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教育攻略 三、影響啟動循環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學校治理重點從「績效」轉為「影響力」,就會啟動「持續改善」的學習循環。
績效是具體、可達的,比較容易讓人在達標的同時,也感覺「完成了」,「做到了」!例如得到教卓金質獎、磐石獎,我們就會覺得到頂了(其實只是最符合規則),於是大家就下山,準備攀登另一座高峰。
影響力則是無形、抽象的,不會有「到頂」、「完成」的一天,因此會讓我們轉而注重過程、策略與方法,不是一味只求達標、不擇手段,所以通常會自然啟動整個學校社會系統的作動。
追求數字績效的過程,比較是線性思考,每個計畫、專案、比賽都是一條線,線跟線之間可能都是「平行線」,頂多也只是有些交叉點;對組織文化的轉型和提升,比較是片段、零碎的力量,而且通常人亡政息。
而創造影響力和放大影響力的過程,因為牽涉整個學校系統的連動,演化關係是混沌不明的。可能一件小危機會造成大崩壞;也可能一個小波動卻能引發大浪潮;因此比較有可能促成學校的系統變革。
從這點我們也可以釋懷,原來學校的文化轉型,並不是要同時千百個計畫、鋪天蓋地、雷厲風行(這個都是線性思考);而是只要選擇一件小事,從影響力的思維慢慢去做,就會轉出一個文化提升的向上螺旋。
例如「減碳」這件事,可以當成「績效導向」來玩數字遊戲,大家競逐比序和排名(又是一場災難)。也可在減碳的過程,發現許多單位無法減、包括知識不夠(4.優質教育)、起跑點不平等(10.減少不平等)、技術資源不夠(1.消除貧窮)等等,讓我們更注重學校多元共融,因此要持續學習創新,提升學校治理。
於是,減碳也可以啟動一個關切環境(E)到社會共融(S)到創新治理(G)的永續循環,只要我們重點是影響力,而不是只有績效。
avatar-img
77會員
9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惠銘AM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應工業革命而生的現代學校教育,必須要「系統變革」,以系統三要素精準來說:「功能目標」必須由績效轉為影響力;「連結關係」要由競爭變合作;「組成元件」則要以異質多元取代規格量化。 簡而言之,朝向「次世代教育」的起點,就是先把學校的經營目標從「數字績效」轉為開始關注「影響力」。
最近有些學校開始課程評鑑,但要老師們根據評鑑結果去歸納原因、找出對策,很容易都是憑直覺與經驗。而錯誤的歸因就會導向錯誤的行動,以致不改還好,可能越改越糟。 所以先不要把目標定在「改進」,太沉重了! 7-11導入「單品管理」常用「店長賣便當」的案例,因為連著幾天賣不好,店長直覺就是梅雨季開始的問題。
「次世代教育」對下世代教育的倡議,主要是學校治理思維的迭代:「目標從績效提升為影響力;策略從競爭變合作;產出從標準規格到異質多元」。 簡單說,就是讓學校從現行「生產導向」的「教育工廠」,轉型為注重永續循環、系統影響力的「社會企業」。
「次世代教育」就是回到元初、恢復本質與價值的教育,所以學校也就如「元宇宙」一般,除了上一篇的「擴增實境」,還要結合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以創造學生學習的高度互動性與真實感。 1982年,石滋宜博士應聘返臺,推動「產業自動化」,導入機械負責大部分的製造工作,讓人重新回復活性與自主,進而創造臺灣經濟奇蹟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今年的徵集主題是:「向真實世界學習」,準備要募集100個「把知識用出來」的教育創新提案。其實學校不用「向真實世界學習」,而是要讓學校本身就是一個真實世界;「把知識用出來」的教案也不用特別募集,因為每個都是。 然而,「真實社會」並不一定是「完美世界」;所以應再以杜威博士的理
108課綱最想解決的就是「學用落差」,長久以來,學校教育都是著眼於「未來」的「學」,忽略「現在」的「用」。上學是為了將來要考好試、進好學校、找好工作;而讓學生對「現在」的切身問題無解且無感,好像世界是靜止的。事實上,「未來」早已是他們的真實生活:很多小學生用聊天機器人做功課,不少國中生晚上都在挖礦,
因應工業革命而生的現代學校教育,必須要「系統變革」,以系統三要素精準來說:「功能目標」必須由績效轉為影響力;「連結關係」要由競爭變合作;「組成元件」則要以異質多元取代規格量化。 簡而言之,朝向「次世代教育」的起點,就是先把學校的經營目標從「數字績效」轉為開始關注「影響力」。
最近有些學校開始課程評鑑,但要老師們根據評鑑結果去歸納原因、找出對策,很容易都是憑直覺與經驗。而錯誤的歸因就會導向錯誤的行動,以致不改還好,可能越改越糟。 所以先不要把目標定在「改進」,太沉重了! 7-11導入「單品管理」常用「店長賣便當」的案例,因為連著幾天賣不好,店長直覺就是梅雨季開始的問題。
「次世代教育」對下世代教育的倡議,主要是學校治理思維的迭代:「目標從績效提升為影響力;策略從競爭變合作;產出從標準規格到異質多元」。 簡單說,就是讓學校從現行「生產導向」的「教育工廠」,轉型為注重永續循環、系統影響力的「社會企業」。
「次世代教育」就是回到元初、恢復本質與價值的教育,所以學校也就如「元宇宙」一般,除了上一篇的「擴增實境」,還要結合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以創造學生學習的高度互動性與真實感。 1982年,石滋宜博士應聘返臺,推動「產業自動化」,導入機械負責大部分的製造工作,讓人重新回復活性與自主,進而創造臺灣經濟奇蹟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今年的徵集主題是:「向真實世界學習」,準備要募集100個「把知識用出來」的教育創新提案。其實學校不用「向真實世界學習」,而是要讓學校本身就是一個真實世界;「把知識用出來」的教案也不用特別募集,因為每個都是。 然而,「真實社會」並不一定是「完美世界」;所以應再以杜威博士的理
108課綱最想解決的就是「學用落差」,長久以來,學校教育都是著眼於「未來」的「學」,忽略「現在」的「用」。上學是為了將來要考好試、進好學校、找好工作;而讓學生對「現在」的切身問題無解且無感,好像世界是靜止的。事實上,「未來」早已是他們的真實生活:很多小學生用聊天機器人做功課,不少國中生晚上都在挖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過分強調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學生只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去背誦和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 用處 現行的考試制度有時候更像是一個工廠生產線,將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
其實這個標題跳了好幾步。 應該說,當全球化趨勢使得教育商品化,為了提供選擇依據,標準化測驗應運而旺,如國際的PISA、國內三至八年級的學力檢測。 然而,標準化測驗有何意義呢? 自1960S幾乎所有研究都顯示,教育成果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家庭環境。城鄉差距是難以/不可跨越的鴻溝。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青少年如何調整心態,並參與政府提供的教育計畫,以擴展國際視野並獲取槓桿效益。
Thumbnail
如果你是家長和老師,推薦閱讀夥伴欣恩詳盡地分享 如果你是新手老師,推薦閱讀夥伴雙雙的情境分享   外在獎勵和內在成就 Outer achievement vs. inner achievement 是這個很難走進內心的孩子,開啟我使用獎勵驅動學習動機的一年,面對這個被分數和名次定義的學生,我
Thumbnail
從原本廢棄場轉變為環保的綠光尋夢園 生活快樂的自我效能 在我們的生活中,「努力」是一個經常聽到且我們努力去實現的概念。在求學期間,我們通常會跟隨社會的期待,努力完成我們的學業,同時也努力獲得社交認同。對我而言,五年前除了工作之外,我開始嘗試各種各樣的體驗和手作活動。我和博士班的同學一起籌劃了文化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在職埸中曾經參與過一家公司由願景萌芽到茁壯實現,過程辛苦但不茫然,因為知道自己認真努力的工作,會得到回饋。 高層主管由建構願景開始發展公司的營運方針,由遠到近訂定長、中、短期執行計劃,依據目標製定策略目標,依據策略目標給予各階層主管年度的績效目標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
Thumbnail
《原子習慣》一書中,作者James Clear將改變的發生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改變「結果」,這一層的重點是改變成果,例如減重、出書、獲得冠軍等,通常我們設定的目標多半與這個層次的改變有關。第二層是改變「過程」,這一層次的重點是改變我們原有的習慣與系統:例如養成清理書桌雜物的習慣讓工作順暢,我們所建
Thumbnail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被教育做事情前要先設立目標,有了目標之後再開始行動。習慣的養成也是一樣,但是《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提醒我們,成果與我們設立的目標沒有太大關係,卻與我們遵循的系統息息相關,系統與目標有何不同? Clear表示,目標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成果,而系統是讓我們達到那些成果的
一個高效能的組織,成員們必須具備「去中心化」的思維,但學校的行政體系在設計時就是以科層體制為藍圖,且組織架構是固定的,改變不太容易。
Thumbnail
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過分強調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學生只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去背誦和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 用處 現行的考試制度有時候更像是一個工廠生產線,將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
其實這個標題跳了好幾步。 應該說,當全球化趨勢使得教育商品化,為了提供選擇依據,標準化測驗應運而旺,如國際的PISA、國內三至八年級的學力檢測。 然而,標準化測驗有何意義呢? 自1960S幾乎所有研究都顯示,教育成果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家庭環境。城鄉差距是難以/不可跨越的鴻溝。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青少年如何調整心態,並參與政府提供的教育計畫,以擴展國際視野並獲取槓桿效益。
Thumbnail
如果你是家長和老師,推薦閱讀夥伴欣恩詳盡地分享 如果你是新手老師,推薦閱讀夥伴雙雙的情境分享   外在獎勵和內在成就 Outer achievement vs. inner achievement 是這個很難走進內心的孩子,開啟我使用獎勵驅動學習動機的一年,面對這個被分數和名次定義的學生,我
Thumbnail
從原本廢棄場轉變為環保的綠光尋夢園 生活快樂的自我效能 在我們的生活中,「努力」是一個經常聽到且我們努力去實現的概念。在求學期間,我們通常會跟隨社會的期待,努力完成我們的學業,同時也努力獲得社交認同。對我而言,五年前除了工作之外,我開始嘗試各種各樣的體驗和手作活動。我和博士班的同學一起籌劃了文化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在職埸中曾經參與過一家公司由願景萌芽到茁壯實現,過程辛苦但不茫然,因為知道自己認真努力的工作,會得到回饋。 高層主管由建構願景開始發展公司的營運方針,由遠到近訂定長、中、短期執行計劃,依據目標製定策略目標,依據策略目標給予各階層主管年度的績效目標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
Thumbnail
《原子習慣》一書中,作者James Clear將改變的發生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改變「結果」,這一層的重點是改變成果,例如減重、出書、獲得冠軍等,通常我們設定的目標多半與這個層次的改變有關。第二層是改變「過程」,這一層次的重點是改變我們原有的習慣與系統:例如養成清理書桌雜物的習慣讓工作順暢,我們所建
Thumbnail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被教育做事情前要先設立目標,有了目標之後再開始行動。習慣的養成也是一樣,但是《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提醒我們,成果與我們設立的目標沒有太大關係,卻與我們遵循的系統息息相關,系統與目標有何不同? Clear表示,目標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成果,而系統是讓我們達到那些成果的
一個高效能的組織,成員們必須具備「去中心化」的思維,但學校的行政體系在設計時就是以科層體制為藍圖,且組織架構是固定的,改變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