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強調腹式呼吸,教病人的時候會口語地說「用肚子呼吸」,很多練氣功的阿杯也常常熱切地回應:「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丹田呼吸嘛!」
事實上,吸吐的動作如果看全部加入協作的肌肉骨骼系統,是一個複雜的運作,從啟動到氣流順暢地進出呼吸道,口鼻腔、頸肩、胸廓到核心肌群,就像是機器裡的零件,扣緊之後協同運作,然後造就了每一次的吐納。吸氣的時候胸腔跟腹腔的起伏應該是同時同量,胸廓和腹部會全方位朝外擴張,胸骨則有一個向上翻起的動作,就像是早期汲水的幫浦,因此叫「pump handle movement」;肋骨則是會有向外向上翻起的動作,想像每一根肋骨是水桶的把手,每一次翻起就像把手被提起,因此叫「bucket handle movement」,吐氣時胸廓腹部則往身體的中心收束。
不只是腹式呼吸,而是完美配合、環環相扣的「全呼吸」。
觀察全呼吸的動作可以找出許多潛在的肌肉骨骼系統的問題,在吸吐的過程,某一個環節沒有適當的啟動,或是沒有該有的動度,就可以進一步檢查是否有異常;另一方面,呼吸的動作是否回復正常,也可以做為評估治療成效的方法之一。
常見與呼吸相關的肌肉骨骼異常包含頸肩肌群、胸椎動度、胸廓筋膜及核心肌群:
體態好看了,整個人也煥然一新_頸肩肌群及胸椎
李先生和許多辦公室工作者一樣,經常長時間坐著工作,這使得他的頸肩肌肉變得非常緊繃,背部像板子一樣僵硬,頸肩肌肉連結胸廓的上原,因此將胸廓上提。他的太太經常開玩笑說,他看起來像卡通裡的機器人,用鐵桶當作身體。
這樣長時間的不良姿勢,會讓頸部的深層肌肉變得過度縮短,肩部和背部的肌肉則被拉得過長,不論是縮短或拉長,都處於一種緊繃的狀態,這就是所謂的「上交叉症候群」。這種姿勢會限制胸部的正常擴張,讓胸骨無法順利上提,肋骨也難以向外擴張。造成呼吸時吸入的空氣量會大大減少,僅僅依靠橫膈膜的下推來進行呼吸。如果再加上體型偏矮胖或腹圍過大,這樣的問題會更加嚴重,造成呼吸困難。
此外,長時間的背部僵硬會影響胸椎的活動度,胸椎的活動度與呼吸密切相關。
胸椎與肋骨相連,肋骨圍繞著肺臟向後連接到胸椎,如果胸椎的活動範圍受限,讓肋骨的活動雪上加霜,然而胸椎是不容易放鬆的一段,這是因為包裹它的肌肉經常處於緊繃狀態,且胸椎的活動範圍較小,因此大多數人在伸展胸椎時,會使用其他關節代償,結果可能會引發其他關節的問題。
如果能正確放鬆胸椎,呼吸的困難感將得到改善。
許多上班族,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他們不僅常常感到頸肩酸痛,還經常覺得呼吸不順暢。要完整解決這類問題,肌肉伸展、增加胸椎動度以及呼吸訓練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