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專注力的方法,很簡單卻做不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篇想討論運動除了身材變好之外還有一個不常被注意到,卻能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有聽過很多企業家都會維持運動習慣嗎?我的很多客戶是企業的高管或有錢人,跟聊天的過程中發現,普遍對工作的專注有極高的要求,只要能提升專注力的方式,他們都會去嘗試,例如有一位大哥為了在下午工作時保持好精神,中午幾乎不碰碳水化合物,多攝取蛋白質,為了避免糖暈,讓下午有更好的精神狀態去面對需要高度專注的工作。

猜到了嗎?這篇就是要討論運動對於專注力的影響!

 關於專注力   

專注力對運動表現與學習工作效率等,有重要的影響,然而在亞洲地區,青少年在學習階段,運動相關的課程向來不被重視,更有學運動的小孩不愛讀書刻板印象,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在兒童時期專注力是有限的,平均而言三歲兒童專注力大約在十五分鐘,高階專注力(玩拼圖、寫功課、玩積木等)時長則為六分鐘,六歲的專注力在三十分鐘左右,高階專注力則為八分鐘;九歲兒童的專注力在四十五分鐘左右,高階專注力則為十分鐘,一直發展到十至十二歲,專注力會趨近於成人,換句話說,若自然發展,成年人的專注力並沒有比一個十一、十二歲的小朋友高多少,那成年人為甚麼能比兒童更專注呢?

  以圍棋這項運動來說,它不激烈,不用良好的體能,有強壯的肌肉並不會幫你在棋局上贏過對手(除非你選擇以物理的方式解決對手),但它需要長時間的高度專注力,可以說運動項目中沒有比棋藝類項目更燒腦了,由於對體能沒什麼要求,通常不會特別進行體能訓練,但當職業棋手年齡到25、26歲時,職業生涯便開始走下坡。在過去,隨者年齡增長經驗累積,年齡越大的棋手實力越強,而現在科技發達,alpha go等人工智能的出現,近年來登頂世界冠軍棋手的年紀再15-25歲左右,過了巔峰年齡的棋手通常無法長時間維持專注力,在比賽中是致命傷,台灣的旅日棋手張栩,就曾在節目受訪時表示,年輕時身體狀態極佳,曾獲得多個頭銜,而後身體狀態不好,尤其是到棋局中半盤,專注力難以集中,直到接觸重量訓練與攀岩,2018年時再次獲得名人頭銜,可見專注力的持續時間對棋藝類競技相當重要,而幫助職業選手提高專注力時間的則是運動。

raw-image


除了運動還有甚麼會引響專注力?

 Tsigos, Kyrou, Kassi, & Chrousos (2016)提到壓力是為了使人體達到最適當狀態(optimalbody equilibrium)的一種反應, 一種藉由複雜生理反應與行為表現來達到穩定或校正目的的反應,當選手進行比賽時,常應壓力使比賽超常或失常發揮,導致截然不同的比賽結果,應此對於壓力不應使用二分法,而是將壓力列入影響專注力的因素,以棋手來說,若能在對弈前摒除壓力因素,或可避免壓力帶來負面的影響,而到棋局中,應局面變化產生的壓力可參考Duncan(1999)提出的選擇性專注力屬於高階認知歷程,能令人過濾不相干訊息,並專注於相關重要訊息上,就像過濾器一樣,能幫助抑制不相關訊息,並專注於重要的訊息上,也就是心流狀態,屏除相關資訊以外的所有資訊。

raw-image


要如何提升專注力?

  專注力的好壞與前額葉的展好與否有很大的關係,或透過訓練,刺激前額葉也可提升專注力,邱麟翔在(2013)的論文提到,單次三十分鐘有氧運動過程和運動後皆可提升腦部血流量與氧合能力並建議可做長期的有氧訓練或阻力訓、身心運動訓練來觀察變化,也就是說,提升專注力這件事,解釋起來很難,但操作起來卻意外的簡單,只要持續三十分鐘的有氧運動,就可以有效提高專注力,然而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最諷刺的是,在求學階段體育課向來是最不被重視的課程,其他老師想借課趕進度,有先借的多半是體育課,或是體育課上課時,老師可能借個球就坐在旁邊讓學生自己打球,在場邊划手機也沒人管你,在我的求學階段認真教課的體育老師大概只有一兩位,可能很多體育老師都自己都放棄了,只要學生出現,不要消失就好,沒有正確的運動知識傳達,很大程度使我們低估了運動的重要性,甚至連每天有氧運動三十分鐘就能有效提升專注力,這麼簡單的資訊與方法都做不到。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雅各教練的沙龍
21會員
19內容數
目前就讀師大運動科學系碩士班,主修運動心理學,與其說是心理學不如說是運動腦科學,主要研究運動與大腦間的關係,運動員在比賽場上過度緊張該怎麼辦?如何預防老人失智?運動的小孩都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工作總是頭昏腦脹情緒差,這些答案都能在運動心理學找到答案。
雅各教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7
國小生:"不愛讀書,那你去體育班吧!" 國中生:"不去練球,你要去打架鬧事?" 高中生:"你不繼續練,又不讀書,你還能做甚麼?" 大學生:"我不知道做甚麼,只好繼續打球,反正我也不會唸書" 出社會後:"學體育賺不到錢,只好去做不用腦的工作" 這些你是否也似曾相識 但你知道嗎?學體育的小孩其實更聰明!
Thumbnail
2024/03/27
國小生:"不愛讀書,那你去體育班吧!" 國中生:"不去練球,你要去打架鬧事?" 高中生:"你不繼續練,又不讀書,你還能做甚麼?" 大學生:"我不知道做甚麼,只好繼續打球,反正我也不會唸書" 出社會後:"學體育賺不到錢,只好去做不用腦的工作" 這些你是否也似曾相識 但你知道嗎?學體育的小孩其實更聰明!
Thumbnail
2024/01/27
運動心理學中個人的人格特質和環境的關係是很重要的。透過瞭解心理核心、典型反應和角色相關行為,可以更深入瞭解個人。另外,影響人格的五大因素包括心理動力論、特質論、情境論、交互作用論和現象論。這些理論可以幫助瞭解運動者,提供相對應的指導,促進運動者表現和長期運動的意願。
Thumbnail
2024/01/27
運動心理學中個人的人格特質和環境的關係是很重要的。透過瞭解心理核心、典型反應和角色相關行為,可以更深入瞭解個人。另外,影響人格的五大因素包括心理動力論、特質論、情境論、交互作用論和現象論。這些理論可以幫助瞭解運動者,提供相對應的指導,促進運動者表現和長期運動的意願。
Thumbnail
2023/10/09
2019年,台灣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360萬,佔總人口的15%,這顯示我們已處於高齡社會。預計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20%,使台灣成為超高齡社會。在面對少子化、長時間工作和相對低薪的社會背景下,仰賴後代養老已經不再現實。傳統的農業社會或許曾行之有效,但現今社會變化迅速
Thumbnail
2023/10/09
2019年,台灣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360萬,佔總人口的15%,這顯示我們已處於高齡社會。預計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20%,使台灣成為超高齡社會。在面對少子化、長時間工作和相對低薪的社會背景下,仰賴後代養老已經不再現實。傳統的農業社會或許曾行之有效,但現今社會變化迅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從上一篇我們在運動中改變了身體分泌的賀爾蒙,可以讓訓練變得更有效率,但一般也不至於讓自己訓練目標誇張到變成大力士,像是要上健美台上比賽的專業選手一樣。雖然身體在壓力的刺激下會讓肌肉成長的更為快速,長出強健的體魄是我們必經之路,但是這只是運動其中的一部分而已,這篇我們來聊聊再深一層。
Thumbnail
從上一篇我們在運動中改變了身體分泌的賀爾蒙,可以讓訓練變得更有效率,但一般也不至於讓自己訓練目標誇張到變成大力士,像是要上健美台上比賽的專業選手一樣。雖然身體在壓力的刺激下會讓肌肉成長的更為快速,長出強健的體魄是我們必經之路,但是這只是運動其中的一部分而已,這篇我們來聊聊再深一層。
Thumbnail
隨著走繩運動慢慢在台灣興起,我們也漸漸能在公園或是特定的活動中看見走繩運動或是走繩表演,但由於每次看到走繩玩家幾乎都是成年人,而且似乎運動神經都相當好,不免讓人覺得走繩好像比較適合成年玩家。 但其實走繩運動不只適合大人,從社會人士、國高中生、國小生,到幼兒園和學齡前的小小朋友,不同階段來學習走繩都可
Thumbnail
隨著走繩運動慢慢在台灣興起,我們也漸漸能在公園或是特定的活動中看見走繩運動或是走繩表演,但由於每次看到走繩玩家幾乎都是成年人,而且似乎運動神經都相當好,不免讓人覺得走繩好像比較適合成年玩家。 但其實走繩運動不只適合大人,從社會人士、國高中生、國小生,到幼兒園和學齡前的小小朋友,不同階段來學習走繩都可
Thumbnail
提升學習抗壓力,成功者的大腦訓練運動課程。 作者:洪聰敏(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 時報文化出版;2022年二月初版五刷。
Thumbnail
提升學習抗壓力,成功者的大腦訓練運動課程。 作者:洪聰敏(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 時報文化出版;2022年二月初版五刷。
Thumbnail
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多數與「坐」有關,上班坐著辦公,累到下班回家,因為太累所以還是選擇躺著或坐著休息。根據統計,成年人扣除8小時的睡眠時間,有在動的時間不到5小時,不是坐著就是躺著,惡性循環下,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Thumbnail
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多數與「坐」有關,上班坐著辦公,累到下班回家,因為太累所以還是選擇躺著或坐著休息。根據統計,成年人扣除8小時的睡眠時間,有在動的時間不到5小時,不是坐著就是躺著,惡性循環下,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由於運動也同時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目標,所以也能增加自己的耐力。例如不能連續步行半小時以上,那是不是代表自己的耐力不足,無法堅持下去?這也會影響到工作的專注力。因為注意力無法集中一段時間以上,工作效率也無法提升起來。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由於運動也同時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目標,所以也能增加自己的耐力。例如不能連續步行半小時以上,那是不是代表自己的耐力不足,無法堅持下去?這也會影響到工作的專注力。因為注意力無法集中一段時間以上,工作效率也無法提升起來。
Thumbnail
人在感覺疲倦、累了,往往休息或睡一會兒,就能恢復精力。但有時候這麼做非但沒效,反而覺得昏昏沉沉,更不想做事了,得花一段不短的時間才能再次進入工作狀態。​總之,方法很多,但是不一定每次都管用。​搞清楚了造成疲倦問題的原因,才能更有效的運用手邊的對策來解決問題。
Thumbnail
人在感覺疲倦、累了,往往休息或睡一會兒,就能恢復精力。但有時候這麼做非但沒效,反而覺得昏昏沉沉,更不想做事了,得花一段不短的時間才能再次進入工作狀態。​總之,方法很多,但是不一定每次都管用。​搞清楚了造成疲倦問題的原因,才能更有效的運用手邊的對策來解決問題。
Thumbnail
看到這次奧運許多運動員展現的能力和特質,不知大家如何想「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個說法呢?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指出,適度的運動,能培養一個人的: 1.專注度 : 專注,其實不是坐著不動而已。像瞄準靶標、打中對手回的球、觀察對手等,需要多少專注度啊。 2.情緒穩定性 : 要能冷靜地面對運動中
Thumbnail
看到這次奧運許多運動員展現的能力和特質,不知大家如何想「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個說法呢?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指出,適度的運動,能培養一個人的: 1.專注度 : 專注,其實不是坐著不動而已。像瞄準靶標、打中對手回的球、觀察對手等,需要多少專注度啊。 2.情緒穩定性 : 要能冷靜地面對運動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