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覺察手記

31公開內容
11私密內容

生活中的觀察與省思,記錄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偶爾會有「伴侶相處」的關係覺察。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生命是流淌的長河,偶爾跳上形狀有趣的岩石,感受那兒獨有的風拂,凝結一點思緒,強留一點體感,再縱身跳進長河,直到再次碰上有趣的岩石站上。而不知道是恍惚或是在河中,我終是無法生出一臂,鈎掛攀上任何一個具體。
Thumbnail
夏雪-avatar-img
2025/03/21
閒人|Kuiza-avatar-img
3
路過的, 討溫暖~ 💓
閒人|Kuiza-avatar-img
3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1
2
夏雪 耶~雪來了💓(送上溫暖擁抱)
2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怎麼知道自己愛不愛一個人?從「喜歡」一直到經驗「愛」,從說出「不知道什麼是愛」的人,最後醒在關係裡的無所畏懼,才「知道」自己愛著一個人。內容樸實無華,只保留最大的真誠,描述發現「我無法再帶著惡意看待對方」作為愛的體現。最終,伴侶給我的愛,與我發現對她的愛,讓我將愛情的體驗延伸至對世界的愛。
Thumbnail
閒人|Kuiza-avatar-img
19
我也被鼠嫂問過喜歡與愛的差別,以前回答得很鳥,但現在我覺得愛是一輩子把對方放在心裡最重要的位置,然後無論過程如何,沒有放棄與對方繼續努力下去
閒人|Kuiza-avatar-img
19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2
3
跳鼠飛行日記 鼠~好~帥~!👏🏻 原來哲學博士是這樣來的(學到了)
3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從榮格心理學出發,探討「我們不會看見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這句話如何幫助理解他人與自己的行為模式。文章分享作者如何透過觀察他人反應、反思自身感受,並在伴侶的點醒下,理解到自己壓抑的部分。
Thumbnail
閒人|Kuiza-avatar-img
1
很喜歡這篇的思考~看清自己真的很有難度!有時候想檢討別人,有時候也一直檢討自己,希望有一天能夠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
閒人|Kuiza-avatar-img
1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4
2
布蘭達&維尼 謝謝布蘭達的喜歡與閱讀~我腦海中的小教官幾個小時前還在叨唸:「寫這些小細節,誰在乎啊?」(大笑) 還好他說他的,我做我的😆才能夠獲得這則鼓勵我繼續強留一點小事的溫暖留言💓 祝福你們~情人節快樂💝
2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本文探討作者如何應對親戚過度關心,並如何在尊重他人價值觀的同時,坦誠表達自我,減少內耗。文章以過年期間與親戚互動的經驗出發,分享作者從逃避到坦然應對的轉變過程,以及如何在人際互動中找到舒適的平衡點。
Thumbnail
香水百合-avatar-img
2025/02/01
2
頭香
2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1
1
香水百合 是香!耶耶~新年第一香💓
1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充滿疑惑的當下,內心出現了很多可能性。有的顯而易見、有的隱晦難辨、有的帶著善意、有的則讓人陰鬱,我感覺自己很想「問」清楚,卻有一股阻力將我拖著⋯⋯
Thumbnail
Carry Kuo-avatar-img
2025/01/18
6
忍住"知"的慾望真的是人類一大困難,有時已知道結果但還是忍不住問出口,看破不說破也不過問才是成熟大人的藝術~
6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8
1
Carry Kuo 能忍住「知」的慾望簡直是不能打噴嚏(笑) 除非忍比問帶來更多好處~~~(我猜的)😆
1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普魯斯特問卷(Proust Questionnaire)是以撰寫《追憶似水年華》的法國作家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為命名。問卷不是由普魯斯特發明,卻因為他給出著名答案而開始流傳。一系列的問題集,試圖理解受訪者的價值觀、生活方式與人生經驗等方向。
Thumbnail
Carry Kuo-avatar-img
2024/12/25
2
閒人的分享好棒,這幾個問題我也想問問自己~
2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25
1
Carry Kuo 謝謝船長~期待有機會看到 CK 版本的回覆💗
1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手中握著靈感的意義,並不是為了找時機插入話題,而是在需要的時候用來承接對方。這也意味著,即便再怎麼想要分享、再怎麼想將「好東西」塞到對方手上,仍必須接受有派不上用場的時候,否則「爲你好」就只會淪為自我滿足的起手式。
Thumbnail
Carry Kuo-avatar-img
2024/12/04
9
確實,有時聽比說更重要,我們要好好覺察與控制自己傾倒的心態與行為~
9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4
1
Carry Kuo 時刻保持覺察~
1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你是否也曾經遇過,明明在可以好好說話的情境,態度卻奇差無比的人呢?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應該」要對誰好,我想表達的是,我們都喜歡帶來美好感受的互動。即便只是普通、沒特別感受的交流,於心裡而言也舒坦過突然被粗暴對待(這裡指言語和態度)的衝突感。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4/11/13
12
自己以前在餐飲業!我常常說「事情越多⋯心要越慢!』
12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5
1
宇牛 能夠在事情多時心不跟著加快節奏,感覺宇牛哥心境很穩定呢!
1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因生理不適而影響情緒,對身邊的人表現出不耐煩。這篇文章記錄了身體不適而引發的情緒波動,如何在伴侶面前坦誠自己的感受,並最終道歉。透過這段經歷,讓我們反思如何在困難時期保持溝通與理解,並學會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與壓力。
Thumbnail
莫測小築-avatar-img
2024/11/01
1
「身心健康」 只有兩者達到平衡時,才能維持在一個健康的狀況。只要有一個離開平衡的軌道,另一個就得花很多時間適應和改變。
1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2
1
莫測小築 想來身心能夠平衡健康真是幸事(笑)對自己與身邊的人來說都是~
1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隨著創傷與療癒概念的普及,我們透過靈性療癒、心理諮商,試著回顧童年創傷與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然而,知道了家庭帶來的創傷與影響,然後呢?內容分享了三個自我提問,協助我繼續更深入的覺察自我,並且協助我保持有意識地練習,活出理想的生命品質。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4/10/14
11
讀後有感。 不說複雜的過去種種,只說自身感受。原生家庭的清貧,也遭受家族的霸凌。但那些沒有給我留下憤恨,反而感謝那段時間的磨難,也注入了心理深處不少的能量,成為今日的自己。所以,認同,「感恩存在,珍惜擁有」。😊
11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15
1
安立格 謝謝安哥的共鳴與自身經驗的分享。雖然有些立場會難以認同將「磨難看成是成長的力量」(笑)事實上,我的自身感受也與您相同,明白是過去的種種成為了今日的自己。很喜歡您的結論:「感恩存在,珍惜擁有」。🥰
1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在 Netflix 影集《致富攻略》中,我捕捉到受訪者夫妻/伴侶「談錢」時的過敏反應,也試著釐清「財務討論」背後隱藏的真實情感與需求。透過影集中的談話與梳理,我發現放下防備、坦承地面對自己的財務狀況,還有自己對富裕人生的想法,是與另一半前往更加富裕未來的基石。
Thumbnail
喬安納-avatar-img
2024/10/08
11
頭香~ ❤️ 我和說書人是各管各的財務~ (說的好像我有在管 😆
11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08
3
喬安納 耶耶~納納❤️ 各管各的財務好讚呀👏🏻 (我也是沒在管理~擊掌
3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有什麼不同?閒人分享自己的觀察,指出「自我覺察」是以觀察者視角客看待內在感受的過程;而「自我對話」則主觀的反思,內心活動裡的動態對話。雖然兩者有所不同,但亦有同樣的功能與目的,都在幫助人們更輕鬆地面對生活挑戰。
Thumbnail
喬安納-avatar-img
2024/08/25
12
星期天也有zaza的陪伴好開勳 💓☕
12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5
2
喬安納 好~~~
2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文章探討《穿著 Prada 的惡魔》女角色面對「選擇」時的心理,以及背後看不見的代價。從電影情節「我別無選擇」談起,以覺察的角度解析了選擇對生活的影響。文章指出,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回應並承擔起自己選擇的結果。以中性的方式分享觀點,只期望帶給需要的讀者一點靈感。。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4/07/21
8
「即便只是無關緊要的起心動念、決定的時間短到難以察覺,只要我們的心動,就無時無刻都在做選擇。」的確我們時時刻刻都需做选擇。小安在電影要結束時,因為覺悟犧牲太多了,最後做出选擇,选了她真正想要的,选擇當然付出代價,由絢爛歸於平淡。
8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2
1
李英華 如英華說的,小安很勇敢~承擔起後果並且選擇了真正想要的生活。內容的表達能有英華的理解,真的好幸福~🥰還有非常謝謝英華的持續支持與鼓勵(好感動)🥹。
1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這篇文章探討了覺察與生活的關係,從『覺察』到『重新選擇回應』的實踐過程,並提出如何運用覺察技巧改變對世界的回應方式,以獲得更輕盈的生活。作者分享了個人覺察筆記,從感受的覺察到重新詮釋回應方式的概念,並以情境例子說明如何提高個人頻率,引導讀者發現覺察的目的和實踐的方法。
Thumbnail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4/07/16
5
恭喜編輯嚴選
5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7
熟齡文青 謝謝文青哥來走走看看~🫶🏻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簡單來說呢,這次的看診經驗,讓我發現我的身體比我的頭腦更快反映出了「恐懼」的情緒,因而在頭腦還沒發現時,就已經處於抵抗、想遠離的狀態。
Thumbnail
老鳳-avatar-img
2024/06/21
5
身為一個怕痛的人很理解這種恐懼。有時那恐懼帶來的「預設疼痛」會比實際感受膨脹。自己有小孩後,我也可以很理解小孩從還不懂痛,到開始懂痛會怕的差異,有時很基本的檢查也無法實作。譬如小孩以前看鼻子、壓舌頭看喉嚨也沒問題,但有一段時間她非常害怕檢查喉嚨,她甚至主動跟醫生說:「不用噴喉嚨的藥沒關係,我回去吃藥就好。」這種時候我自己也可以理解事後無論怎麼討論,其實也沒辦法提升勇氣,因為我自己也是會對某些事物有莫名恐懼。但我們能做的也就是做好讓她有平常心的安全感,說明多看了喉嚨可以怎麼幫助治療發炎等等、類似給她長一點的時間有心理準備期、大概給她有心裡準備如果醫生要看清楚喉嚨發炎的時候,大概會花上多少時間,我們可以練習那時間體感有多久。後來某次也許是有那些心理準備,加上後來看的醫生算是滿會跟小孩聊天,會些聊一些無管緊要的話題讓她較為放鬆。最後意外順利結束。最後離開時,她覺得好像沒那麼恐怖。後來我們都去找那個醫生看一般感冒,至少那醫生都成功帶她克服吸鼻子、壓舌頭看喉嚨、清耳屎。有時候遇到能夠同理病人的醫生真的像是遇到救星,雖然是一樣講「放輕鬆」三個字,但你可以感受從他們的肢體語言感受到到他是在等待你,還是認真想跟你度過恐懼的情緒。
5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1
1
老鳳 好寫實的舉例呀~!在那之後我也想了一下,怕痛與老鳳說的預設疼痛無法提升勇氣,那麼有沒有可能至少從過程中可以「舒緩」一些?很喜歡鳳哥提到的「平常心的安全感」還有「大概會花上多少時間」,這兩個用在情境上都對我很有幫助。話說~陪孩子練習體感會有多久還有心理準備期,真的好溫柔、好溫暖呀~!完全能感受到是在「認真想跟你度過恐懼的情緒」👏🏻遇到同理病人的醫生,我感覺病真的會直接好一半(大笑)。
1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時光-avatar-img
2024/04/07
5
那隻狗狗好可愛啊。(劃錯重點,快步走開....)
5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07
3
時光 (大笑追上去)留步呀~時光!
3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懷孕期間我的憂鬱症發作了。我不斷想著,我憑什麼能躺在家裡不事生產?」這篇想聊聊之於我而言的「配得感」與提升的方法。並舉例身邊的故事,帶出不配得感帶來的生活影響。最後會提到,不配得感的徵兆有哪些?又該如何提升配得感?
Thumbnail
第一次聽到「配得感」是一位姐姐提起的,她在心理諮商課,自覺因為自己潛意識的不配得,導致她對朋友總是掏心掏肺,因此有許多可割(歌)可棄(泣)的人生閱歷。我的自知之明,是劃地自限,也是不配得感。閒寫得真好!
7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4
1
ESME的故事人生 「可割(歌)可棄(泣)的人生閱歷」好傳神的描述呀~!(腦海一直重複這個諧音梗)能夠覺察自己的狀態,之於我而言是很厲害的一件事呢!謝謝 ESME 的閱讀分享❤️
1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覺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注意力收回自己的內在,以搞定自己,達到關係中的平衡。裏面分享了三個心法,包括將注意力放回內在、改變口頭禪以及保持好奇的方式,來幫助讀者搞定自己。透過自我覺察,讓情緒不輕易受外境影響,尋迴心靈的安定,並停止關係中的內耗與對立。
Thumbnail
築夢人-avatar-img
2024/01/20
7
就行為心理學的觀點來說,我們就像隻狗狗一樣:看見食物,就流口水,也就是刺激─反應理論。您說的極是,我們的反應得要視環境而定,外界的徵兆不一定是必須面對的這個人的問題。但,面對的人必須轉換觀念,以另一個角度:我去觀察。不急著以迫切的態度,不要先入為主,不要以責怪的方式去處理事情。得先自省,找出問題癥結所在,客觀謹慎,或許,問題並不如想像中來得糟糕。
7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20
1
築夢人 謝謝築夢人,再次為我整理了重點~也用不同的角度再深入的詮釋一次。謝謝你能夠捕捉到我的語意,能夠獲得你的回饋真是美好:)
1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
老實說,我覺得伴侶穩定下來,很大層面是她自己的成就。我只是陪伴在她身邊,如同她陪伴我一樣,我們一起在人生的旅途體驗打怪、超越腦海迷障。我其實明白,一個想體驗「超越」的人,不論是否會遇到我,生命都要將他帶往能讓內在釋放力量的地方。不可否認,一些信念使我感覺「不至於迷路」。
Thumbnail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3/12/19
1
在 premium 結束的前一天,讀完這篇文章,給你最後的支持。
1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9
旅人小萌 謝謝貼心的小萌~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閒人|Kuiza
發佈於覺察手記
苛責自己,不等於是為自己負責。感受這份痛苦帶來的折磨,最多只能算是自己在承受對自己的不滿意,而非承擔起事情帶來的結果。苛責自己有時候也會發生在自省的過程。苛責本身除了讓人不舒服外,並沒有太大的問題。真正的問題發生在「苛責自己,然後呢?」這是區分真自省或假自省的時刻,兩者差別在採取的行動與思維。
Thumbnail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3/11/16
3
非常認同!我們可以自責,但不必苛責。這世界變數太多,無法盡如人意,如能從中吸取經驗,不重蹈覆轍,就有收穫。這世界變數太多,也無法盡如人意,如能從中吸取經驗,不重蹈覆轍,就有收穫。從中吸取經驗,不重蹈覆轍,就有收穫。
3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16
1
Angela Chen 謝謝天使姐能夠明白我的語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