戦え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過去的文章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戦え〉2023-05-02


  如果人終有一天會死,為什麼不是今天呢?


  我們大多可以同意,自殺通常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但反過來說,僅僅是活下去也不會讓問題自己好起來。海德格相信,人是一種朝向死亡的存有。我們的生命因此有了一種方向性,即便自身的死亡終究無法與自身發生關係,但「向死」這一屬性卻在尚未出世的身體中就已經顯現出端倪。



  人是一種存活率很高的動物,翻車魚的母親產下三億顆卵,來確保翻車魚個體的死亡不對整體魚群造成影響。人類則在母親十個月、以及未來數年的辛勞中才成為有著自主意識的生命體。


  隨著人類文明的迅速演進,個體人類的幼童期得以延長,許多人有二三十年都在家庭的強褓中渡過,直到某日成功地被交託給社會,成為足以承擔「不勞動者不得食」之原罪的成年人。


  對於許多人而言,從那一刻起,為了溫飽而奮鬥的理所當然瀰漫了其生活的主軸,就像任何一名偉大的照顧者一樣,他們將生命的多數時間用在維繫某個人的生命跡象與基本生活。


  這個被照顧的對象與照顧者有著相同的姓名與身體,照顧者早晨帶著時間出門,夜間帶著餐食回家。這一個人的兩個面向得以存活,他成為自己的父母與子女,無私地奉獻自身,來讓自己被豢養的生命得以繼續。



  存在有一些能將自己的愛好或嚮往與自己在社會上的崗位統合得很好的人,他們並未將自己徹底地切割。他們與其他人一樣打卡上班,卻因完成了自己的目標而在心中哼著歌。他們得以過著一種藝術家與自雇者式的生活,由於他們意願著他們做的工作,即便那些目標本應是他人(上司或客戶)的目標,現在也屬於他了。


  但在另外一些人的日常裡面,他們被一切外在世界所催促,即便是藝術家,也可能受困於靈感的缺乏或作品的不被讚賞。他「本來」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卻一下子被從不憐憫的社會給吞噬了。世界以你的整體生命與當前生命為軸,呈現一特殊角度的內在議題於你。你終於意識到眼前存在的巨大問題--它往往不僅僅是抽象的存在主義提問,而是展現為一具體的、急迫的存在問題:


  你為什麼活著?你想要怎麼活著?


  這些問題包含了目的、方法以及對未來的展望。我們能從另一端得到那尖銳的反向提問:「你這樣的活著,與死了有什麼差別?」當然,我們正在呼吸,我們會快樂、會痛苦,我們看悲劇會哭、看喜劇會笑。光是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就有無數的知覺對象與思想對像可供我們體驗。


  我們會創造,即便我們並不書寫與繪畫,我們在一個世界首次運行到的時刻說出了一句符合當下情境的話--「好熱」。哪怕僅僅是在心中這麼想,你以這獨一無二的身體察知了一種溫度,並根據它與你的皮膚做出了一個--雖然不怎麼有創意,但仍然專屬於當下的詮釋。這些都為我們忙碌而蒼白的人生提供了最初步的意義,或至少是意義的基底。



  可是你願意就此打住嗎?你同意這種最廣泛意義下的,「小確幸」般的「小確意義」就足以讓你滿意地自我定義了嗎?其實也還不錯。沒有誰規定人一定要有「遠大的夢想」或「超群的企圖心」。我們完全可以躺在木桶裡曬太陽,不必做個東征西討的亞歷山大。但如果你也曾嚮往「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你終究會沒辦法假裝自己是第歐根尼。


  當死亡來臨,蘇格拉底為了感謝這份透過毒藥得到的恩賜,請好友幫他還給醫藥神一隻雞。作為一個脆弱的平凡人,如果有一天我在還活著的時候放任自己死亡,已成為祭品的肉身或許得獻給自己。我從自己那裡奪走太多,而沒能給到他一個自由的存有者應當擁有的生活。





延伸閱讀:

〈「作為其本身的記錄」與「存在主義困境」〉

〈難過時的你,以及終究被越過去的經歷〉

〈自願的「平庸之惡」:「過剩服從」與「積極的怠惰」〉

〈完整的人與現代人的處境:關於前圖紙〉

〈自由、愛與希望--以艾連為核心聊聊《進擊的巨人》〉

〈關於日常生活裡的一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9會員
980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看到「想死」的背後也是出於「想要活得更好」的力量,只要大家對於「想死」的感覺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與其共存,並展望未來。
Thumbnail
我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看到「想死」的背後也是出於「想要活得更好」的力量,只要大家對於「想死」的感覺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與其共存,並展望未來。
Thumbnail
談論出生與死亡的相關議題不應該被視為禁忌。 忽略這些議題不健康,也反映了個人信念的抗拒心理。要把握機會練習面對死亡,至少讓自己能在最後一刻坦然面對。
Thumbnail
談論出生與死亡的相關議題不應該被視為禁忌。 忽略這些議題不健康,也反映了個人信念的抗拒心理。要把握機會練習面對死亡,至少讓自己能在最後一刻坦然面對。
Thumbnail
華人社會很忌諱談到「死」這個字,但正視死亡對生活有正向影響。文章探討死亡觀念,提出理性看待死亡的建議。
Thumbnail
華人社會很忌諱談到「死」這個字,但正視死亡對生活有正向影響。文章探討死亡觀念,提出理性看待死亡的建議。
Thumbnail
自殺並不僅僅是個人的決定,對於身邊的人來說,帶來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   自殺者遺族是那些失去至親,親人以自殺方式離開這個世界的人。他們背負著難以述說的悲傷、疑惑和內疚,感到被無法填補的空虛所籠罩。當我們遇到自殺者遺族時,可能會感到無措,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幫助他們。這是一個充滿無助感和尷尬的
Thumbnail
自殺並不僅僅是個人的決定,對於身邊的人來說,帶來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   自殺者遺族是那些失去至親,親人以自殺方式離開這個世界的人。他們背負著難以述說的悲傷、疑惑和內疚,感到被無法填補的空虛所籠罩。當我們遇到自殺者遺族時,可能會感到無措,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幫助他們。這是一個充滿無助感和尷尬的
Thumbnail
《比句點更悲傷》作者從事殯儀館接體員的經驗,分享與死亡和家人有關的深刻故事。他思考活著的人該如何珍惜生命,以及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故事涉及震撼人心的家庭糾結、自殺背後的故事、血緣關係的重要性等,教人深思。
Thumbnail
《比句點更悲傷》作者從事殯儀館接體員的經驗,分享與死亡和家人有關的深刻故事。他思考活著的人該如何珍惜生命,以及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故事涉及震撼人心的家庭糾結、自殺背後的故事、血緣關係的重要性等,教人深思。
Thumbnail
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在一生中對別人所造成的傷害。在我失去生命,躺在擔架上時,我也重新體驗了生命中的每一個片段,包括我的情感、態度和動機
Thumbnail
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在一生中對別人所造成的傷害。在我失去生命,躺在擔架上時,我也重新體驗了生命中的每一個片段,包括我的情感、態度和動機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即使在你最難受與混亂的時候…還是要嘗試讓自己能夠抒發、同在、覺察、整理。 如果對自己的愛不足夠,是不可能hold住自己…不可能 #願意正視自己的痛苦。 如果說我人生只能走到這刻,那我的墓誌銘大概會這樣寫吧?「埋在此處的人,這輩子已經盡力陪伴自己的痛苦」。
Thumbnail
即使在你最難受與混亂的時候…還是要嘗試讓自己能夠抒發、同在、覺察、整理。 如果對自己的愛不足夠,是不可能hold住自己…不可能 #願意正視自己的痛苦。 如果說我人生只能走到這刻,那我的墓誌銘大概會這樣寫吧?「埋在此處的人,這輩子已經盡力陪伴自己的痛苦」。
Thumbnail
想法和行爲是否符合道德或德性,這會因爲我們對道德和德性的解釋還有想法進行改變,但最核心的仍然是我們對待生命的看法是否更加的全面,考慮的過程中是否融入了道德對生命的意義和德性對於生命的尊重。
Thumbnail
想法和行爲是否符合道德或德性,這會因爲我們對道德和德性的解釋還有想法進行改變,但最核心的仍然是我們對待生命的看法是否更加的全面,考慮的過程中是否融入了道德對生命的意義和德性對於生命的尊重。
Thumbnail
當一個人可以在面對暴力時麻痺一切感受,任由暴力隨意支配,那麼生,與死無異。同樣,若人輕易的順從「大家」的價值及行為,活著也就形同死亡。
Thumbnail
當一個人可以在面對暴力時麻痺一切感受,任由暴力隨意支配,那麼生,與死無異。同樣,若人輕易的順從「大家」的價值及行為,活著也就形同死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