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不需要課程
為什麼心靈不需要課程,每個人的心靈都屬於自己最私密的事情,無須向他人分享,更不能因為不分享而遭遇威脅,或是被要求做一些不合理的事,這件事本身就是荒缪不合理的事情。
就連一般心理學的課程,我都覺得不太合理,心裡的傷痛一直被挖出來重覆的刺痛自己,很有趣嗎?
如果想要有一個新的未來,我們要創造新的經驗,是有正面的效應的,記憶甚至有可能是錯誤的,如果一直抱著錯誤的記憶來處罰自己,有意思嗎?
如果是痛苦難受的經驗,一直拿出來反覆的回憶,是在處罰自己嗎?
如果想要有幸福的生活,就創造新的現在,而現在會在很短的時間裡成為過去,那麼過去不就是幸福的嗎?
心靈的課程是自己對著自己開的,只需要自己好好的面對自己的身體與心靈,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去處理好自己的問題,該怎麼做就去怎麼做,對自己能夠坦然無愧,就能放下心裡所有的壓力。
心靈會需要治療除了有被動的被傷害,更多的原因是自己做了某些事情,直接或間接的對他人造成傷害,良心不安了,這就是傷害他人的同時,其實就是在傷害自己,表面上你覺得自己沒做錯,但夜深人靜時,你還能坦然的面對自己,說自己沒有錯嗎?不能,因為你知道自己的在做的事情,已經傷害了許多人,他們本身自己不知道,但是你知道,他們因你而受傷,也許你會辯解,大家都是這麼做,所以大家都做了,就沒錯嗎?錯了,因為錯的事,不會因為做的人多就變成對的。
因為做了錯事多了,內心壓力也就愈來愈多,那些事情形成了一大塊一大塊的石頭壓在心裡頭,心靈就病了,心靈病了,身體也會隨之受到影響,有些事情都是只有當事人才會知道,有些事情是連說都說不出口。
我明白物質的獲得幾乎是每個人在選擇時的主要考量,但是如果會因為選擇了物質而傷害了他人,就代表這個選擇本身需要重新考量,做一件能得到金錢的同時會得到他人的微笑,是不是內心就不會有壓力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