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關係】有獨立於角色外的關係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忘了從哪邊看到的(八成又是Yalom那兒),治療關係能再區分為移情、合作同盟以及人與人間的關係這三個層次。而多數時候,我們假裝只有前面兩種關係,也就是治療者是全然專業中立的醫者/分析者/導師之類的腳色。


在更嚴苛的情境下,治療者承認與案主間有較對等的人際的關係甚至會被看成是禁忌、失誤或者是軟弱的展現。結果就是,治療師們很擅長談there and then的東西,例如提供個案各種心理學、情緒與界線之類的相關的觀念,但對here and now發生的事情絕口不提。


就算提了,談的也是如何共同合作,能去談移情的心理師我相信已經算很勇敢了,畢竟心理師也是一般人,而我們都活在相同的「市場社會」裡,人與人的關係被物化,彼此交換、各取所需,有時就連夫妻也要算計得清清楚楚。


所以心理師會問我:「我私人生活時偶爾會想到個案,這樣好像很不專業、健康? 」。


所以個案會問我:「一直要消化別人的情緒很辛苦吧? 你們下班之後要怎麼切割?」


在這兩造的問題裡,無論是助人者或求助者,似乎都假定了幫助另一個人是件不得不做的苦差事,以至於一下班就非得用力地擺脫,否則就虧待了自己,或更像是超出了什麼危險的界線。


工作經驗夠久,就可能遇到這種情形: 某個談了很久,甚至多年的個案,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就不來了。有些是完全失聯,有些則可能還會接電話或回信,但理由總是很牽強,像是工作太忙之類的,總之,我不會知道真正的原因。


這樣被留下來的我,經常想到那些離開的人。想起的可能是曾經談過的某部電影、想起對方可口頭禪,然後發現不知不覺間,也變成我的口頭禪、想對方為什麼要離開、想著對他而言,跟我的關係是不是一個不好的經驗? 想自己的失言與錯誤、想我對他的感情與無情....。


偶爾,在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後,離開的人再回來了。談白說重逢的心情跟見前女友很像,有點忐忑,但對於這些問題終於有機會得到解答感到鬆了一口氣,啊,少了一件未竟事務了。


對方會告訴我當時離開的真正理由,同時很驚訝地發現,原來他們的離開,尤其是用這種方式離開,會對我產生了那多的漣漪。然後在知道後,或許會有些感動,相反地,如果他們能早點知道自己對我的影響力,或許就不會離開了。


為什麼人與人的相會會產生療效呢? 我們可以很掃興地從「心智化」的角度來解答—因為個案在關係中學會了理解與想像另一個人,也就是治療者的內心世界的能力。但我更偏好另一種說法。


我認為我們始終在跟他人交換些什麼,而人能從別人那邊換到最好的事物是,別人能因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快樂。再也沒有什麼比能帶給另一個人幸福更能證明自己的價值的了。如果與我的關係,對這個人,也就是治療者是重要的、甚至是快樂的,那麼就代表我也是重要的。


但這種關係可以獨立於角色之外嗎? 我知道很多個案希望如此,所以會想在諮商室以外的地方與心理師建立關係,例如更像是一般朋友。然而就算是朋友也是種角色,我很難想像能有獨立於角色之外的關係。如同父母與孩子間的關係,或許在孩子長大後,會多了些對等的、人與人之間的成分。就算孩子能不以一個照顧者的角度來看父母,但彼此的關係仍無法獨立與親子關係而存在。


或許是因為我的工作,讓我很喜歡這類的劇情: 原本兩處在兩個明確角色下的人,不經意地看見了對方的人性面,進而能真正了解對方。


<進擊的巨人>中,里維與艾爾文團長是我認為非常有魅力的兩個角色,少了他們,這部動畫將失色許多。在地下街苟活的里維,原本像是流浪狗般的存在,原本他在地底世界混得不錯,但終究不容於世,缺乏活著的目標,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當他看到了艾爾文團長— 一顆能了人類、為了崇高理想堅定不移磐石,會產生了極大的認同。整部劇裡面,出生草莽的里維到後來反而成了使命必達、絕對服從的士兵,因為這是他從艾爾文團長身上學到的,活著的意義與方法。


為了人類整體,團長能犧牲私情,甚至是無數下屬的性命。最能體現的一幕是在某次戰役,團長帶頭衝鋒(獻出你們的心臟吧),在馬上奔馳的團長忽然被巨人咬住,在一隻手臂被咬著往後帶走之際,團長竟然連絲毫驚惶猶豫都沒有,眼神仍堅定地望向前方,要大家繼續向前進攻。


其實里維的眼神從來就沒有離開過艾爾文,所以當他在偶然之下,看到艾爾文表現出冷酷、理智團長以外的面向時,感到十分吃驚。


第一次是調查軍團終於發現,原來巨人的真相是人類所變成的時候,艾爾文居然像發現新知的孩子般,露出興奮的笑容。里維用不諒解,甚至厭惡的語氣問「你在笑什麼?」,頓然有了自覺的艾爾文才又戴上了團長正經八百的面具。


另一次是在軍團即將遠征,去收復瑪麗亞城牆之時,調查軍團第一次被人民們簇擁歡送著,此時艾爾文團長竟然也開心地吶喊了起來,鏡頭帶到里維的神情,也顯得非常吃驚。


在這些驚鴻一瞥中,里維理解到,原來艾爾文並非只是一個戰場指揮官,而是有血有肉,有著自己私心的平凡人。


最終在團長瀕死之際,里維選擇是要救他還是一樣瀕死的阿爾敏,戰略上來說選擇艾爾文對人類更有貢獻,就當針劑即將注射之際,艾爾文猛然舉起僅存的左手,把針劑拍開。


原來處於瞻妄彌留狀態的艾爾文,是一個正在向老師發問的學生:「既然沒有人去過城牆外,那我們怎能確定外面全都沒有人類了呢」。


原來艾爾文最大的夢想,就是解開世界與巨人之謎,只要里文讓艾爾文復活,不用多久他就能從某個地下室中得到解答,但里維選擇讓艾爾文長眠,觀眾需要很細膩體會才能明白。


里維深信,人一定要沉迷於某件事,否則就活不下去。一直以來艾爾文所沉迷的,就是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若他知道真相後,或許就失去了繼續活著的理由? 剩下的就只是無止盡的責任、義務與痛苦。


里維選擇讓艾爾文,以一個對世界滿是好奇心的孩子的角色離開,這是他對艾爾文這個「人」的慈悲。


好吧,寫到這邊不禁覺得這篇文的前後半段要放在一起未免太牽強,沒辦法,誰叫心理師角色外的我,就真的愛死這部動畫呢?


avatar-img
34會員
37內容數
一個治療師的工作隨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方格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陣子有國中生畫了幅「帝王行人過馬路」的諷刺畫得獎,Youtuber Cheap憤怒地撻伐,後來有人把事情扭曲成網紅攻擊國中生,最後流於反智地爭論誰對誰錯。 身為長年關注行人路權的一份子,我懂Cheap的氣憤。有次我帶了一雙兒女過斑馬線,途中一輛汽車迎面而來,我原以為他要停(照法規他應該要停的
前陣子受邀到東吳心理系演講,分享心理師工作的各種可能性。我平時很少拋頭露面,但跟東吳心理系特別有緣,幾年前我也跟學生們分享過,心理師要堅持理想的困難與寶貴之處,當時學生問到「這些跟他們現在有什麼關係呢?」,我後來又寫了篇題為<天下無賊>的文章來回應。 這次也差不多,我藉由解釋心理師的工作生態,
命定論: 人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哲學上有個老問題 — 這世上的一切是否都已註定? 我更喜歡印度神話的說法: 其實這個世界不過是梵天大神的一個夢境,而我們只不過是活在其中罷了。兩者共通之處在於,自由意志其實充其量只是人的一種掌握感,我們會做出什麼選擇,其實老早就註定好了。 科學家們竭盡一生所探
「我想要之後到一個沒有人欺負我的小學」  聽到小犬睡前忽然這麼說,我們才知道中班的他時常被一個大班的孩子欺負,有時候是直接打臉,有時候是故意把玩具拿得高高的,讓他拿不到,其實這不是第一次了,只是他很久沒提了,我們以為情況有所改善,不僅看來並非如此,而且小犬這麼長一段時間,什麼都沒有說。
我們正處於人設崩塌的時代。在訊息流通量逐漸失速的現在,要呈現一個平面完美的形象是越來越難了。我很難描述對於那些被打倒的偶像的感覺,混雜了同情的同時,也有種親切感,原來偶像也是泥巴做的,大家都是在泥坑裡打滾的普通人嘛。 啊,或許我也有點害怕,哪天也會爆出方格正心理師的表裡不一,畢竟這不是沒發生過
當爸爸讓我對人的行為有了新的認識。以前若有人說,他很害怕孤獨,甚至無法獨自入睡,我肯定會去想這個人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或許失去意識本身與死亡太過相像,在希臘神話裡,睡神許普諾斯(Ὕπνος)與死神塔納托斯(θάνατος)是居住在地底的攣生兄弟,而他們的母親黑夜女神倪克斯(Νύξ)則住在一座陽光永遠
前陣子有國中生畫了幅「帝王行人過馬路」的諷刺畫得獎,Youtuber Cheap憤怒地撻伐,後來有人把事情扭曲成網紅攻擊國中生,最後流於反智地爭論誰對誰錯。 身為長年關注行人路權的一份子,我懂Cheap的氣憤。有次我帶了一雙兒女過斑馬線,途中一輛汽車迎面而來,我原以為他要停(照法規他應該要停的
前陣子受邀到東吳心理系演講,分享心理師工作的各種可能性。我平時很少拋頭露面,但跟東吳心理系特別有緣,幾年前我也跟學生們分享過,心理師要堅持理想的困難與寶貴之處,當時學生問到「這些跟他們現在有什麼關係呢?」,我後來又寫了篇題為<天下無賊>的文章來回應。 這次也差不多,我藉由解釋心理師的工作生態,
命定論: 人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哲學上有個老問題 — 這世上的一切是否都已註定? 我更喜歡印度神話的說法: 其實這個世界不過是梵天大神的一個夢境,而我們只不過是活在其中罷了。兩者共通之處在於,自由意志其實充其量只是人的一種掌握感,我們會做出什麼選擇,其實老早就註定好了。 科學家們竭盡一生所探
「我想要之後到一個沒有人欺負我的小學」  聽到小犬睡前忽然這麼說,我們才知道中班的他時常被一個大班的孩子欺負,有時候是直接打臉,有時候是故意把玩具拿得高高的,讓他拿不到,其實這不是第一次了,只是他很久沒提了,我們以為情況有所改善,不僅看來並非如此,而且小犬這麼長一段時間,什麼都沒有說。
我們正處於人設崩塌的時代。在訊息流通量逐漸失速的現在,要呈現一個平面完美的形象是越來越難了。我很難描述對於那些被打倒的偶像的感覺,混雜了同情的同時,也有種親切感,原來偶像也是泥巴做的,大家都是在泥坑裡打滾的普通人嘛。 啊,或許我也有點害怕,哪天也會爆出方格正心理師的表裡不一,畢竟這不是沒發生過
當爸爸讓我對人的行為有了新的認識。以前若有人說,他很害怕孤獨,甚至無法獨自入睡,我肯定會去想這個人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或許失去意識本身與死亡太過相像,在希臘神話裡,睡神許普諾斯(Ὕπνος)與死神塔納托斯(θάνατος)是居住在地底的攣生兄弟,而他們的母親黑夜女神倪克斯(Νύξ)則住在一座陽光永遠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我追了進擊的巨人十年了,這作品一直讓我想到存在主義的哲學。惡魔之子這首歌,就像是為了追求自由意志而不跟隨上帝,最後讓自己陷入更困頓的局面。  
對你而言,什麼叫做「自由」呢?前年已經完結的巨人動畫,近日終於出了電影精華版。跟動畫不同的是,這次電影的片尾加入了TV動畫不曾播過的彩蛋。那個彩蛋…真的令人感到欣慰,同時也再次佩服諫山創真的很會安排劇情!藉著這次機會,想分享自己看完巨人的心得,也讓這部神作在我心中作個完美的收尾。
如果你喜歡看動畫、漫畫,或許會覺得這些作品相當賺錢,但實際情況並不如想像中美好。雖然日本動漫產業據說有超過 2 兆日圓的市場規模,並持續推出各式各樣的作品,然而身處第一線的動畫師卻常面臨低薪、工時長等艱辛環境。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調查巨人完結篇 《進擊的巨人》連載了11年7個月的歲月,終於在2021年4月份完結。人類慢慢揭開了巨人之謎。但在真相揭露後,發現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現實與更困難的選擇。
我追了進擊的巨人十年了,這作品一直讓我想到存在主義的哲學。惡魔之子這首歌,就像是為了追求自由意志而不跟隨上帝,最後讓自己陷入更困頓的局面。  
對你而言,什麼叫做「自由」呢?前年已經完結的巨人動畫,近日終於出了電影精華版。跟動畫不同的是,這次電影的片尾加入了TV動畫不曾播過的彩蛋。那個彩蛋…真的令人感到欣慰,同時也再次佩服諫山創真的很會安排劇情!藉著這次機會,想分享自己看完巨人的心得,也讓這部神作在我心中作個完美的收尾。
如果你喜歡看動畫、漫畫,或許會覺得這些作品相當賺錢,但實際情況並不如想像中美好。雖然日本動漫產業據說有超過 2 兆日圓的市場規模,並持續推出各式各樣的作品,然而身處第一線的動畫師卻常面臨低薪、工時長等艱辛環境。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調查巨人完結篇 《進擊的巨人》連載了11年7個月的歲月,終於在2021年4月份完結。人類慢慢揭開了巨人之謎。但在真相揭露後,發現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現實與更困難的選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Thumbnail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這次要來和大家談談心理諮商倫理、邊界以及雙重關係   下列幾個問題,歡迎大家可以一起先來思考看看:   你會和朋友/家人分享心事嗎? 你所分享的內容是否會有"界限"呢? 你會和所有的朋友及家人分享一樣的事情嗎?   你是否有尋求過諮商或是心理師的協助呢? 如果有的話,當遇到難以啟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過年期間落實「好好休息的精神」停更,開工後想跟大家聊聊:心理師,諮商結束後我們可以當朋友嗎? 心理師,當個朋友吧! 工作夠久,一定會在某些時刻遇到來諮商的
Thumbnail
p.94 ●對情感關係的完整體驗   心理治療含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應該這樣說:心理治療乃是案主的一種學習—學習接納另一個人的積極感覺,完整且自由地接納,而不帶恐懼。這種現象並不盡然會清楚地發生於每一個個案上。   p.95 案主讓治療者帶著溫暖的興趣一起進入她的生活之中,這一點
Thumbnail
溫尼考特提出的過渡現象對心理師在工作中遭到攻擊後的情緒安穩具有重要影響。這篇文章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和溫尼考特理論,探討了過渡客體對個案的心理作用和心理師的支持作用,呈現了一個充滿情感的專業關係。同時,也從孤獨的角度探討了心理師與個案之間的互動對於雙方的影響,帶給讀者思考和反思的空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Thumbnail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這次要來和大家談談心理諮商倫理、邊界以及雙重關係   下列幾個問題,歡迎大家可以一起先來思考看看:   你會和朋友/家人分享心事嗎? 你所分享的內容是否會有"界限"呢? 你會和所有的朋友及家人分享一樣的事情嗎?   你是否有尋求過諮商或是心理師的協助呢? 如果有的話,當遇到難以啟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過年期間落實「好好休息的精神」停更,開工後想跟大家聊聊:心理師,諮商結束後我們可以當朋友嗎? 心理師,當個朋友吧! 工作夠久,一定會在某些時刻遇到來諮商的
Thumbnail
p.94 ●對情感關係的完整體驗   心理治療含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應該這樣說:心理治療乃是案主的一種學習—學習接納另一個人的積極感覺,完整且自由地接納,而不帶恐懼。這種現象並不盡然會清楚地發生於每一個個案上。   p.95 案主讓治療者帶著溫暖的興趣一起進入她的生活之中,這一點
Thumbnail
溫尼考特提出的過渡現象對心理師在工作中遭到攻擊後的情緒安穩具有重要影響。這篇文章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和溫尼考特理論,探討了過渡客體對個案的心理作用和心理師的支持作用,呈現了一個充滿情感的專業關係。同時,也從孤獨的角度探討了心理師與個案之間的互動對於雙方的影響,帶給讀者思考和反思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