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6|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書評│超越對與錯:意見不合,收穫更多!──《意見不同,還是可以好好說》


我們從來都沒有學習「如何爭執」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時刻:要執行一個專案計畫時,跟同事的意見僵持不下;跟伴侶吵架,卻發現根本就不是在吵同一件事;想說服政治立場不同的人,卻引來更大的怒火。或是,你相當堅持肉燥飯是「肉燥飯」,不是「滷肉飯」,而且一定要加香菜。
我們對爭執長期以來就抱有負面的看法,而傾向逃避或掩飾它。在「以和為貴」的最高原則底下,我們隱藏了內心真正的想法,扼殺創造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或者,我們一廂情願地認為爭執一定能改變對方、解決問題,卻發現大多時候只是體現權力的鬥爭,而與事實無關。
Why Are We Yelling?: The Art of Productive Disagreement這本書中,作者巴斯特‧班森(Buster Benson)就指出,我們認為爭執不好,是因為我們從來都沒有好好學習「如何爭執」。他認為,當我們用建設性的方式來爭執,反而更有可能建立成功的關係、企業與社群。意見不合,才是群體健康的象徵!
但是,我們要怎麼用建設性的方法,透過爭執來為我們帶來新的解方呢?我分享本書三個我認為很有收穫的觀念,供大家參考。

第一,分辨爭執的三個領域。
遇到爭執時,我們首先產生的情緒往往是焦慮,因為事情不如自己想的那樣,而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我們往往會否認對方的觀點,或是急著證明自己是對的,以降低自己的焦慮。
例如,伴侶最近不滿你陪他的時間越來越少,所以要求你放更多注意力在他身上。但你很不服氣,因為你幾乎把工作以外的時間都花在他身上了,你認為他睜眼說瞎話!你覺得他無理取鬧,但他覺得你很自私。爭執僵持不下,每次的相處都讓你感到很有壓力。
作者指出,我們可以試著在焦慮感襲來的時候,分辨爭執中的三個領域,分別是理性領域感性領域實用性領域
  • 理性領域著重數據跟證據,所以會問:我到底花幾小時又幾分鐘在對方身上?
  • 感性領域著重價值觀與意義,所以會問:為什麼陪伴對我們來說很重要?陪伴的意義是什麼?
  • 實用性領域著重行動的效益,所以會問:要如何改變我們的相處模式,才會讓彼此更舒服?
我們很常過度依賴理性領域,認為只要探觸到「真相」,事情就解決了。然而,很多隱藏在背後的情緒,卻沒有得到舒緩(感性領域)。如此一來,無論最後的解決方案看起來多「理性」或「實用」,對當事人來說不一定是有意義的。
很可能,原先以為的時間多寡問題,背後呈現的是陪伴品質的問題(人在,心卻不在)。當我們學習透過這三個領域,覺察自己現在到底在爭執些什麼,就比較能給出合理的回應以及建設性的行動。

第二,善用「可能性之聲」。
當爭執發生的時候,我們內心自然會產生許多聲音。例如:「為什麼不照公司的傳統去做?」「為什麼你不聽我的?」「給我看證據!」「這不科學。」「這不可能成功的。」「算了,我不想跟你吵了。」「別管我,就照你說的做吧。」
這些聲音,都是避免爭執在當下持續擴大的權宜之計。但是,它們沒辦法為衝突找到真正合宜的解決方案,反而讓問題繼續沉在檯面下,宛如被拔掉的雜草,根長得越來越深。
但是,我們還有另一種聲音,是「可能性之聲」。它會問:「我們可能錯過了什麼?」「我們能用現在有的東西,做些什麼事情去改善?」「非得要二選一嗎?有沒有第三個選項?」「我們還可以尋找什麼新的資源或觀點,以產生新的對話呢?」
可能性之聲不立即解決衝突,而是讓衝突待一會兒,讓它引導大家去挖掘意見不合的接觸點,引發好奇心。我們永遠都無法以短期勝利的心態解決所有分歧,而是要針對問題背後的根源,耐心地打造一個真誠討論的文化,讓所有人都能訓練察覺問題、尋找交集、提出解方等思維能力。

第三,提出好問題,不推測他人想法。
在衝突的當下,我們往往會急著「為他人代言」,假定對方的想法與意圖,並用各種理由駁斥他。例如:你認為那些明明可以打疫苗卻沒打的人,就是「自私、不為他人著想」;你認為那些每天消耗大量塑膠袋與塑膠吸管的店家,就是「漠視全球暖化的短視近利者」;你認為那些不願意投票的人,就是「不會國家著想的劣質公民」。
然而,這種揣測他人意圖的習慣,總是造成更多的刻板印象與尖酸刻薄的言論,對於討論的品質毫無幫助。作者認為,我們要學習只為自己發言,並提出好問題,邀請其他人也為自己發言
例如,我們可以說:「我會接種疫苗,我也認為這樣能夠提高國家的群體免疫力,這是在防疫期間對大家最好的選擇。或許我不知道你顧慮的點是什麼,你可以說說為什麼你不願意施打疫苗嗎?」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聆聽他人的故事、進入對方的世界,運用可能性之聲來擁抱對立的觀點,增進自己的同理能力。
如果以「對與錯」來當作討論的基礎,就只會帶來更激烈的「對與錯」。然而,當我們以「你的故事是什麼?」作為討論的基礎,就能帶來更多可能性,容納新的世界觀與產生具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結語:吵得有意義
讀完本書,我的心得是,只要是人,都不喜歡被否定,而是渴望彼此理解。唯有容許爭執的出現,分辨爭執的領域,並耐心地尋找更多可能性,才能「吵得有意義」。
《意見不同,還是可以好好說》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籍,用字簡潔、圖文並茂,特別適合給帶領公司團隊的人、社會議題的倡議者或想改善人際溝通環境的夥伴。透過本書,我們可以學習放下執著、學習冒險、學習在衝突中找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延伸閱讀 書評│鍛鍊批判思考的入門讀物 《洞見》書評medium.co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