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想想,一路走來的旅程,也真的都成為我現在的養分。我是一個非典型的臨床心理師,這是一個理組的學生,誤打誤撞的考入企管系,然後又在過了30歲的年紀轉職臨床心理師的故事。
真的要說,我是在人生中迷路的類型,但是真的要我放棄至今的人生經驗重來一次,我也是不願意的。
從意外開始[企管系]
老實說,雖然考入了台北前三志願的高中,但我也跟一般人一樣對於自己的未來沒有什麼方向,看落點系統跟我說怎麼填志願就怎麼填,結果就從一個二類組的學生,意外了到了高雄的中山大學企管系。由於是亂填的志願,所以放榜當天我就逃避睡了一整天。
雖然企管系讓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但我也很清楚這不是我想要的。各種企業經營的概念、豐富的系上活動、交換學生、都無法引起我的興趣。反而修了很多外系的課程,像是程式設計、日文,還有跨校選修了心理學。
在其他同學都準備補習,想要繼續讀研究所的時候,引發了我反骨的個性,就是不想要隨波逐流。所以下定決心不管如何先把當兵的義務結束,然後想要出去冒險看看。至於當兵抽籤抽到兩次海陸的「好運氣」,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人生的轉折[度假打工]
我也是對國外生活嚮往的,看著大家在大一大二就在討論申請交換,但我不覺得我家的經濟有寬裕到那個程度,所以看到了度假打工的訊息,就決定要拿當兵的薪水(還好有當班長),買了機票就出去了。我的第一站,是澳洲。一開始因為在boxing day左右抵達,正好各種工作需求都告一段落,我處在找不到工作的窘境,所以想想再糟就把手上錢花完,然後打包回家,做了飛機到凱因斯(Cairns),想說至少回家之前要去潛個水,看看大堡礁。在這裡,遇到農曆新年缺工,我找到導遊的工作,帶一些大陸的客人觀光。又幸好語言的能力(中英日)還可以,在導遊期間認識了當地的日本人,幫我推薦了在觀光船上銷售潛水相關行程的工作。一開始我也是很緊張,把要說的台詞都先寫下來,讓主管幫我修改(改的滿江紅),然後嘗試說明跟推銷,就這樣過了一年。我其實沒想到有一天會一直做這些需要不斷跟人說話的工作,也很意外的我並不討厭。也許就是因為有這樣經驗,我發現我不止可以翻譯不同的語言,也能翻譯不同人的心聲。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似乎是我擅長的事情。
由於日文表達還算流暢的緣故,我在澳洲很快的就跟日本同事相處融洽,說日文的時間可能比中文和英文都還多。聊了很多事情,參與他們的人生。結婚、生子都參與到了,那是一段很有趣且充實的日子。
轉職與危機感[探索]
然而打工度假的日子是有期限的,在國外的日子雖然開心,但依舊沒有歸屬感。我想要的挑戰與新鮮感漸漸淡去,平淡的生活,固定的工作,我難以想像自己的未來。即便努力拿到工作簽證,恐怕也只是對未來的一種逃避手段而已。但我看清了一件事情,就是我想要的是一技之長,想要不容易被取代的能力。在找到方向之前,我又到了日本打工度假,想說至少要讓日文能力達到不管什麼情況都能夠應付的程度,並且吸收日本的常識跟生活經驗。
回台後我也進入了日本公司,想說日文加上企管的本行,做了人力資源的工作,想要探索自己的可能性。但是工作之後,我也看清現實,我的這份工作太容易被取代,而我在這個位置上也僅能做一個平庸的角色,我開始有危機感,我不想要庸庸碌碌下去,應該是有什麼適合我的位置。
成為心理師的契機[遺憾]
流浪的日子成為養分,讓我對自己的想法跟決定有一套自己的決斷跟自信。但年近30的我對於選擇未來,也還是充滿躊躇。我漸漸知道自己擅長的與不擅長的,但還是難以稱為一技之長。各種的自我懷疑,讓我很難決定未來的方向,直到一個人的離去,讓我下定決心。那是我的舅舅,一個有點親又不太親的人。他在小中風之後日子過得很不順遂,工作也無法繼續,只能回到老家跟其他人同住。偶然的見面我提出了或許可以一起住的想法,但......也就止於想法,當時我也還有工作要忙,人更不在台北,但我有預感,根據我的直覺還有以前學過的心理學知識,舅舅需要別人陪伴以及換一個環境,他現在的狀況,即便臉上掛著笑容,依舊可能有不好的事情會發生。
幾週後,我媽傳來舅舅上吊自殺的消息,驗證了我的預感。比起難過,我更不甘心,我不甘心於明明預見有事將要發生,但卻無能為力,對沒有知識的自己生氣。我想要有能力,有辦法在關鍵時刻使力的力量,能跟人說出我看到什麼的力量,能把想法與感受化為言語的能力,能阻止憾事發生的能力。幾經考量,我決定往臨床心理師的路邁進,想要彌補這一份遺憾,也想要發揮我有的能力。那是傾聽的才能,是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是翻譯的經驗,是助人的動力。
終於找到方向[我是臨床心理師]
當然故事沒有這麼順利,沒有心理學背景的我,花了兩年才考上研究所,中途也嘗試過去補習,但是沒什麼效果,後來去台大跟政大旁聽課程,我才感受到心理學是怎麼一回事。但是不管是旁聽、考試還是面試,都可以感覺到這個領域有明顯的排他性,對於非本科系的人並不友善。當然有的老師很歡迎旁聽,有的老師則希望你不要影響到台大生的學習資源,希望不要劣幣逐良幣。唸書過程中,也明顯感受到年齡跟記憶力的差別,我跟同學的年紀最多可以差到8歲,課程中的原文書和知識量讓人難以消化。看著同學20多歲的記憶力跟反應力,有時候真的會覺得自己老了。
但就像我的旅途,在遇到苦難的同時也會遇到許多好人,讓我度過並成長。而且在現實工作中,過往的人生經驗讓我能更快的掌握狀況跟同理對方,以往求學時代的缺點反而成為優點。現在的我,自許成為一個譯者,這次不是翻譯英文或者日文,而是翻譯著孩子與家長的語言。我找到了自己的使命,那就是讓更多人的心聲能被彼此聽見。
至於為什麼我選擇成為兒童專長的心理師,這就等著之後再分享吧。
如果還想知道更多
看更多文章與參加活動喔
#不務正業 #企管系 #打工度假 #臨床心理師 #心理 #心理健康
---
想知道澳洲的故事可以點下面
澳洲的旅行,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份,我是非典型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