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3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轉職 | 和 9m88 一樣繞遠路,越轉越喜歡

9m88 曾於 Ted Talk 上分享,自己在「找自己」的路上並成為歌手的過程。演講中提出的「找自己公式」讓我印象深刻:

從「我想」成為,到我夠格的「我能」,最終是「我要」它成為職業。

眼神發光地敘述他如何將想法付諸行動。然而,這公式恐無助於那些對人生感到迷茫的人,因為他們的煩惱並非「如何從我想到我要」而是「我不知道想做什麼」。

比如我,29 歲前的工作經歷有如雜耍。曾做過超商店員、夜市服飾店員、咖啡廳服務生、百貨飾品專櫃銷售、商務飯店和汽車旅館櫃檯、在加拿大打工度假時期的速食店店員、蝦皮電商飾品賣家,及數位行銷助理與企劃。對比那些「目標清晰」的人,我的五官就像被打了馬賽克,連自己該長成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或許和多數人一樣,畢業後甚至出社會仍一片迷茫。於是有人乾脆聽家人建議,升學讀較有錢途的科系;有人則先丟履歷,隨便找份工作養活自己。隨波逐流,在最應該發現自我時失去自我。但,即便像 9m88 知道熱情所在,不表示在追尋自我的路途中毫無阻礙。

於演講中,他提到大學選擇服裝設計系而非音樂系,某部分是因家人對歌手夢有疑慮。大學四年,雖就讀非心之所向的科系,仍紮下馬步,苦熬多次「勒令摧毀成品再一針一線重來」的過程。學成,苦功沒白費,88 榮獲校內服裝比賽第一名,光榮畢業。

讓我們在此按下暫停,若你是頂著得獎光環畢業的 88,職涯會選擇「餓不死的服裝業」,還是「需繞遠路的歌手夢」?9m88 之所以成為 9m88,是因他當時決定聆聽內心,做了放手一搏的決定:

離開服裝業,赴美讀第二個大學,而這次,他選擇讀爵士樂。



轉職,越轉越喜歡

至今經歷兩次轉職,第一次是 2020 年,第二次是 2024 年。

回顧我的求職經驗,我不像 9m88 從小有「我想」的抱負,只知求學期間最喜歡英文。然而,升大學時,因分數不及英文系,又缺乏抱負撐不到大二轉系,於是開學不久即休學。休學後,我像隻無頭蒼蠅,東做西做還是不知熱情所在。前途一片黑,想起了喜歡的英文,以打工度假之名、台勞之姿飛英語系國家。加打一年回台仍毫無方向,於是當起網路賣家,選擇不會過季、體積小的飾品,以有限的成本和行銷知識經營,自給自足一年自知賣家夢碎,遂進入數位行銷公司當助理,當年 27 歲。

挺好的,約半年升企劃,有學又有拿。接觸文案、廣告、影音、外景、平面、素人或KOL*、社群等相關職務,兩年學好學滿。到 29 歲,逢九是老一輩認為的水逆,不否認,當年先因公司關閉而協議離職,兩個多月後獲 offer 不到三個月被資遣。痛也丟臉,但也是資遣,才讓我找到人生的第一道光。


第一次轉職,從企劃轉業務

被資遣後,我決定突破心魔,改變職涯方向。於是 2020 年 7 月,我從企劃轉職業務。若不討論業績壓力,相較於企劃職,業務反而讓我更開心,我想原因之一是,我喜歡成功說服他人的感覺

當時是數位行銷代理商的 B to B 業務, 全盛時期一天能拜訪 2、3 間公司,這些公司的產業和規模各異,有保健醫療、美妝生活、建材家具等;有不到 5 人、20人,也有上百員工的上市公司。我必須了解客戶的產業,視預算大小規劃行銷方案。低預算可一人作業,超過百萬的年度預算,須協同企劃完成提案內容。除提案報告,來回議價和後續追蹤也是一大學問。如此具挑戰又能接觸新事物的業務工作,是我 29 年職涯從未有過的喜愛。

然而,有些洞察非短期可見。

初期從企劃轉職業務的適應期,心思全聚焦於「如何收單、維繫客戶」的煩惱。熟悉業務工作後,意識到,除非客戶的需求有違法疑慮,否則都得照單全收。因此,有時即便我不認同客戶的產品或行銷方式,還是得協助推廣。如此「為了業績 say yes」的處境,讓我產生利益與道德間的衝突,促使我思考:一份有長遠性的工作,光是「發揮所長」還不夠,更重要的是「放對地方」。



第二次轉職,從網路行銷轉海外教育業

2024 年 1 月,離職 3 年半的行銷顧問後,當時面臨兩條路:一是轉行銷相關產業的業務,例如自媒體或電商;二是轉其他產業,選擇賣不違心產品。當然,拿定主意前,我也曾猶豫是否繼續深耕行銷業,走較熟悉的路。

「你覺得你會來上班嗎?」面試主管問道。
我會啊,但不確定會做多久,畢竟沒接觸過這個領域而且還是 to C 。」我如實回答。

雖「 B to C 課程顧問」也是業務工作,但與「B to B 行銷顧問」產業和性質的不同,我不敢大話。相較於第一次「同產業但不同職務」的轉職,第二次轉職,就像要網球員去打羽球,即便握了 3 年半的球拍,仍須拋開經驗、學習不同的打法。

後來想想,人生像購物,我們都希望壓低試錯成本,用最少的資源換取最好的結果。然而,若一心只想「減少成本」,那麼人生將一再錯過「獲得更多」的機會。而我也知道,對於轉職疑慮,是擔心其「繞路成本」無法轉為理想的結果。可是,不試怎麼知道呢?錯就錯吧,總比你繼續內耗、做不喜歡的工作一錯再錯。

沒有人知道未來會長什麼樣子。我 29 歲從企劃轉業務,32 歲從數位行銷轉海外教育業,這兩次轉職,我也是對未來一臉矇。沒錯,轉職是繞遠路,但我寧願繞路,也不願一邊做著餓不死的工作,一邊犧牲無價的自我。我很開心,現在的業務工作,不只是賣東西,還融入了我的信念。

這裡,是我的第二道光。


從心出發,發現自己的光

每一次的嘗試都是驗證自我的機會。讓我們從心出發,問問自己:

願意將所長投注於何方?

若還沒有所長,沒關係,那就鼓勵自己試試看,才知道喜不喜歡。

我相信有一天,你一定會找到願意全力以赴的方向,發現自己的光。





和這篇有關,你可能會想看

資遣|謝謝你把我一腳踢開,否則我無法遇見喜歡的工作

興趣 | 如何找到真正的興趣?花了 28 年,我終於找到了



對了,加個 IG 吧 ➡︎ https://www.instagram.com/writingshare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Ree 的思想角落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