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聽吾境私塾「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課程聽完第三堂課了!重點摘錄與心得將分成兩篇文章來撰寫,分別是你現在正在讀的本篇文章,以及下週的文章。
(小提醒:這系列文章分享的筆記都以列點的形式,以斜體字列出我上課的筆記,每篇文章只列五點,讓大家比較有心理空間去消化、思索這些筆記到底在說什麼。如果是Winncott本人講的理論論述,我會特別標註;若沒特別標註,就代表是我抄寫下周仁宇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話語。每一點筆記下方,都會以正楷字呈現我個人對這段筆記內容的反思。)
1.「負向照料(negative care)的意思是:
媽媽透過不幫你把所有事情做完,
留空間給你,讓你自己做,以這個方式照顧你。」
在我的實務經驗中,有看過有種心理上比較脆弱的個案,就是非常「聽媽媽的話」,或者「照爸媽(長輩或主要照顧者或師長)規劃好的路走」。意思就是,很多人生的重大決定,舉凡:選科系、找工作、找另一半、要不要結婚、要不要分手、投資理財規劃等,自己都不知道要怎麼辦,都要聽爸媽(或你想像到的任何權威)的意見,有人幫他背書,如果做錯了,就可以埋怨給他意見的人:「都是你害的。」通常回溯他們生命的歷史,你會發現有不少這樣的個案小時候的主要照顧者常常幫他們做太多事或幫他們下太多決定,以至於他們很少有機會自己想辦法去嘗試與挑戰新事物、做出決定並勇敢承擔自己做錯決定的後果,才會變成長大之後,碰到要選擇時,他們真的很怕會出錯,不知道怎麼做決定,也很難承擔自己選錯的責任。
所以,如果你現在身邊有小孩或長輩或病患或個案需要照顧的話,記得不要幫他把所有事情都做完,適時地留點空間,讓他自己去探索、去犯錯、去學習,這樣,他未來長大後,才比較可能長成心理夠堅強、有勇氣做決定、能面對挑戰、為自己負責的大人。
2.「若這一切超過我們的能力,恐怖的便是活著,不是死去。」
因為我長年在心理治療接案的工作中多半接觸的都是嚴重創傷(例如:性侵害、情緒忽略、精神暴力)或想死的個案,我蠻能夠理解以上這句話。創傷的本質,就是個人受到的刺激或傷害的強度遠大過於個人所能承受的範圍,所以才在心理或身體上留下很難痊癒的傷口。如果這樣的傷害沒有及時、持續地介入、治療,很可能就會讓我們持續在身體或心理上感到疼痛、痛苦。如果痛苦程度累積到比較強烈的指數,就會讓人感覺到恐怖,這時,最恐怖的就是活著,比想像中的死掉還痛苦。這也難怪,嚴重創傷的人們如果長期都沒有接受足夠好的心理治療,很可能會有想死的念頭甚至行為發生,因為對他們來說,活著比死亡還來得痛苦,死亡會被他們解釋為一種解脫的方法。
用在養育小孩上面,照顧者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孩子們承受超出他能力範圍太多的挑戰,以免讓你的孩子身心受創。例如:你的孩子本身就是坐不住又不愛念書的人,沒辦法乖乖待書房坐一整天、念一整天的書,就不要硬把孩子關在書房裡一整天,還規定他在模擬考前,就要乖乖地每天在書房唸書唸八小時,甚至每一兩小時就去查看他有沒有在書房中專心唸書。這樣很容易揠苗助長,甚至讓孩子覺得:你關心孩子的成績,勝過於關心他這個人。某種程度,這也會讓孩子的心理受傷,甚至透過身體的症狀(例如:肚子痛、頭痛)來反抗念書或反抗你。
3.「我們的社會太常忽略愛。
愛是去了解一個人的狀態,去了解他需要什麼,
而不是我『要』什麼或『我要他幹什麼』。」
這段話講的真是太好了!我在學習EFT幾年下來,也深感台灣的教育體制下,非常缺乏情感教育,我們從來沒有好好地去學習怎樣去愛別人,包括我們的師長與父母,也不一定真的知道要怎麼來愛我們,常常用「要求」來「愛」我們。當我們的父母對我們有要求時,我們一方面感受沉重,一方面又會不由自主回應父母的要求,因為我們內心深處其實很怕「如果我不照父母要求的去做,會不會他們就不愛我了?」
如果你是爸爸或媽媽,或是老師或是助人工作者,歡迎你跟我一起共勉之:愛是去了解他的需要,去體會他的苦衷。他之所以會這樣表現,一定有原因。他需要的,是你真正關心他這個人內心怎麼了、他經歷了什麼,而不是關心他的行為表現或表面上看起來的樣子(例如:他很乖)。當我們真的懂他怎麼了、他需要什麼,才會知道要從何愛起、怎麼愛他。
4.「孩子有時對媽媽內心也會有罪惡感或憤怒。
孩子處理罪惡感的方式,是用日常累積的禮物/好處,來修復無情/壞處。」
我們在心理狀態上,不論長到多大,多少都還是會有不成熟的嬰兒狀態的部分。在我們還是嬰兒時期時,我們總是有無情的那一面。所謂的無情,就是我只是一味地想從主要照顧者那邊要到我們想要的東西(例如:媽媽的乳頭、奶水、玩具等)。有養過小孩的人一定知道,照顧小孩是很累的!當小孩比較大時,就比較能感受到:啊!我今天又衝康(台語)媽媽了!我今天把碗裡面的食物弄出來灑得地板到處都是!這時,孩子可能也會心懷罪惡感,如果孩子想要修復與媽媽的關係,讓媽媽好過一點,他可能會給媽媽一個微笑(即便這個微笑帶有一絲尷尬或歉意),因為這就是他目前所能給予媽媽最大的禮物,他以為,他對媽媽笑,媽媽也會覺得開心的,因為之前他笑、媽媽也會跟著笑。如果這時媽媽能理解孩子送給自己什麼樣的禮物,就會欣然接受這個禮物說:「你希望媽媽開心,對不對?謝謝你!媽媽把地板擦擦,沒有關係。」
如果媽媽這時是吼叫地說:「笑什麼笑?你還嫌我不夠累嗎?」或者是一臉哀怨地收拾殘局,頭也不抬地,沒有看到孩子的微笑釋放的訊息,那麼,這樣的親子關係對於孩子來講,很可能就是充滿罪惡感的。會感覺自己做不好了,所以害媽媽生氣,或者讓媽媽太累了,只感覺自己是累贅,或我是媽媽(別人)的麻煩。
簡言之,讀懂孩子的心意,欣然接受孩子帶給你的禮物,就可以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即便有時帶有罪惡感或憤怒,或自己表現不好,那都沒關係。因為媽媽或對方仍舊會愛我,仍舊會接受我送他的禮物,並懂得欣賞我的禮物,也懂得欣賞我這個人。我們的關係,即便有時是不好的,也可以修補起來,關係還是有機會變好。
5.「當孩子從世界退縮時,就會長出理智的『假我』,目的是要回應外在世界的侵擾。」
讓我先粗淺地比喻一下,讓大家更好懂。大家可以先把「假我」看成「戴面具的自我」。每個人出社會,多少都會戴面具過生活,來應付日常的一些攻擊或討厭的人事物吧?但如果一個孩子在身心發展都還不成熟時,就被迫長出理智的「假我」來照料自己並回應外界的攻擊或壓迫(例如:家暴、性侵或父母有精神障礙)時,那很可能長大之後,他的面具也很難卸下來,分不清到底真正的我是誰?我想要的又是什麼?
舉個常見的例子。我在晤談室中碰到不少成人,可能在職場上都很成功,年薪破百萬千萬的都有,可是跟他諮商對話時,你會感覺他這個人回應的都只是「場面話」,當你試圖想要靠近他,或好不容易戳到一丁點他真實內心的感受或想法時,他又會很巧妙地避開,一樣回應你「場面話」;如果你一次講太多他內心真實的感受或想法,他反而可能會覺得太赤裸,因為羞愧或者害怕,接著就不來晤談了,或者在晤談中對我發飆。像這樣的人,卸下面具對他來說太危險了!因為從小到大,他活下來的經驗法則就是:如果我不戴面具,我就很難把自己過好。我也很難讓別人喜歡我,或給我我想要的資源(例如:奶水、食物甚至是薪水)。那這樣我就活不下去了!戴面具就是他的生存策略,這也難怪他不管怎樣都不想脫下面具,甚至連分出哪部分是面具、哪部分是真實的他,他也都沒有特別想分了。因為分了,也沒什麼幫助啊!脫下面具,很可能就會讓別人討厭他,或者讓他無法在家庭中或社會上生存下來,那他又怎能冒險脫下面具呢?
本週的筆記分享就到這裡了!各位可以在看完文章,站起來動一動,或者喝個水、吃點東西補充能量,消化一下以上有點沉重的內容。
下週文章將會談到更多「身心症」與「假我」的概念。目前還沒那麼懂這兩個名詞在說什麼的朋友,也沒有關係,歡迎繼續追蹤閱覽下篇文章,你就可以更了解囉!我們下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