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23】把寶貴的時間心力,聚焦在最被需要的地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家都缺晶片的時候,一家公司的股價短時間內狂漲一倍也許還被低估了;缺乏救命物資的時候,一瓶 50公升的氧氣費用暴漲十倍可能都不誇張。
在職場上,常看到有一些朋友、同事整天被各種大小任務填滿,下班也不得閒,埋首處理源源不絕的工作。這些事情有時候是來自於主管的臨時交辦,有時候是來自於客戶的任性要求,有時候,其實是自找的。
會被交辦,可能代表你被信任,也可能表示你很有能力,或是因為不會溝通、不懂拒絕。不過每個人的時間有限,能高度專注、有效處理事情的時間更是有限,我們得把寶貴的資源,聚焦在最被需要的事情上。
分享個簡單實用的小技巧:做事之前,先了解目的後,再動手。當任務來的時候,先弄清楚:要達到什麼目的?需求的最源頭是誰 (不一定是交辦給你的人) ?這任務一定得由你來做嗎?只有你能做對、做好嗎?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或人選?
在市場上,「有多大需求」會影響銷售的價格。在職場中,「有多被需要」會影響人員的價值。
假如這項任務無法為客戶、公司、團隊、個人解決什麼問題,或是帶來什麼價值,那有不小的機率,這件事情可能沒有這麼需要做,或是說,沒有這麼需要現在馬上處理。
如果是難度很低、其他人也能做的任務,但卻交辦到你身上而且轉移不出去,那就想辦法在過程中磨練老技能、學會新東西。既然要投入時間心力,那就別讓自己虧。
如果只有少數人能做得對、做得好,而你又是這群人之一,這個情況通常表示在客戶和公司眼裡,你具有比較高的 (利用 XD) 價值。而一個員工越有價值、越是不可取代,通常伴隨著更高的職權、待遇、責任和影響力 (不過對於公司經營者來說,也有相對風險就是了)。
用一句話來總結今天想聊的,就是
事情總有輕重緩急,把寶貴的時間心力聚焦在大家最需要你的地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Work smarter and live life your wa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試試「整體概況 → 分段說明 → 整體總結」這個表達小技巧,不僅可能會讓我們說話、報告變得比較有結構感、節奏感,有時候在客戶面前、同事在言談之間,還可以無形中展現出一種思路清晰、表達明確的聰明人形象呢!
這個時代在佔有搶奪的,不只是員工的時間、客戶的時間、你的時間,而是有限的黃金專注時間。
每個人都有不容觸及的紅線和底線,要怎麼做,都是一種選擇。而事實上,我們也都可以有所選擇。
"Hope for the best. Prepare for the worst." 告訴自己,別擔心,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每次的總結,都是在深化我們的理解,留下更難遺忘的記憶檢索點,內化成自己的知識、能力、反應。不必太貪心,想把所有事情都記住,那些真的能留在我們腦海裡、記憶在身體中的,才會是長久下來會產生複利效益的可遷移能力(transferable skills)。( ̄(工) ̄)
對未來的迷惘,是我們都曾有過的經歷。也許,也 不只曾經,而是各個世代現在正面臨的挑戰。 ( ̄(工) ̄)
試試「整體概況 → 分段說明 → 整體總結」這個表達小技巧,不僅可能會讓我們說話、報告變得比較有結構感、節奏感,有時候在客戶面前、同事在言談之間,還可以無形中展現出一種思路清晰、表達明確的聰明人形象呢!
這個時代在佔有搶奪的,不只是員工的時間、客戶的時間、你的時間,而是有限的黃金專注時間。
每個人都有不容觸及的紅線和底線,要怎麼做,都是一種選擇。而事實上,我們也都可以有所選擇。
"Hope for the best. Prepare for the worst." 告訴自己,別擔心,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每次的總結,都是在深化我們的理解,留下更難遺忘的記憶檢索點,內化成自己的知識、能力、反應。不必太貪心,想把所有事情都記住,那些真的能留在我們腦海裡、記憶在身體中的,才會是長久下來會產生複利效益的可遷移能力(transferable skills)。( ̄(工) ̄)
對未來的迷惘,是我們都曾有過的經歷。也許,也 不只曾經,而是各個世代現在正面臨的挑戰。 ( ̄(工) ̄)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件銷售案的成功,50%取決於業務員態度的積極與否,其次才是言辭和書面溝通技巧,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主動積極的熱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也因此,不論個性多麼害羞內向、商品多麼平庸難賣、客戶的脾氣有多麼難以操控,主動積極的業務員都不會選擇受制於人,他們會主動出擊,透過改變自己、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人是互相的,如果我們對觀眾感興趣,那麼,觀眾也會對我們感興趣。」——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TED Talk:十八分鐘的祕密》一書指出,演講開始的前 10~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因此一定要把握開場的黃金 20 秒,讓他們覺得不專心聆聽是很大的損失。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
談起會議,如果你的腦海裡浮現的還是那個千篇一律的畫面——會議室、人、輪流報告和冗長討論,那你可能還稱不上真的懂開會。 依據會議目的、規模的不同,每種會議預期獲得的產出也不同。舉例來說,藉由召開「決策執行」類會議,人們得以傳達企業策略、推動業務,並了解團隊進度;但是,當企業計畫推出新商品時
沒有什麼比政治人物、社會運動者的演說更能彰顯說服的威力,無論是爭取平權、凝聚國族向心力,或是發人深省的道德批判,一席演說,可以展現講者的精神、感動群眾,進而激發各種行動。以下介紹著名演說中鏗鏘有力的5種句型,並提供5種回話練習,鍛鍊你的說服技術。
在網路還未發達的時代裡,口耳相傳是品牌能獲得消費者認同的關鍵。到了網路時代,口碑對顧客的影響力更是增強。 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表示,顧客的購買行為通常會受到自我、他人和外在3種影響力的交互作用。
一件銷售案的成功,50%取決於業務員態度的積極與否,其次才是言辭和書面溝通技巧,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主動積極的熱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也因此,不論個性多麼害羞內向、商品多麼平庸難賣、客戶的脾氣有多麼難以操控,主動積極的業務員都不會選擇受制於人,他們會主動出擊,透過改變自己、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人是互相的,如果我們對觀眾感興趣,那麼,觀眾也會對我們感興趣。」——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TED Talk:十八分鐘的祕密》一書指出,演講開始的前 10~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因此一定要把握開場的黃金 20 秒,讓他們覺得不專心聆聽是很大的損失。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
談起會議,如果你的腦海裡浮現的還是那個千篇一律的畫面——會議室、人、輪流報告和冗長討論,那你可能還稱不上真的懂開會。 依據會議目的、規模的不同,每種會議預期獲得的產出也不同。舉例來說,藉由召開「決策執行」類會議,人們得以傳達企業策略、推動業務,並了解團隊進度;但是,當企業計畫推出新商品時
沒有什麼比政治人物、社會運動者的演說更能彰顯說服的威力,無論是爭取平權、凝聚國族向心力,或是發人深省的道德批判,一席演說,可以展現講者的精神、感動群眾,進而激發各種行動。以下介紹著名演說中鏗鏘有力的5種句型,並提供5種回話練習,鍛鍊你的說服技術。
在網路還未發達的時代裡,口耳相傳是品牌能獲得消費者認同的關鍵。到了網路時代,口碑對顧客的影響力更是增強。 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表示,顧客的購買行為通常會受到自我、他人和外在3種影響力的交互作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在工作中,如何在被交派任務時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可見度,是每位職場人士需要思考的問題。文中分享了一段關於會議紀錄的經歷,反思了為何同事能在會議中更有效地展示價值,並提供了幾個提升工作表現的實用建議。透過主動深度了解他人需求、精簡工作流程以及提高能見度,可以讓自己在職場中獲得更多機會與成就。
Thumbnail
企業面對大專案時,將其分解成可執行的小任務,有助於實現目標。以提升銷售額為例,拆解為四個要素,並提供增加流量、轉換率、客單價和回購率的策略。另外,還必須設計可量化的指標及追蹤回饋。這些建議對於創作型工作和知識型工作者來說,同樣可以利用該策略來提高工作效率。
Thumbnail
#人事有什麼價值 對於許多企業來看,人事工作很常就是那種不是很被關注,然後大大小小雜事就會淪落於此的單位。相較於生產單位,業務單位,對公司來說沒有直接的收入也不能幫忙製造,隨之而來就會是相對的薪酬偏低。不過另一邊又同時因為大環境的改變,人事單位普遍的被需求來自於大缺工的環境,因為就很難找人
Thumbnail
現代企業環境之中,工作量增加和複雜性提高是常見的挑戰。本文將分析這個困境的原因並提出解決建議,以幫助公司有效應對這些挑戰。
Thumbnail
我們時常陷入一個困境,是要追求完美還是要接住各種可能問題 ? 許多人習慣花費大量時間,一一考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等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花很多時間推敲擬定解決方案,確保客人和老闆的要求能夠完美達成。 這種做法確保我們不會遺漏任何細節,但往往也讓工作變得複雜而繁瑣。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工作的底層信念,承載著我們對於生活的理解和期許, 它如同一條細線,將我們與世界連結在一起。 從遠古的以物易物,到現代的金錢媒介,工作背後的信念一直在不斷演變,塑造著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唯一不變的是,之所以能享受到各式各樣的食衣住行,都來自大家的幫助(工作)。 你能想像現在世界,還能用以物易.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在職場上,同事是資源的競爭者,而長官則是資源的分配者。此外,文章還探討了人性的幾個現象及看法,如不對人性抱有太高期待、當別人對你太好時要小心等。最後邀請讀者進一步探索作者的其他文章,分享互動的方式。整髒的內容充滿了關於如何應對職場及人性的智慧。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在工作中,如何在被交派任務時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可見度,是每位職場人士需要思考的問題。文中分享了一段關於會議紀錄的經歷,反思了為何同事能在會議中更有效地展示價值,並提供了幾個提升工作表現的實用建議。透過主動深度了解他人需求、精簡工作流程以及提高能見度,可以讓自己在職場中獲得更多機會與成就。
Thumbnail
企業面對大專案時,將其分解成可執行的小任務,有助於實現目標。以提升銷售額為例,拆解為四個要素,並提供增加流量、轉換率、客單價和回購率的策略。另外,還必須設計可量化的指標及追蹤回饋。這些建議對於創作型工作和知識型工作者來說,同樣可以利用該策略來提高工作效率。
Thumbnail
#人事有什麼價值 對於許多企業來看,人事工作很常就是那種不是很被關注,然後大大小小雜事就會淪落於此的單位。相較於生產單位,業務單位,對公司來說沒有直接的收入也不能幫忙製造,隨之而來就會是相對的薪酬偏低。不過另一邊又同時因為大環境的改變,人事單位普遍的被需求來自於大缺工的環境,因為就很難找人
Thumbnail
現代企業環境之中,工作量增加和複雜性提高是常見的挑戰。本文將分析這個困境的原因並提出解決建議,以幫助公司有效應對這些挑戰。
Thumbnail
我們時常陷入一個困境,是要追求完美還是要接住各種可能問題 ? 許多人習慣花費大量時間,一一考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等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花很多時間推敲擬定解決方案,確保客人和老闆的要求能夠完美達成。 這種做法確保我們不會遺漏任何細節,但往往也讓工作變得複雜而繁瑣。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工作的底層信念,承載著我們對於生活的理解和期許, 它如同一條細線,將我們與世界連結在一起。 從遠古的以物易物,到現代的金錢媒介,工作背後的信念一直在不斷演變,塑造著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唯一不變的是,之所以能享受到各式各樣的食衣住行,都來自大家的幫助(工作)。 你能想像現在世界,還能用以物易.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在職場上,同事是資源的競爭者,而長官則是資源的分配者。此外,文章還探討了人性的幾個現象及看法,如不對人性抱有太高期待、當別人對你太好時要小心等。最後邀請讀者進一步探索作者的其他文章,分享互動的方式。整髒的內容充滿了關於如何應對職場及人性的智慧。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