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時間|讓時間回到你的掌控中|疊加任務的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生活中,發現時間總是在不情不願中被消耗。我發現,疊加任務是一種極好的方法,能讓我在做不情願的工作時,完成一些有意義的事,這樣就不會覺得辛苦和累了。這就是把被拿走的時間,「偷」回來的方法!
-

▌被偷走的時間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有許多事情需要做,比如洗衣服、打掃房間、買東西等等。
小時候被媽媽使喚去買醬油、被爸爸叫去買香煙 ( 現在想想真不可思議 );
在學校被老師叫去這、叫去那;出社會後被上司做這個、做那個。
-
總有不想做的事不斷地消耗著我們的時間,讓我們感到時間被拿走了。
-
有沒有辦法把時間「偷」回來呢?
-

▌如何解決:疊加任務

我想到的方法是,在做不情願的工作時,做點自己的事。
「疊加」可以讓你同時完成多項任務,從而最大化利用時間。
-
像我在打掃房間的時候,使用語音輸入,記錄我的想法、文章的草稿,等有空的時候在整理。
這樣做可以讓我在同一時間內完成兩項任務,至少不會覺得在打掃的時候浪費生命。
-
除了這個方法,還有其他的疊加任務的方式。
比如,在做家務的同時,可以聽音樂或想有聲書。
或者在運動的時候,可以聽語言學習課程的課程。
-
只要能夠同時進行兩項任務,就可以讓時間回到你的掌控中。
-
▌你也可以這樣做
除了我的經驗之外,你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疊加任務,最大化利用時間:
-
❏ 在通勤的路上,聽語言學習課程或者播放聲音書。
❏ 在做飯的同時,聽音樂或者播放聲音書。
❏ 在洗澡的時候,聽音樂或者播放語言學習課程的錄音。
❏ 在等待的時間,比如等待朋友或者在醫生的診間等待的時間,可以閱讀電子書或者寫作。
-
總之,聽書、運動或是語音書寫,都是可以很好疊加在其它任務之上的。
-
▌總結
「偷時間」是讓時間回到你的掌控中的一種方法。
生活中總是有那麼些不樂意,加點料,也許就比較好吞了!
-
首先,準備自己喜歡的歌單、或是準備要聽的廣播節目吧!
-
▌參考資料:
-
❏ 這是《生活槓桿》的作者提出的「NeTime」概念,意思是說,生活裡是沒有所謂的多餘的、沒用的時間,一些乍看認為無聊的工作,可以用疊加的方式,增加生產力。
❏ NeTime (leverage)
❏ https://medium.com/@robmoore_34140/netime-leverage-63c0d69d3d6e
-
❏ 選擇喜歡的音樂讓心情愉快的建議:
❏ https://vocus.cc/article/64750bb2fd897800015bc974
-
❏ 邊運動邊寫作,登山與爬樓梯的寫作冒險
❏ https://vocus.cc/article/64712976fd897800015c733e
-
❏ 語音書寫,用講的寫文章
❏ https://vocus.cc/article/6450d256fd89780001910317
-
20230603 初稿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裡記錄的是我的個人經驗,有關學習如何過健康的生活、經歷過那些可恥的失敗,以及藉由文字的力量,撬開我內心真正的想法和渴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總有些時刻,想推倒一切跑開。在轉身的前一秒,我想到了之前寫過的彈性習慣,如果我重新設定每日的寫作目標,讓目標低到不可能放棄,那我是不是就能繼續堅持下去了呢?
我是一個在改善睡眠品質上奮鬥的人。由於經常焦慮於明天的工作和計劃,我經常在晚上難以入睡。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嘗試了多種方法:遠離藍光、調整作息時間、改變飲食習慣等。這篇文章就是關於我如何成功地改變我的睡前習慣,以改善我睡眠品質的故事。
如何渡過寫作的焦慮期?心慌的時候怎麼辦?我發現專注於一次練習一項新技巧以及建立規律的寫作習慣是有效的方法。
你知道嗎? 耳機就像是一艘潛水艇,除了能帶你到安靜的海底,還能帶著你在海面上乘風破浪、穿越暴風雨! 音樂能讓人放鬆和休息,也能提振精神!
我是一個喜歡運動與寫作的人,然而在喧囂的都市裡同時做這兩件事情並不容易。我嘗試過走路時進行語音書寫,但發現這樣做的難度比預期的要大。那有沒有其它選擇呢?有的,那就是爬山或是爬樓梯!來聽聽我的想法吧!
再好吃的美食,吃多總會膩;寫作也一樣,同個主題、專欄一直埋頭寫,偶爾會有疲倦的時候,這時候,我就在想,我能不能像吉田醫生一樣:「把所有想做的事情,統統都一起做呢?」
總有些時刻,想推倒一切跑開。在轉身的前一秒,我想到了之前寫過的彈性習慣,如果我重新設定每日的寫作目標,讓目標低到不可能放棄,那我是不是就能繼續堅持下去了呢?
我是一個在改善睡眠品質上奮鬥的人。由於經常焦慮於明天的工作和計劃,我經常在晚上難以入睡。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嘗試了多種方法:遠離藍光、調整作息時間、改變飲食習慣等。這篇文章就是關於我如何成功地改變我的睡前習慣,以改善我睡眠品質的故事。
如何渡過寫作的焦慮期?心慌的時候怎麼辦?我發現專注於一次練習一項新技巧以及建立規律的寫作習慣是有效的方法。
你知道嗎? 耳機就像是一艘潛水艇,除了能帶你到安靜的海底,還能帶著你在海面上乘風破浪、穿越暴風雨! 音樂能讓人放鬆和休息,也能提振精神!
我是一個喜歡運動與寫作的人,然而在喧囂的都市裡同時做這兩件事情並不容易。我嘗試過走路時進行語音書寫,但發現這樣做的難度比預期的要大。那有沒有其它選擇呢?有的,那就是爬山或是爬樓梯!來聽聽我的想法吧!
再好吃的美食,吃多總會膩;寫作也一樣,同個主題、專欄一直埋頭寫,偶爾會有疲倦的時候,這時候,我就在想,我能不能像吉田醫生一樣:「把所有想做的事情,統統都一起做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這篇文章收錄了六位國中小學生的創作,以「五十二赫茲的鯨魚」為隱喻,探討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境與自我認同議題。文章情感真摯,文字樸實動人,適合國中、小學教師、家長及對青少年心理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此篇文章提供關於學測國寫情意題的解題與寫作技巧教學,從大綱擬定、文采鋪陳、意象運用到範文解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得分要領,並能有效觸動人心。文章以52赫茲鯨魚為例,探討孤獨與堅持的主題,並透過感官元素、動作表情、比喻等修辭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這篇文章收錄了六位國中小學生的創作,以「五十二赫茲的鯨魚」為隱喻,探討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境與自我認同議題。文章情感真摯,文字樸實動人,適合國中、小學教師、家長及對青少年心理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此篇文章提供關於學測國寫情意題的解題與寫作技巧教學,從大綱擬定、文采鋪陳、意象運用到範文解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得分要領,並能有效觸動人心。文章以52赫茲鯨魚為例,探討孤獨與堅持的主題,並透過感官元素、動作表情、比喻等修辭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多工作業常被視為提高效率的方式。然而,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個需要認知能力的任務,只能進行任務切換。研究顯示,多工反而使得每項任務的效率降低,因此,專注於單一任務可能更能提升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讓我們擺脫多工迷思吧!
  我最近思考的是幾乎有些相反的面向,關於那些瑣碎的、不值一提的事情。我想知道那些被記錄下來會覺得「剛才實在浪費時間」的事情,它們的價值為何?我們在「不要這些」的時候,流失掉了什麼?我意識到,這種紀錄表某種意義上揭示著一種深刻影響現代人的「生產力成癮/焦慮」、一種對於「有意義的時間運用」的過份執迷。
你是否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明明有很多事要做,卻總是在瑣事中打轉,最後筋疲力盡卻一事無成?事實上,許多看似不起眼的小習慣正在悄悄地偷走我們的時間。以下是 8 個最常見的「時間小偷」,讓我們揭開它們的真面目,找到更好的時間管理方法。 1. 睡前和起床後的無限滑手機 一天的開始和結束,本該是最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利用生產力工具來提升時間管理技能,說明如何透過數據分析來了解自己的生產力黃金時段。透過 Rescuetime,你可以追蹤並分類你的日常行為,找出心流時刻,提升工作效率。文章建議找出最佳工作時間、減少分心行為,並適時休息來維持生產力,避免過度疲勞導致效率下降。
Thumbnail
我們花錢時都非常謹慎,但我們卻時常在浪費時間。明明生活中有很多事要忙,我們有帳單要付,家裡要整理,孩子要照顧,當然還有工作要在期限內完成。太多事情想要面面俱到,反而讓我們沒有把有意義的時間留給自己,也沒有多少時間來培養與他人的有意義的關係。 事實上,當我們說我們 “時間不夠” 時,我們真正的意思是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你會不會覺得每天都被事情追的跑呢?《生時間》一書告訴我們時間管理其實很簡單, 就是專注在我們覺得有價值的事物上。方法很簡單,只要三個步驟: 「精華」「雷射」「反省」,人人都可以上手,讓你可以「每天生時間做一件有價值的事」。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每天都那麼忙碌,卻覺得什麼事都沒有完成呢? 在全職媽媽的生活中,時間管理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我們總是陷入各種事物的繁忙中,卻常常發現一整天過去了,自己似乎一直在瞎忙。所以,今天我想探討在全職媽媽的生活中最常見的時間小偷,並提供一些實際的解決方法和行動,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管理時間,把時間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多工作業常被視為提高效率的方式。然而,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個需要認知能力的任務,只能進行任務切換。研究顯示,多工反而使得每項任務的效率降低,因此,專注於單一任務可能更能提升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讓我們擺脫多工迷思吧!
  我最近思考的是幾乎有些相反的面向,關於那些瑣碎的、不值一提的事情。我想知道那些被記錄下來會覺得「剛才實在浪費時間」的事情,它們的價值為何?我們在「不要這些」的時候,流失掉了什麼?我意識到,這種紀錄表某種意義上揭示著一種深刻影響現代人的「生產力成癮/焦慮」、一種對於「有意義的時間運用」的過份執迷。
你是否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明明有很多事要做,卻總是在瑣事中打轉,最後筋疲力盡卻一事無成?事實上,許多看似不起眼的小習慣正在悄悄地偷走我們的時間。以下是 8 個最常見的「時間小偷」,讓我們揭開它們的真面目,找到更好的時間管理方法。 1. 睡前和起床後的無限滑手機 一天的開始和結束,本該是最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利用生產力工具來提升時間管理技能,說明如何透過數據分析來了解自己的生產力黃金時段。透過 Rescuetime,你可以追蹤並分類你的日常行為,找出心流時刻,提升工作效率。文章建議找出最佳工作時間、減少分心行為,並適時休息來維持生產力,避免過度疲勞導致效率下降。
Thumbnail
我們花錢時都非常謹慎,但我們卻時常在浪費時間。明明生活中有很多事要忙,我們有帳單要付,家裡要整理,孩子要照顧,當然還有工作要在期限內完成。太多事情想要面面俱到,反而讓我們沒有把有意義的時間留給自己,也沒有多少時間來培養與他人的有意義的關係。 事實上,當我們說我們 “時間不夠” 時,我們真正的意思是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你會不會覺得每天都被事情追的跑呢?《生時間》一書告訴我們時間管理其實很簡單, 就是專注在我們覺得有價值的事物上。方法很簡單,只要三個步驟: 「精華」「雷射」「反省」,人人都可以上手,讓你可以「每天生時間做一件有價值的事」。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每天都那麼忙碌,卻覺得什麼事都沒有完成呢? 在全職媽媽的生活中,時間管理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我們總是陷入各種事物的繁忙中,卻常常發現一整天過去了,自己似乎一直在瞎忙。所以,今天我想探討在全職媽媽的生活中最常見的時間小偷,並提供一些實際的解決方法和行動,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管理時間,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