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律是自由的必要元素

人都喜歡「自由」,若能獲得完全的「自由」,將會是人生最大的樂事。只是人類是群居的動物,「自由」是不可能漫無邊際的。因此,吾人必須要有一定的「自律」,才能達到最大程度的「自由」。

完全的「自由」,必須是在沒有任何社會框架的制約,最理想的是獨自一人,最好是自由悠遊在大自然裡。但是,即便是這樣的生活條件下,自身溫飽的問題,變幻莫測天候的適應,或是有害動物的侵擾,都是無法迴避的潛在隱患。

此人還是有必要,迫於不同情況,做些什麼事來保全自身的安全。這些顧慮的因應,人就必須做出一定程度的「自律」,也理所當然的對所謂的「自由」打了一些折扣

為了自身的存亡,這個獨居於天地間的人,還是得進行補食,或種植才能活下去。此外,還得想一下,住哪裡可以安全,不受風吹雨打,不受野獸攻擊。如果,一概不理,完全順其自然,完全的自由。可想而知,這樣的個人,勢必很快被自然淘汰。因此,幾乎可以斷言,完全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單就以一個人,可以獲得遺世獨立於天地間的「自由」,此人還是有必要順從大自然的法則,做出因應之道,才能存活。也就是說,此人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自律」,才能讓自己既能享受自由,又能夠存活。

這樣的「律」,屬於比較淺層的「順承」或是「遵守」, 也就是欲達到「自由」狀態,必然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客觀‘’障礙,或是必要的屈從。

再把場景放到一般的現代生活,以及普通的人際互動, 來探究一下「自律」與「自由」的關聯。

誰都想要自主,或是「自由」。但是週遭是事實的存在著各種面向的「他人」,個人想要的自由,必須建立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必須順應普世的道德標準,和法律的規範。更不得傷害他人利益,這些都屬於必須「順承」的部份。

另外,舉個簡單的例子,想要開車自由自在逍遙遊,一旦上了路,就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即使在荒郊野外,也須遵守。否則,可能導致危險的交通事故,甚至危害了自身安全。這就是「自由」,仍需「自律」的重要範例之一。

此類為了「自由」必要的「自律」舉措,和自身的喜好無關,但就是不得不為之。否則,欲求之「自由」是不會存在的

想要完全的自主、「自由」,其實還有另一個比較深層的「律」,它是屬於比較主觀的「約束」或是「效法」。

這類為了自身「自由」,必須自我約束的,多數是無形的,也屬心理層次的議題,所以比較屬於主觀的「自律」範疇。

譬如,一個人不切實際的目標設定,若無法自己想通,只是一味無休止的追求,形同做繭自縛。如此一來,想要獲取心靈的自由,無異是緣木求魚。

另一種主觀可控的「自律」,是類似時下普遍的「從眾」現象。這種心理狀態是毫無根據的模仿、效法他人,忽略了每個人先天和後天的差異,一味跟隨。最後,導致挫折,心生怨懟,進而,喪失了心靈的「自由」。

因此,若想重獲「自由」,就必須修正自己的認知,約束自己的意念,也就是必須「自律」,才有可能獲取「自由」。

總之,「自律」並不等於「自由」,「自律」必須源於自願,止於自身合宜限度。而「自由」,若缺少了「自律」,是無法真正獲得的。

正確認識「自由」的定義,就是一個人,一切行為舉止的起始點。

「自由」是不被干涉,不被強制,但是,必要「自律」。

「自律」是自我約束,自我規範,或許,可得「自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