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到心理學中的鄧寧-克魯格效應
(Dunning-Kruger Effect,也被稱為「達克效應」、「鄧克效應」) 忽然湧上好幾個畫面,還附上耳邊的立體音效。
你身邊有人常用這類語氣說話嗎?
分貝量不自覺提高,話語中帶些霸氣外露,不經意把個人經驗放大好幾倍,自信全世界都在掌握之中。
例如有次我在和別人分享自助旅行規劃的事情,忽然被插一句話:「自助旅行還好吧,就上網Google看要幾天幾夜都有很多訊息,機票、住宿、交通這幾件情搞定就好,其實很簡單呀!」
身旁的朋友馬上回應說:「不好意思你真的知道怎麼規劃嗎?好像沒聽說你出國幾次,而且還記得你上次規劃一日遊還和家人鬧翻?」
「欸欸,那不一樣啦,一群人本來就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每個人都有自己考量,有些人自私呀,也有人還會牽拖預算,還有連天氣都扯進來,我又沒說我很厲害。」
對方丟下風馬牛不相及的幾句話便帶著尷尬離開,雖然當下我沒有很大反應可是總有個心中有種隱隱不舒服的感覺,渾身是刺。
有句話叫做「無知者無所畏」似乎有些道理,遙想當年前義和團無畏槍砲,「勇敢」用肉體加上自我催眠的神功來演出雞蛋碰石頭的戲碼。
鄧寧-克魯格在解釋「能力與自信」兩者存在的落差,簡而言之,有一部分闡述前面提到的問題:
人通常會高估自己,認為自己必定是高於平均水準,出現過度自信的假象;能力越差的人,越容易對自己產生過高的評價(像是投資媲美巴菲特、籃球不輸給Kobe之類),信心暴棚其實是種優越幻象(Illusory superiority)。
難怪有人說:
我試著思考原因:
難怪真正有內涵有實力的人總刻意低調,自謙地說「我只是略懂」,而不懂裝懂的人連聲音聽起來都是中空的,而且不小心還會給人滿滿的- 壓迫感,沒錯,他是情緒刺蝟
。
應對裝懂經驗我還算豐富,分享幾種方法:
記得點頭,盡量讓他們暢所欲言
向他們請益更多、更深入的問題
假設你知道答案不要戳破,必要時可以用該領域的專業人士說法提示他
設好自己可容忍的底線,不用戀棧
如果你因為對方裝懂的言論上心、走心,更甚者是對方有心,記得保持微笑和找個好角度深呼吸。
在今天結束前,記得給自己一聲讚。
昨天的我很聰明,所以我想改變世界。今天的我充滿智慧,所以我正在改變自己。
Yesterday I was clever, so I wanted to change the world. Today I am wise, so I am changing my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