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定見的實踐式學習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無定見的實踐式學習〉2023-06-07


  在《童年與解放》一書中,黃武雄以「人即目的」作為人本教育的核心。但他談論的「人即目的」並不完全擺放在康德的脈絡之下。他不認為我們應該從「理性的存有者」、「天賦人權」或人與神的關係等角度出發,去談論某種先驗的人或先驗的最高規範,而是應該要回到具體、特殊的每一個個人身上,讓每一個人自身的潛力有機會得到解放。



  在其中一個章節裡,黃武雄辯證地將禪家慧能「還我本來面目」的佛法詮釋和沙特存在主義的口號「存在先於本質」交互考察,他認為人的「本來面目」並不是某種超越性的、天生的、上帝根據自己形象創造出來的本質,而是一種使人能被動態地判定為自由的「無定見」。


  在這樣的本來面目中,自由的人不願意讓自己僅僅作為世俗的、宗教的、或政治的現存價值之工具,「人即目的」在此便作為一種人與人、人與環境實踐互動時的底線與基礎,作為能與「人的解放」這一教育核心互相解釋的思想路標。


  從較學術的哲學觀點來說,黃武雄的論述十分跳躍。無論是對存在主義、佛學或是康德的「人即目的」都只做了相對片面的描繪。但作為一種從啟發到構造去表達自身理念的過程,這樣的交互思考一方面讓相關討論可以有更多的延展空間,另一方面也落實了一種非制式教育下的考察世界方式。


杜威的教育哲學

  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的思想對教育哲學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有別於傳統對於學習與傳承的強調、對知識與真理的神聖化與推崇,關於教育的目的,杜威的說法是:「教育本身沒有什麼目的」。對杜威來說,教育就是生長與生活,生物生長之後就是更多的生長、教育之後的也就是更多的教育。


  人之所以會需要教育與知識,是因為要處理生活中與社會上遭遇到的問題。我們可以透過對活動直接經歷到一些經驗,也可以透過對概念的反省來獲知。但不可忽略的是學習者首先處於環境之中,從杜威的觀點來說,只有在與環境的互動之中,我們才會產生對學習的需求,也只有在這些互動裡面,我們才能得到真正對學習者有意義的知識。



  在我們熟悉的教育體制下,學校根據一份統一的學習進度來規劃課程。為了要同時讓班上幾十個人、乃至於同一年紀的全國學生可以同等地得到基礎的教育,這樣的安排有其在行政領域的合理性。但相應的,這樣的教育體制很難落實杜威式的,從學習者出發的教育方式。


  學校根據進度讓我們學習幾何學、我們需要在考試這一目標下學習那些關於抽象圖形的知識。這些知識並非困難到不可能學會,但對於(除了熱愛數學,將其作為興趣的發燒友之外)每一個學習者而言,它都有一個需要跨越的--基於「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學這個」而形成的--勉強學習的檻。


  然而,如果一名孩童或學習者擁有特定的目標,譬如他在公園看見天上飄舞的風箏,自己也想做一個。那麼,關於手工藝的知識、幾何測量的知識、空氣中動力的知識就都成了對他而言具有直接意義的知識。


  在教育者的從旁輔助下,學習者能夠像查字典一樣,從各個領域的知識裡面獲取那些對其當前實用目的有益的知識塊,用這些知識塊來打造出他這次想要成就的事情。在這些過程中,學習者彷彿擁有了一組組新的處理事情的能力或工具,就像我們這次多學會了幾個單字,下一次就可以少查幾個單字讀懂這些句子、下一次製作別的工藝品時就有很多東西不用重複去學習。於是這次的學習朝向下一次學習生長,在我們生命的連續性之中,形成了「學習」這條「技能樹」自己的連續性。



無定見的主動學習

  在這種面對實事、思考問題、帶著思考進行學習的習慣之下。當我們基於任何興趣或理由去閱讀或學習一項事物時,另一些自己本身關心的問題會自己搶戲地跳進思維中,讓你把它們聯想在一起。我相信黃武雄不是為了解釋「人即目的」才去接觸存在主義與禪家思想,但當它閱讀到那些段落,或回憶起自己讀過的那些段落時,對他而言極為重要的關懷--「人即目的究竟意味著什麼?」賦予了它的閱讀一個有別於其他讀者的角度。


  這種「帶著自身關懷所做的閱讀」往往能為我們帶來一些原作者都不見得想到過的啟發。相比於「讀對」或「讀懂」,這樣的閱讀成效有著一種截然不同的價值。雖然在所有的閱讀與學習中,都同時有吸收與轉化的面向,但這類型的學習富含了更高的創造性,給出了一些基於你獨特的生命視角才能落實在世界上的新的關聯、新的對世界的增補與詮釋。



  雖然書中有大量從學術的角度看來不夠嚴謹的論述,但這些熱情的、旗幟鮮明的、跳躍性的思考軌跡,恰恰落實了他想在書中宣揚的那種思想解放、無定見與自由。或許正是這樣的思想與行動之一致,才讓一名幾何學專業的教授,能夠在學校教育幾乎是唯一選項的四十年前,寫下一篇篇帶有個人哲學性格又有明確主題的、領先時代對傳統教育發起挑戰的文句。





延伸閱讀:

〈「不成熟」做為一種能力:杜威談成長與習慣養成〉

〈實用主義與人文主義:人的創造的價值〉

〈對「去中國化」的擔憂:一段來自天朝時代的激昂演說〉

〈「去說出你自己錯在哪裡」:一種抽象的「非教育」〉

〈「定言令式」與關於道德的第一行為準則〉

〈「運動識字率」:關於體適能測驗與全民體育教育〉

avatar-img
86會員
752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透過這樣的打扮與言談,他不只是親身落實了「動漫愛好者也可以是好人/英雄」,更是由於他選擇的台詞能夠很好的與行動相連結,給出了一個「動漫也能帶來教育」、「也能帶給人做好事的力量」的表達。達成了一種充滿正面意涵的推廣。
  就像我們過去在談論厭女/辱女詞彙時談論過的,那些詞彙本身帶有的意涵乃至於惡意,不會因為脈絡不同而輕易地被消化掉。以最常見的所謂「只是發語詞」的三字或一字髒話來說,就算我們願意相信多數人在使用那些詞彙的時候並不是真的在表達「字面上的意思」,但問題就在於:它就是從字面上能夠讀出那些意思。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我們害怕。作為人類,除了記憶之外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害怕。就像極權政權害怕日子被記得,我們害怕面對錯誤和改變。我們害怕「變得更好」,因為變得更好,不只意味著過去的不足;也意味了過去執行至今的計畫必須打住,我們要重新制定、重新去相信另一種未來--在這個我們需要跳躍過去才能相信的當下,它還不存在。
  近幾年,「杰哥不要」意外在中國爆紅,重新成為「迷因頂流」。但這部教育部拍攝的《如果早知道男生也會被性侵》之所以廣受流行,不是因為人們認識到且開始重視男性可能受害的情況,而是因為這種與大眾認知有落差的現象成了一件人們覺得好笑的事。
  就像把羊養得肥肥胖胖的,其實不是滿足了羊的利益而是主人的利益,「正義」所效勞的那個對象,其實是統治者而非人民。人們會譴責不正義,不是因為不願去做不正義的事,而是害怕被不正義的對待。小偷偷東西會被指認為不正義而受罰,但真正竊取國家、掠奪人民錢財與自由的人,反而能正大光明地成為統治者。
  透過這樣的打扮與言談,他不只是親身落實了「動漫愛好者也可以是好人/英雄」,更是由於他選擇的台詞能夠很好的與行動相連結,給出了一個「動漫也能帶來教育」、「也能帶給人做好事的力量」的表達。達成了一種充滿正面意涵的推廣。
  就像我們過去在談論厭女/辱女詞彙時談論過的,那些詞彙本身帶有的意涵乃至於惡意,不會因為脈絡不同而輕易地被消化掉。以最常見的所謂「只是發語詞」的三字或一字髒話來說,就算我們願意相信多數人在使用那些詞彙的時候並不是真的在表達「字面上的意思」,但問題就在於:它就是從字面上能夠讀出那些意思。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我們害怕。作為人類,除了記憶之外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害怕。就像極權政權害怕日子被記得,我們害怕面對錯誤和改變。我們害怕「變得更好」,因為變得更好,不只意味著過去的不足;也意味了過去執行至今的計畫必須打住,我們要重新制定、重新去相信另一種未來--在這個我們需要跳躍過去才能相信的當下,它還不存在。
  近幾年,「杰哥不要」意外在中國爆紅,重新成為「迷因頂流」。但這部教育部拍攝的《如果早知道男生也會被性侵》之所以廣受流行,不是因為人們認識到且開始重視男性可能受害的情況,而是因為這種與大眾認知有落差的現象成了一件人們覺得好笑的事。
  就像把羊養得肥肥胖胖的,其實不是滿足了羊的利益而是主人的利益,「正義」所效勞的那個對象,其實是統治者而非人民。人們會譴責不正義,不是因為不願去做不正義的事,而是害怕被不正義的對待。小偷偷東西會被指認為不正義而受罰,但真正竊取國家、掠奪人民錢財與自由的人,反而能正大光明地成為統治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讀書學習成功之道,能量釋放所有。 心跳旨在發現世界,創造更多可能。 原生方式格局限定,進步有待提升。 次生進階運掌如心,唯有以愛為本。 教孩子學習愛有點困難,難在我們是原生世界,就是不知真假善惡。為了獎勵,就會拋棄真善美。 讓孩子知道,創作世界沒有真善美而有原生思考,不是一個最好的人,因此
Thumbnail
很多時候都不能有所行動! 因為主動出擊,也要等待時機、靜候佳音,而被動觸發,是等待成熟、沈潛出生命無限覺醒的精彩可期。 「無為」因主動而落寞,因被動而興奮,所以自然中庸平衡,因志氣而更能生機蓬勃。 無為而治就是這麼地至高無上,宛如每一秒都是神來一筆,卻又悄悄然,宛如一切與自已無關。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Thumbnail
1.兒少文學作品一定要有教育性嗎? 2.我們常在講的教育性真的是教育嗎? 3.還是那其實只是規訓的偽裝? 4.這是個長年困擾大家的問題,甚至是困境。 5.而想像力和美,在教育中又扮演何種作用? 6.這次想從伯寧罕的《和甘伯伯一起去遊河》來探索跳脫此困境和了解美、想像力在教育中的基進力量。
Thumbnail
練習沒有目的,這個說法是有一次我去上太極導引的老師說的,這句話在我的理解是:「沒有目的,就是指當下,沒有過去、未來,只有現在的狀態。」
Thumbnail
接續學習的本質(上),我想分享亮語社會課的實踐與我如何運用所學在自己的教學上。在實人,到縣史館參訪不是被動瀏覽,而是帶有強烈且共同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目的。
Thumbnail
培養孩子哲思,並不是要孩子背誦哲學家講的話,或是拿它來考試。而是首先能讓孩子養好對哲學的「胃口」,培養他閱讀相關書籍的意願,進而讓孩子在閱讀中隨著書本的內容展開對於萬事萬物的哲學思考,逐步啓發他的人生智慧,使他成為自己人生問題的解答大師。
Thumbnail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Thumbnail
相信孩子,從小讓孩子探尋自己的喜好,把握早期尋找興趣的重要時機,點燃孩子對未來的熱情,成為自己擅長領域中的職人,是我們成人的責任。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讀書學習成功之道,能量釋放所有。 心跳旨在發現世界,創造更多可能。 原生方式格局限定,進步有待提升。 次生進階運掌如心,唯有以愛為本。 教孩子學習愛有點困難,難在我們是原生世界,就是不知真假善惡。為了獎勵,就會拋棄真善美。 讓孩子知道,創作世界沒有真善美而有原生思考,不是一個最好的人,因此
Thumbnail
很多時候都不能有所行動! 因為主動出擊,也要等待時機、靜候佳音,而被動觸發,是等待成熟、沈潛出生命無限覺醒的精彩可期。 「無為」因主動而落寞,因被動而興奮,所以自然中庸平衡,因志氣而更能生機蓬勃。 無為而治就是這麼地至高無上,宛如每一秒都是神來一筆,卻又悄悄然,宛如一切與自已無關。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Thumbnail
1.兒少文學作品一定要有教育性嗎? 2.我們常在講的教育性真的是教育嗎? 3.還是那其實只是規訓的偽裝? 4.這是個長年困擾大家的問題,甚至是困境。 5.而想像力和美,在教育中又扮演何種作用? 6.這次想從伯寧罕的《和甘伯伯一起去遊河》來探索跳脫此困境和了解美、想像力在教育中的基進力量。
Thumbnail
練習沒有目的,這個說法是有一次我去上太極導引的老師說的,這句話在我的理解是:「沒有目的,就是指當下,沒有過去、未來,只有現在的狀態。」
Thumbnail
接續學習的本質(上),我想分享亮語社會課的實踐與我如何運用所學在自己的教學上。在實人,到縣史館參訪不是被動瀏覽,而是帶有強烈且共同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目的。
Thumbnail
培養孩子哲思,並不是要孩子背誦哲學家講的話,或是拿它來考試。而是首先能讓孩子養好對哲學的「胃口」,培養他閱讀相關書籍的意願,進而讓孩子在閱讀中隨著書本的內容展開對於萬事萬物的哲學思考,逐步啓發他的人生智慧,使他成為自己人生問題的解答大師。
Thumbnail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Thumbnail
相信孩子,從小讓孩子探尋自己的喜好,把握早期尋找興趣的重要時機,點燃孩子對未來的熱情,成為自己擅長領域中的職人,是我們成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