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諮詢服務,開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目前正在籌備電子報,想加入請填寫👉 養生補氣電子報



電子報會有什麼主題?

一款為現代職場人設計的生涯專欄,每個月有2-3封信件,讓讀者們都能參考且應用的生涯議題觀點、分享提高格局和思維方式來優化自己的人生,幫助你成為人生的玩家(而非被玩),找到自己的北極星。

目前規劃主題如下,有興趣的讀者歡迎加入!

🫖人生策略觀點與應用

🫖職涯行動方案實作練習、作業批改與建議

🫖生涯/職涯書籍選讀與觀點解析

🫖主題式讀書會參與權限

🫖個人成長

🫖不定時抽書、小禮物活動



本篇寫於2023.05

今年在進修生涯諮詢CDA的課程,拿到證照後還有一大段路要修行,是一條沒有終點的修行。


上課的過程中,我最有印象的是助人技巧,因為會面對各種個案,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活生生,存在個體差異的人,技巧歸技巧,或許更接近助人的本質是:

先學會怎麼和一個跟我存在差異的人對話,不對個案簡單直接又粗暴地下任何評論。

真的好難,很難。


我也不否認在練習過程中,我的腦袋一定會馬上給眼前的人給貼了標籤,可是卻也因為自己給了個案框架後,可能會錯失深入了解個案與尊重他獨特性的機會。


所以,傾聽很難


raw-image

自我投射的光與影

有時候聽著一個人的故事,會在對方身上開始有自我的投射,那是你看到的對方,其他人看對方也可能有其他面向。這不僅需要時常提醒自己,我在對方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哪一個面向。


現在我逐漸懂得什麼叫做從對方身上學習,你會在對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光影和暗影;與其指著對方鼻子說哪裡不好,或許可以思考那是一種自我投射。未必得全然包容對方,因為學習忍受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會有磨合。


有次下課後遇到一位咖啡廳老闆,和他開始聊起我在上什麼課。

他問我:所以生涯諮詢是會給來的人答案嗎?


無論是顧問或是諮詢師,我不認為提出的建議或答案就是對的,但我認為這個過程是一種陪伴。


不曉得你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在和他人分享困擾後,有些人會根據自己的經驗提供建議或解決辦法,但你卻有種「怪怪」的感覺,比如這個做法好像不太符合自己。


這麼說,並不是不能提供建議,我所說的個體差異性就是,有些人適合,有些人不適合。我也遇過不少不知道怎麼辦,要你給解決方案的人,我自己也會很卡,因為我會感受到要為你負責的壓力。


說別人,那我自己呢?我也有過遇到不知道怎麼辦,就想要對方給我方向和建議的時候啊!


raw-image

諮詢師與個案間沒有高低之分

所以我們都一樣。生涯諮詢師沒有比個案高一等,所以諮詢師的角色是陪伴個案,一起討論比較好的做法。


不批判、不評論個案,是在助人技巧那堂課後,最令我感到深刻也最擔心做不好的地方。我以前時常靠著莫名的直覺在處理人際關係,有些關係壞了、冷了,已臨近30歲的我,不會想再緊抓著一些要很用力才能維持住的關係,因為那太累了。


今年4月開始,深感一個更為敏感和情緒化的我,在向刻意維持理智的我Say Hello,要習慣很容易受傷的自己,也要習慣很容易刺傷別人的自己。


raw-image

給自己的階段性期許

生涯發展諮詢師各有不同的諮詢風格,也希望透過不同形式的媒體來溝通和討論生涯抉擇的重要性,但對我來說最為核心的是,我的理想是能讓每位個案了解到手上永遠有選擇,而且自己就是人生的CEO。


因為在亞洲社會,包含我自己過去的經歷,多數人總是希望能滿足自己身邊親友的期待,卻忽略自己的聲音,總是覺得自己沒有選擇也很渺小,不願冒險、不願承擔,因此選擇了別人覺得比較好走、簡單的路。


或許是因為我有開創的特質,認為每一次的選擇都是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我並不冀望自己能影響個案的人生,單純是喜歡在各種人事物丟下一顆種子。


我非常好奇且期待每一顆不同種子,會各自發展出什麼,個案能夠好好地照顧自己,在某個時刻,感謝自己當時做了一個不一樣但也只能是自己的選擇,我想那會是能持續做這件助人事業的動力來源。



開啟對話,陪你找到自己的北極星 👉湯曜✦生涯諮詢服務

你好,我是生涯諮詢師,擅長跨領域轉職、陪伴客戶探索與組合多重職涯路徑,並提供具體的行動方案。適合想要突破盲點,找到生活或工作的其他可能性,或想自我探索卻不知如何開始的客戶!


🍵服務特點

  • 商業行銷思維 X 心理學理論工具 定位你的人生策略
  • 洞察價值觀與信念,客製化設計你的行動方案


🍵關於我的 3 個 Fun Fact

  • 多重職涯組合的實踐者 
  • 樂於討論多面向的想法、交流不同思維
  • 國際生涯發展諮詢NCDA認證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湯曜✶人生補湯
63會員
50內容數
虛擬湯屋,烹煮生涯議題湯品,暖暖心和胃。提供人生與職涯策略,助人成為自己的人生玩家。
湯曜✶人生補湯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提升職場影響力,從執行者轉變為影響決策的關鍵人物。文章的核心概念是「影響力閉環」,包含四個階段:建立信任與價值輸出、加深影響力、擴展人際網絡、讓他人成為你的影響力傳播者以及影響決策層。
Thumbnail
2025/04/16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提升職場影響力,從執行者轉變為影響決策的關鍵人物。文章的核心概念是「影響力閉環」,包含四個階段:建立信任與價值輸出、加深影響力、擴展人際網絡、讓他人成為你的影響力傳播者以及影響決策層。
Thumbnail
2025/04/02
一位品牌行銷出身的作者分享其一人公司之路,並預告即將推出的諮詢服務、牌卡線上諮詢抽獎及職人專訪系列,主題圍繞在職涯探索、個人品牌經營及斜槓人生。
Thumbnail
2025/04/02
一位品牌行銷出身的作者分享其一人公司之路,並預告即將推出的諮詢服務、牌卡線上諮詢抽獎及職人專訪系列,主題圍繞在職涯探索、個人品牌經營及斜槓人生。
Thumbnail
2025/03/26
本文探討「內耗」議題,指出精力管理比時間管理更重要,並提出精力管理的四大維度:體能、情感、思維、精神,以及七種精力切換方式,幫助讀者改善內耗問題,提升效率。
Thumbnail
2025/03/26
本文探討「內耗」議題,指出精力管理比時間管理更重要,並提出精力管理的四大維度:體能、情感、思維、精神,以及七種精力切換方式,幫助讀者改善內耗問題,提升效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生涯諮詢中的助人技巧及其重要性,強調傾聽與理解個案差異的挑戰。透過自我反思,作者分享了在陪伴個案過程中,如何學會不批判、不評論,並尊重每位個案的獨特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生涯諮詢中的助人技巧及其重要性,強調傾聽與理解個案差異的挑戰。透過自我反思,作者分享了在陪伴個案過程中,如何學會不批判、不評論,並尊重每位個案的獨特性。
Thumbnail
我所理解的「諮商」,是透過深度、高品質的聆聽、提問與對話的互動過程,讓人更瞭解自己、看清問題和找到解法和出路,回到清明與平靜、重拾力量,以上述的定義來看,其實朋友之間的聊天也可以達到諮商的品質(我與摯友的對話總是能使我瞥見、洞察真相),無需囿於持有執照與否的標準。 我認為諮商的療癒力量在於
Thumbnail
我所理解的「諮商」,是透過深度、高品質的聆聽、提問與對話的互動過程,讓人更瞭解自己、看清問題和找到解法和出路,回到清明與平靜、重拾力量,以上述的定義來看,其實朋友之間的聊天也可以達到諮商的品質(我與摯友的對話總是能使我瞥見、洞察真相),無需囿於持有執照與否的標準。 我認為諮商的療癒力量在於
Thumbnail
今年已經快到尾聲了,在擺渡人生學校的CDA認證實習個案也即將結束,單人六次的諮詢過程引發我很多思考,真心覺得助人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相對於單次的焦點式職涯對話,我更喜歡這種夥伴式生涯發展的服務,因為能陪著個案一起前進和成長成為輔助他們的角色,就像遊戲中引導主角觸發劇情的NPC,必要時陪同主角們一起
Thumbnail
今年已經快到尾聲了,在擺渡人生學校的CDA認證實習個案也即將結束,單人六次的諮詢過程引發我很多思考,真心覺得助人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相對於單次的焦點式職涯對話,我更喜歡這種夥伴式生涯發展的服務,因為能陪著個案一起前進和成長成為輔助他們的角色,就像遊戲中引導主角觸發劇情的NPC,必要時陪同主角們一起
Thumbnail
筆者長期在第一線職涯諮詢,依據職涯諮詢輔導架構『知己、知彼、抉擇、行動』的流程中,有時發覺需要更全面的系統觀才能賦權個案,讓他更有力量的往前走。 個案自己的價值系統放到整個社會主流系統之後的落差,其實同學是知道自己的方向,但需要更多的能力才能逐漸成長。我們把糾纏在一起的困擾切割變小,一步一步探索。
Thumbnail
筆者長期在第一線職涯諮詢,依據職涯諮詢輔導架構『知己、知彼、抉擇、行動』的流程中,有時發覺需要更全面的系統觀才能賦權個案,讓他更有力量的往前走。 個案自己的價值系統放到整個社會主流系統之後的落差,其實同學是知道自己的方向,但需要更多的能力才能逐漸成長。我們把糾纏在一起的困擾切割變小,一步一步探索。
Thumbnail
原先我預期個案會是針對操作牌卡的發現, 或是我分享的資訊給予回饋, 沒想到個案說的第一件事情卻是: 「我覺得蠻能夠信任妳的, 雖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其實我有很多事情不一定要說的, 但好像不自覺就會跟妳講出來」
Thumbnail
原先我預期個案會是針對操作牌卡的發現, 或是我分享的資訊給予回饋, 沒想到個案說的第一件事情卻是: 「我覺得蠻能夠信任妳的, 雖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其實我有很多事情不一定要說的, 但好像不自覺就會跟妳講出來」
Thumbnail
 本文為職場諮詢力-「人生設計卡」 進階專業培訓帶領工作坊的課後心得。 美國賓州大學瓊斯博士 (A.J.Jones) :輔導是某人給予另一人協助,使其能作明智的抉擇與適應並解決問題。 但輔導不代替個人解決問題, 只是幫助個人自己去解決,其目的在促進個人的「自我指導」方面的成長。
Thumbnail
 本文為職場諮詢力-「人生設計卡」 進階專業培訓帶領工作坊的課後心得。 美國賓州大學瓊斯博士 (A.J.Jones) :輔導是某人給予另一人協助,使其能作明智的抉擇與適應並解決問題。 但輔導不代替個人解決問題, 只是幫助個人自己去解決,其目的在促進個人的「自我指導」方面的成長。
Thumbnail
本文寫作緣起是跟學校的師長聊到,近年來他們感受到學生求助的數量每年都增加,各校的諮商中心對學生心理需求也應接不暇,所以我思考一陣子後,以自己參加成長團體11年的經驗,初步寫出一篇給非助人專業者可以參考的諮商輔導的7個建議,這篇也可給一般人參考。
Thumbnail
本文寫作緣起是跟學校的師長聊到,近年來他們感受到學生求助的數量每年都增加,各校的諮商中心對學生心理需求也應接不暇,所以我思考一陣子後,以自己參加成長團體11年的經驗,初步寫出一篇給非助人專業者可以參考的諮商輔導的7個建議,這篇也可給一般人參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