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伴侶相處的過程中,我發現「友善提問」於關係是很有效的溝通媒介。自己還曾在文章《接受彼此不會通靈,「說出來」是我們的溫柔》中提到:「不說對方不會知道」。認為有問題就要好好說出來,不要彼此猜想,更不要擅自以自己的感受預設立場。
不過嘛,都說知易行難。
一旦事情換個角度發生,尤其是面對不同人,便容易因不夠理解而憑藉印象猜想,增加心智負擔同時也提升問出口的難度。今天想聊聊我自己理智上知道要問出口,實際卻難以行動的艱難時刻。在這樣的時刻中,我覺察到內在需求,也找到「問出口」的動力。
💡 給第一次路過的朋朋:
這裡為強留一些小事的閒人,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
充滿疑惑的當下,內心出現了很多可能性。有的顯而易見、有的隱晦難辨、有的帶著善意、有的則讓人陰鬱,我感覺自己很想「問」清楚,卻有一股阻力將我拖著⋯⋯
當意識到「明明充滿疑惑,卻問不出口」的狀態時,我才發現自我認同為「有話直說」的傾向似乎有所條件(後來才知道那是什麼)。這個發現很有趣,「我有我自己不知道的事」讓我直覺認為:我必須先搞懂我自己、停止被表象帶偏感知,就像去蕪存菁那樣,只留下相對單純的核心,才能精準且友善地表達自己的困惑。
爲此,我試著把焦點從外境的「為什麼他」,轉向內在的「我怎麼了」。將注意力收回內在,並停止為混亂的心智注入能量。自我梳理時我用了 3 個自我提問:
我發現自己最在意「棄信的感覺」,恐懼著「是自己的認知有問題」,因而想得到「正面且清晰的回覆」,影響的是「無法繼續信任對方」。但這不是我想要的關係。
我意識到自己想擺脫心理上的不暢快,因此才很想「問出口」。衝動提問的動力找到了,那麼阻力呢?在內心拉拉扯扯的縫隙間,我捕捉到 3 個原因:
3 個原因也回應了前段提到的「有話直說」條件。簡而言之,在內心能夠穩定回應外境之前,我有沈默的傾向。直到產生餘裕,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回應他人為止。
外境觸發感受與情緒時,實在很難避免直觀的慣性反應。一開始推動我「提問」的動力是想擺脫心理的不暢快感(笑),直到理解自己的需求、梳理問不出口的阻力後,才終於重新「擺正(或說穩定)」自己的內在,有餘裕思考自己想要回應世界的方式。
為了像擺脫蟲子般的粗暴提問,不是我想回應世界的品質,也好在沒有產生實際動能。真正促使我回應(勇敢提問)的動力與心態是:
每個人的心理動力不同,帶著善意提問讓我充滿勇氣,或許不適用於所有生命經驗,但覺察自己的心態與回應世界的方式仍然重要。只期望為需要的人提供一點靈感。
從最初感到困惑、猜想可能性、超級想問出口又被心魔拖住,一直到實踐提問,期間我萌生了想要清晰表達的念頭。這樣的傾向與需求引導我梳理內在,清晰表達意味著要直面自己:「在意什麼?想要什麼?影響了什麼?」必須對自己非常坦承。
我再一次體驗了感受是很個人的事,內在發生的起伏最終只與自己有關。亦即,我們如何回應外境皆由自己決定,可以帶著善意或好奇心,也可以全然相反,這是我們本就擁有的內在能量。
這次觀察到自己有不同面向的在意、需求,還有與外境互動的理想模式,收穫滿滿。感謝最終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回應世界,並且也得到了善意的回覆。感謝宇宙(歡呼)。
⛳️ 2025 年,我期許自己:
以更舒適且有智慧的方式心口合一。持續以友善的目光和好奇心,探索自己與他人。
那你呢? 2025 年有想要保持或期許自己的事嗎?歡迎留言與我分享唷!
祝福路過的您:)
一個喜歡對話與提問的閒人
強留住生命裡的呢喃
👉🏻 如果喜歡文章請幫我按【愛心】❤️
👉🏻 持續來點靈感歡迎按下【追蹤】✅
👉🏻 鼓勵閒人寫相關主題【成為伯樂】👼🏻
每個慷慨的行動,都是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 閱讀更多相關內容
👉🏻
〈
覺察手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