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3|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教出殺人犯|岡本茂樹:「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

raw-image


書名:教出殺人犯

作者:岡本茂樹

出版社:遠流


「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


反省這件事在東方教育中,重視的程度相當高。我們一直認為,唯有一個深刻、徹底的反省,才可以讓人避免再次走向同樣的錯誤。

小時候做了錯事以後,會被要求道歉、寫悔過書,以各種形式來證明自己曾犯了錯,且確認已經理解自身行為給人帶來困擾與影響,教育在形式上做的很體面,一封能令人聲淚俱下的模範悔過書,能夠打動教師、父母,卻僅僅停留於此,皆不曾探討更深層的原因,如犯錯者的背景、想法、原因,為什麼這麼做?

在教育「反省」的過程中,教導被動的反省成了最大的一個阻礙。


在反省教育中加入加害者的立場,是岡本茂樹提出的一個觀點,若是犯錯者能夠透過「了解犯錯者自身」,行為的背後曾受過什麼壓迫、壓抑,或是在過程中所產生的情緒與感受,盡情的抒發後所獲得解放,在這個狀態下較能以「主動的自省」來思考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與影響。

問題學生是一群被問題圍繞著的學生,而非問題本身。

許多研究與實例可以發現,家庭因素對於犯罪者的影響之深,岡本茂樹與監獄中的犯罪者、校園裡的問題學生,長期的相處與實際研究讓他更確信他的觀點,我們的反省文化,會不斷地養出、教出殺人犯。原因是這些家庭或環境受迫、壓抑,而無法適當發洩情緒的孩子們,就像未爆彈一樣,被教導著忍耐、反省,自己的問題與想法不被理解,受到持續積累的壓力與矛盾下,做出失序之傷害他人行為變成了一種抒發,抑或是轉為精神疾病或自殘。

在閱讀過相關的犯罪書籍研究後,我沒辦法認同將全部的錯誤歸咎到犯罪者本人身上,至少有一部份的問題是來自於教育方式與家庭、人際關係的建構,以及社會體制上。在之前分享的書籍《英雄》中,我們能夠發現來自父母與學校的教育方式,是影響一個人的重大因素。

同樣來自東方文化的趙承熙,小時候從韓國舉家移民至美國,受到環境劇變的影響,一家人都不會說英文,在學校也被其他孩子取笑,當孩子呈現出孤立無援且開始主動疏離的反應時,家人察覺到了異狀,卻僅僅認為這是必經的過程,趙承熙的壓力隨著時間累積,而無任何管道排解。

雖然嘗試去幫他適應新環境、鼓勵他打開心房、參加更多的活動,換來的只是沉默。趙承熙不開口說話、不與人互動,從不袒露自己的事情,忍耐著孤立感、壓力感,直到他付出行動去抒發情緒。

學生趙承熙,以子彈帶走了三十二條人命、另有二十三人受傷,也是全世界死傷最慘重的事件之一。

前幾篇談到的《英雄》一書,作者法蘭克.貝拉迪有提到相似的論點,對於趙承熙,或是對於其他殺人犯而言,對同理關係的麻痺,對人際互動的共通點的理解已經越來越弱,變成一種共有特徵。

( 有興趣可延伸閱讀:閱讀心得|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 )

瞭解了犯人無法同理被害者這件事實,各國的監獄與更生教育開始注重該項目,設計一些課程要求犯罪者站在被害者的角度去同理被害者,但此做法岡本茂樹認為不夠確切,同樣的以被動、要求反省的方式,只會讓犯罪者著重在如何寫出能討好長官的反省文,與小時候的悔過書一樣,一篇篇能打動人心的文字才是佳作。

他要能理解他人的,產生同理之前,更大的前提就是是否理解自己,也就是加入加害者的立場,要是無法確實正視自己做出該行為前的情緒與感受,連自己的心情都在壓抑與隱忍,尚未抒發之前是很難以不同視角去同理被害者,行為的當下或許有獲得了部分的抒發,但後續若以被動的要求反省,則有可能會更加深壓抑的情緒,而無法發自內心真正的主動反省。

我覺得作者提出加入「加害者的立場」的想法是很不錯的,不過要執行起來不簡單,除了必須從主流的價值觀中做出修繕,也就是對充滿壓力、忍耐、無條件先反省、強者不怨、有淚不落的文化做出寬容,面對小錯誤時,能作為警示,尤其家庭與學校教育者,需提供更多的包容、抒發,透過理解犯錯者的背景,與行為抒發的背後壓力,並協助適當的發洩,以此幫助取代流於形式的反省,也就是作者想做的,徹底的幫助更生、懺悔。

當然這是一件相當高成本的作業,舉例來說,多數的國小、國中老師面對學生霸凌案件,這種複雜且多人參與的情況,需要格外富有包容心與耐心;又以家庭教育來說,每個家長也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而他們自身的教育方式與上一輩教育他們的方式通常很相像,也就持續將同樣的教育方式傳承下去,很難注意到這種教育方式的問題。

我也受這本書得到了一些啟發,想想自己也很常將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或是發生困難時並不會主動求助,認為麻煩別人就是不好、就是示弱,反而經常會陷入某段時間感受到孤立、無人能理解的感受,曾經也有與家人分享過心情,卻也只是得到負面與不理解的回覆,也讓我往後形成這種封閉自己情緒的習慣,想到許多家庭遭受更無情創傷或歷程的孩子,那該有多痛苦?作者也有提及犯罪者當然有錯,但非不得同情,多少人只是純粹希望能夠獲得一個理解與擁抱

若能以這些血淋淋的案件與經驗作為教誨,或許能少一兩個,正處在壓抑深淵的痛苦孩子,轉為走向拿著刀與槍走在血泊中的殺人犯。



閱起|書評|寫作

IG:readit_tw

追蹤IG帳號、追蹤閱起方格子

不錯過新文章通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沖杯咖啡、沏杯茶,一起閱起一本好書。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