於那種,平時不太會維護環境整潔,但久久會卯起來一次大整理的人。 回想結婚前在高雄的老家裡,媽媽總會在我還沒覺得夠亂的時候,她已經先受不了了。 於是她會一邊碎念,一邊動手整理,而我
Thumbnail
今日愛自己行動:整理我的房間,也整理我的心。 今天早上起床,突然好想整理房間,因為真的非常亂。 我跟老公都是屬於那種,平時不太會維護環境整潔,但久久會卯起來一次大整理的人。 回想結婚前在高雄的老家裡,媽媽總會在我還沒覺得夠亂的時候,她已經先受不了了。 於是她會一邊碎念,一邊動手整理,而我
Thumbnail
不管是做家事也好、經營關係也罷,我都願意一次次透過事件,慢慢陪伴他們練習,如同他們也陪伴著我當一個我更喜歡的媽媽版本。比起完美又萬能的媽媽,我更喜歡自己是可以真實對他們表達我的狀態的。我想我也正用身教示範著,任何人都不需要完美,包含父母也是,但都是值得被愛、被重視與被理解的。
Thumbnail
不管是做家事也好、經營關係也罷,我都願意一次次透過事件,慢慢陪伴他們練習,如同他們也陪伴著我當一個我更喜歡的媽媽版本。比起完美又萬能的媽媽,我更喜歡自己是可以真實對他們表達我的狀態的。我想我也正用身教示範著,任何人都不需要完美,包含父母也是,但都是值得被愛、被重視與被理解的。
Thumbnail
我們不需要成為多厲害的教養專家,只需要尊重孩子犯錯的權利,並向她們表達我們的心意。 我們給的愛,孩子們都能感受到; 但我們給的怒,孩子們卻不一定明白為什麼。 溝通一直都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課題,對孩子也是,對家人也是,對朋友、同事更是。
Thumbnail
我們不需要成為多厲害的教養專家,只需要尊重孩子犯錯的權利,並向她們表達我們的心意。 我們給的愛,孩子們都能感受到; 但我們給的怒,孩子們卻不一定明白為什麼。 溝通一直都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課題,對孩子也是,對家人也是,對朋友、同事更是。
Thumbnail
也許是東方文化一貫以來的作風,在我身邊看到了好多把所有育兒壓力往自己身上揹的偉大媽媽們。 我們承載著文化的印記,長輩們的關切,師長們的問候,鄰居們的你一言我一語,甚至是公園裡陌生人的注目禮。 從升格為媽咪之後,天性讓我們突然間擁有了三頭六臂,讓我們瞬間多出了一堆保護孩子的原則及禁令。
Thumbnail
也許是東方文化一貫以來的作風,在我身邊看到了好多把所有育兒壓力往自己身上揹的偉大媽媽們。 我們承載著文化的印記,長輩們的關切,師長們的問候,鄰居們的你一言我一語,甚至是公園裡陌生人的注目禮。 從升格為媽咪之後,天性讓我們突然間擁有了三頭六臂,讓我們瞬間多出了一堆保護孩子的原則及禁令。
Thumbnail
跟朋友聊天,問她周末忙什麼。她無奈地回應我:「忙著煮飯、洗碗、拖地、做家事…累死了。邊做邊罵人,老公還說不想做就不要做。我不做誰做啊?等下婆婆又會念…」 我可以體會朋友的辛勞,不只是身體累,還有心累。
Thumbnail
跟朋友聊天,問她周末忙什麼。她無奈地回應我:「忙著煮飯、洗碗、拖地、做家事…累死了。邊做邊罵人,老公還說不想做就不要做。我不做誰做啊?等下婆婆又會念…」 我可以體會朋友的辛勞,不只是身體累,還有心累。
Thumbnail
「享受當媽媽的感覺」是什麼? 不需要強迫自己享受當媽媽,也不用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怎樣才是一個好媽媽,更不用有「為母則強」的包袱,每個人的個性與能力有本質上的不同,只要誠實面對自己、面對小孩與家庭,就是一種完美的表現了。
Thumbnail
「享受當媽媽的感覺」是什麼? 不需要強迫自己享受當媽媽,也不用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怎樣才是一個好媽媽,更不用有「為母則強」的包袱,每個人的個性與能力有本質上的不同,只要誠實面對自己、面對小孩與家庭,就是一種完美的表現了。
Thumbnail
家庭由父母和子女組成,父親不幸,或母親不幸,整個家庭就不可能幸福,因為,家族中有人感到不幸福時,如果不清理,那麼資訊就會從家庭的各個成員擴散至其他人。
Thumbnail
家庭由父母和子女組成,父親不幸,或母親不幸,整個家庭就不可能幸福,因為,家族中有人感到不幸福時,如果不清理,那麼資訊就會從家庭的各個成員擴散至其他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