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徵選有『感恩之心』的人?——企業成功的關鍵選才之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第一章:從一張卡通圖片看職場現實

raw-image


#開場對話:一場關於「感恩」的面試


在某家知名企業的辦公室裡,HR 經理張經理正在面試一位候選人李先生。

張經理

「李先生,歡迎來到我們公司面試。我們對於這個職位的要求,除了專業能力之外,還特別看重一個特質,那就是——感恩。你怎麼看待這個特質呢?」

李先生

「感恩……這應該是指員工對公司感到滿意,然後願意付出更多吧?」

張經理

「不完全是。感恩不只是關乎公司與員工之間的關係,它也影響團隊合作、個人成長,甚至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多遠。我想請教您一下:如果今天你的主管提拔了你,但他沒有特別表揚你的努力,你會怎麼想?」

李先生(猶豫了一下):

「嗯……我覺得,我應該值得這個升遷吧?畢竟我確實做出了很多貢獻。」

張經理(笑了笑):

「那你會想感謝這位主管嗎?」

李先生

「當然,我會說聲謝謝,但我更希望他能公開肯定我的努力。」

張經理

「這裡有個微妙的區別。有感恩心態的人,會先想到『這個機會不是理所當然的,我應該感謝這位主管給了我這個機會』,而不是第一時間想到『我值得這一切』。我們今天的面試,就是在找那些願意珍惜機會,懂得感恩的人。」



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嗎?

#你是否曾經遇過這樣的同事:

  • 當團隊加班趕案時,他認為這是「應該的」,從不感謝任何人的努力。
  • 他總覺得自己被低估,認為公司應該給他更多,而不是看到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
  • 當他獲得升遷時,他不會感謝曾經幫助過他的前輩,而是覺得這是他「應得的」。
  • 當團隊成功時,他搶著邀功,但當出錯時,他卻總是第一個推卸責任。


如果像上面這樣的人存在於你的企業,那麼你的組織就面臨著一個嚴重的隱患。有一群 entitlement(權利意識)過高的員工。

權利意識(Entitlement)是什麼?

權利意識 指的是一種心理狀態,當個人認為自己「應該」獲得某些特權、資源或待遇,而不必付出相應的努力或回報時,就產生了這種意識。這類人通常覺得自己比他人更應該得到升遷、加薪、讚美或特別待遇,而不會意識到這些機會其實來自於團隊、環境或他人的支持。

職場中的權利意識表現

  1. 認為升遷、加薪是理所當然的:「我已經在這裡工作三年了,公司應該給我加薪。」
  2. 覺得別人的幫助是應該的:「主管指導我本來就是他的工作,沒什麼好感謝的。」
  3. 當結果不如預期時,責怪公司或他人:「為什麼不是我被提拔?公司根本不懂得賞識人才!」
  4. 忽略團隊合作,只關心個人利益:「反正這專案成功是因為我努力,其他人沒什麼貢獻。」



為什麼企業應該避免聘用有強烈權利意識的人?

  1. 容易造成內部衝突:這類員工只關心個人得失,不願意分享資源或協助團隊,導致內耗加劇。
  2. 離職率較高:當他們沒有獲得「理想中的待遇」時,很容易產生不滿並跳槽。
  3. 缺乏忠誠度:這些員工通常只關心自己的利益,而不會考慮公司長遠發展。


缺乏感恩心態的員工,不僅會影響團隊士氣,還可能破壞企業的文化,最終導致組織崩解。


為何「感恩」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不懂感恩」的員工如何毀掉公司



案例一:科技公司的內部崩解

2019 年,一家曾經風光一時的科技新創公司,在短短五年內從市場領者變成了被併購的對象。事後分析發現,公司內部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感恩文化,導致關鍵人才流失。

這家公司的早期團隊,曾經是彼此信任、願意互相扶持的夥伴。然而,隨著公司成長,創辦人開始忽略員工的貢獻,甚至將所有的成功都歸功於自己。

  • 初期加入的核心成員,發現自己的努力沒有被重視,開始陸續離開。
  • 員工之間開始變得競爭激烈,彼此不再合作,而是各自爭奪功勞。
  • 公司內部逐漸形成「只為自己好」的文化,導致創新速度減緩,市場競爭力下降。

最終,當競爭對手推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時,這家公司已經無力回天,只能被迫出售。

這個案例再次提醒我們:「企業如果忽視感恩文化,即使擁有再多優秀人才,也難以長久生存。



#「有感恩之心」的員工如何讓企業長久成功

案例二:Netflix 的「感恩文化」

Netflix 是全球最成功的影視串流平台之一,而他們的成功並不只是來自於技術,而是來自於企業文化的塑造

Netflix 的管理層認為:「一個人如果缺乏感恩心態,那麼他無法與團隊真正合作,也無法讓組織持續成長。」因此,他們在招聘時,會特別強調「感恩文化」,確保選進來的每個員工,都是能夠珍惜機會、願意回報組織的人。

他們內部推行了「Radical Candor(激進誠實)」的文化,讓員工可以公開感謝彼此的貢獻,並且透過這種互動,強化團隊的信任感。

結果證明,這種做法讓 Netflix 的員工留任率遠高於業界平均水平,並且團隊合作的效率也顯著提升。

這告訴我們:「感恩不是一種道德規範,而是一種能夠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策略。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該如何在招聘階段,就篩選出「真正有感恩之心」的人才呢?


第三章:如何在面試中篩選「有感恩之心」的人?

#面試問題設計:如何測試「感恩心態」?

企業在篩選人才時,應該設計一些關鍵問題,以測試候選人是否具備感恩心態。以下是幾個實際有效的問題:

(1)「你過去的成功,有誰幫助過你?」

有感恩心態的候選人

「在我職業生涯的某個階段,我的主管給了我很大的支持,他讓我參與重要專案,並在我犯錯時給我指導。我非常感謝他對我的信任。」

缺乏感恩心態的候選人:「成功主要是靠我自己努力,我不太依賴別人。」


(2)「當你遇到困難時,你如何向別人尋求幫助?」

有感恩心態的候選人:「我會主動向經驗豐富的同事請教,並在事後表達感謝,甚至幫助他們回饋。」

缺乏感恩心態的候選人:「我通常自己解決問題,除非別人主動幫我,我才會接受。」


(3)「如果公司給你機會升遷,你會如何回報?」

有感恩心態的候選人:「我會利用這個機會幫助其他同事成長。」

缺乏感恩心態的候選人:「這是應得的,我會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上。」

這些問題的核心在於: 一個真正有感恩之心的人,會承認自己的成就來自於團隊與環境,而不是單打獨鬥。



第四章:如何利用心理測試篩選「感恩心態」?

#HR 如何透過心理測試篩選出「真正有感恩心態」的人

面試時,候選人往往會刻意包裝自己的回答,因此企業需要更科學的方法來篩選「感恩心態」。心理測試可以幫助 HR 客觀評估候選人的內在價值觀,確保選進來的是願意珍惜機會、願意回報組織的人才。

#心理測試一:逆境反應測試(Adversity Response Test, ART)

測試背景: 這項測試來自於心理學家 Martin Seligman 提出的 「習得性樂觀」(Learned Optimism) 理論。

研究顯示,當一個人習慣性地認為「所有成就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並且對過去的幫助視而不見,他往往缺乏感恩心態,長期下來容易成為團隊的負擔。

測試方法: 在這項測試中,HR 會提供以下幾種情境,讓候選人回答他們的應對方式。

問題 1:「在你的職業生涯中,你是否曾經獲得過某個人的幫助?你當時的反應是什麼?」

有感恩心態的候選人:「是的,我曾經遇到過一位主管,在我剛進公司的時候,他願意花時間指導我。我一直很感謝他,後來我也試著幫助其他新進員工。」

缺乏感恩心態的候選人:「幫助?應該沒有吧?我主要還是靠自己。」


問題 2:「如果你的主管在你失敗時仍然願意給你機會,你會怎麼做?」

有感恩心態的候選人:「我會覺得很幸運,也會更努力去證明自己,並找機會回報這位主管。」

缺乏感恩心態的候選人:「這是主管應該做的吧?畢竟如果我離開了,公司也會損失。」

這些問題能有效區分候選人是習慣「感恩」,還是只關心自己的利益。



心理測試二:企業文化契合度測試(Cultural Fit Assessment)

許多企業會在測試中加入「價值觀對應問題」,來判斷候選人是否適合公司文化。

問題 1:「如果你的同事幫助了你,你通常會怎麼回應?」

感恩型回答:「我會主動向對方表達感謝,甚至在未來某個時機回報他的幫助。」

缺乏感恩型回答:「如果是我的下屬幫我,那是應該的。如果是同級同事,彼此互相幫忙就好,沒必要特別表達。」

這類問題可以幫助企業判斷候選人的長期穩定性。研究顯示,擁有感恩心態的員工,平均離職率比一般員工低 30%,而且更願意貢獻企業。



第五章:如何在企業內部培養「感恩文化」

#HR 與管理階層如何營造「感恩文化」

即使企業篩選出了具備感恩心態的員工,仍然需要有機制來維持這種文化。HR 與管理層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來強化組織內部的感恩氛圍:

(1) 建立「公開感謝」機制

研究發現,當一個組織的成員經常公開表達感謝時,整體的合作效率與員工滿意度會顯著提升。許多企業因此設立了「感恩牆」、「內部感謝系統」等機制。

  • Google:「Peer Bonus Program」讓員工可以推薦同事獲得獎勵,強化彼此間的合作關係。
  • Facebook:「Shout Out 系統」,讓員工在內部平台公開表揚同事的貢獻,增強團隊信任感。

這些機制讓「感恩」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而不是只停留在口號。


(2) 設立「感恩日記」制度

美國 Zappos 公司鼓勵員工每天寫下至少三件值得感恩的事,並在團隊會議中分享。這種做法能幫助員工專注於正向思維,並養成習慣去感謝周圍的人。


(3) 主管應該帶頭示範

感恩文化的建立,最關鍵的不是 HR,而是企業的領導階層。如果主管本身不懂得感恩,那麼員工也很難養成這種習慣。許多企業的 CEO 會:

  • 在會議中公開感謝員工的貢獻,讓大家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看見。
  • 在年終獎勵時,不只是看業績,而是評估員工對組織的正向影響力

如果主管願意以身作則,那麼員工自然也會開始養成這樣的習慣。


第六章:為什麼「感恩」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我們已經透過案例、心理學理論、面試技巧與企業文化建設,探討了「如何篩選與培養有感恩之心的人才」。總結來說:

  1. 不懂感恩的人,容易產生 entitlement(權利意識),最終會拖垮團隊。
  2. 企業應該在招聘時,透過面試問題與心理測試,篩選出真正願意感恩的人。
  3. 內部建立「感恩文化」,透過公開感謝、感恩日記與主管示範,讓員工內化這種價值觀。
  4. 成功企業已經證明,感恩文化能夠提升員工忠誠度、降低離職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能力能讓你進入公司,但感恩心態能決定你能待多久。對於不懂感恩的人,組織給予再多的機會也是浪費。」

如果你的企業還沒有開始重視「感恩文化」,現在正是時候!

【徵選面談職能養成】系列

#以對話引導思考_以論辯形塑觀點

❤️點愛表心|💬留言相伴|✏️追蹤世安|🔗分享此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外電編譯》2025/02/07 一場無聲的職場革命正在進行 近來美國媒體在觀察美國企業的日常運作時,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早上八九點,員工陸續進辦公室,打卡、倒杯咖啡、與同事寒暄幾句,開個晨會,然後……...... 午後時分,辦公室卻逐漸空蕩蕩,許多人的座位上只有一杯已經涼透的咖啡和一台進入休
📢 新創業務薪資攻略:高底薪 vs. 高獎金,怎麼選? 🚀 薪資不只是數字,而是企業戰略! 不同成長階段,業務薪資模式也不同: ✅ 創業期:低底薪+高獎金,吸引「獵人型」業務開拓市場 ✅ 成長期:中底薪+穩定獎金,讓「農夫型」業務深耕客戶 ✅ 成熟期:高底薪+長期獎勵,強化品牌與客戶關係
你是否曾經像我一樣,長期在工作中、專業領域,甚至日常生活中,懷疑自己不配擁有現在的成績?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害怕被他人發現自己「其實沒那麼厲害」? 這種難以言喻的焦慮與不安,曾讓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甚至開始害怕新的機會與挑戰。
🔥 面試成功關鍵,就在最後一問! 🔥 別讓「你有問題要問嗎?」這句話成為你的 扣分陷阱!這篇文章教你避開 5 類笨提問,並提供 高分關鍵問法,讓面試官對你印象深刻、提高錄取機率!📈 立即收藏,讓你的面試更有競爭力! #面試技巧 #職場攻略 #求職必看
本文以「英雄之旅」框架解析人資工作者的職涯成長歷程,將 HR 的挑戰比喻為史詩級冒險。從初入行的迷惘,到遭遇組織變革的召喚,再到面對阻力與突破瓶頸,HR 必須培養戰略思維,找到盟友,克服敵人,最終成為組織變革的推動者。
主管對員工大聲說話是否構成霸凌?本文探討主管言語霸凌的界線,並提出「霸凌333要件」:三個月內,三人同步證詞,三個不同事件,作為判斷依據。作者建議主管避免大聲斥責,改進溝通方式,並於2025/02/14線上課程分享實戰技巧。
《外電編譯》2025/02/07 一場無聲的職場革命正在進行 近來美國媒體在觀察美國企業的日常運作時,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早上八九點,員工陸續進辦公室,打卡、倒杯咖啡、與同事寒暄幾句,開個晨會,然後……...... 午後時分,辦公室卻逐漸空蕩蕩,許多人的座位上只有一杯已經涼透的咖啡和一台進入休
📢 新創業務薪資攻略:高底薪 vs. 高獎金,怎麼選? 🚀 薪資不只是數字,而是企業戰略! 不同成長階段,業務薪資模式也不同: ✅ 創業期:低底薪+高獎金,吸引「獵人型」業務開拓市場 ✅ 成長期:中底薪+穩定獎金,讓「農夫型」業務深耕客戶 ✅ 成熟期:高底薪+長期獎勵,強化品牌與客戶關係
你是否曾經像我一樣,長期在工作中、專業領域,甚至日常生活中,懷疑自己不配擁有現在的成績?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害怕被他人發現自己「其實沒那麼厲害」? 這種難以言喻的焦慮與不安,曾讓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甚至開始害怕新的機會與挑戰。
🔥 面試成功關鍵,就在最後一問! 🔥 別讓「你有問題要問嗎?」這句話成為你的 扣分陷阱!這篇文章教你避開 5 類笨提問,並提供 高分關鍵問法,讓面試官對你印象深刻、提高錄取機率!📈 立即收藏,讓你的面試更有競爭力! #面試技巧 #職場攻略 #求職必看
本文以「英雄之旅」框架解析人資工作者的職涯成長歷程,將 HR 的挑戰比喻為史詩級冒險。從初入行的迷惘,到遭遇組織變革的召喚,再到面對阻力與突破瓶頸,HR 必須培養戰略思維,找到盟友,克服敵人,最終成為組織變革的推動者。
主管對員工大聲說話是否構成霸凌?本文探討主管言語霸凌的界線,並提出「霸凌333要件」:三個月內,三人同步證詞,三個不同事件,作為判斷依據。作者建議主管避免大聲斥責,改進溝通方式,並於2025/02/14線上課程分享實戰技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很多人說看完有點失落,但我覺得還蠻好看的說,比起第一季太血腥不敢再看第二次,這一季就覺得心臟比較受得了。 「人性終究經不起考驗」,這是我看完第二季後在心中一直出現的一句話。 記得看完第一季時,當時的想法是:「在社會底層的多數人想要爬上那少數的金字塔頂端,絕對不能心慈手軟!」 這一季卻更加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為一直以來隱藏著的古代時期做出描繪,觀眾已經能理解詛咒的源頭以及動機。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犬系戀人》每週跟播文章。
*雖然很多人說看完有點失落,但我覺得還蠻好看的說,比起第一季太血腥不敢再看第二次,這一季就覺得心臟比較受得了。 「人性終究經不起考驗」,這是我看完第二季後在心中一直出現的一句話。 記得看完第一季時,當時的想法是:「在社會底層的多數人想要爬上那少數的金字塔頂端,絕對不能心慈手軟!」 這一季卻更加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為一直以來隱藏著的古代時期做出描繪,觀眾已經能理解詛咒的源頭以及動機。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犬系戀人》每週跟播文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瞭解新世代員工的工作價值觀與期待,並提供認同鼓勵和促進關係建立的實踐建議,以營造更具包容性和創新性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在工作方面,要去祝福身邊的文件都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每一件完成的事情,也能對公司有所幫助。而不是只想到對應的薪水,以及他人明明在摸魚也能領到差不多的薪資。想想看,如果把公司高層這些摸魚的員工都砍光,那自己是否能有自信不被砍?所以重點會是在自身的成長,而非去比誰過得有多爽。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營造比對手更好的工作氛圍,企業競爭力跟對手相比,相對也會比較強。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建置戰鬥力更強的團隊,擺脫缺人之苦。    
Thumbnail
運作職場的是人,只要是人都有情緒。職場是考驗人性的最佳場域,只要你人格堅定頭腦清晰,不管遭遇多少困難挫折,你都可以一路無所畏懼,從容走過職場直到退休。
Thumbnail
提早領悟職場智慧能省去彎路,建議身上帶入公司文化感,展現向心力;堅持解決問題而非對立,共同努力共同成長。
Thumbnail
第五章 企業界:心態與領導力   成功的領導人的特質:謙虛,經常詢問問題,能夠正視失敗,保持信心堅信會成功 不會總是試圖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例如不會強調自己的高位階,不會搶別人的功勞,不會貶低別人   成長心態領導人願意雇用比他懂更多的人   第六章人際關係:愛的心態   一段關係
Thumbnail
在職場上,除了專業能力之外,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幫助你在工作中更順利,也能讓你更快適地享受職場生活。提升職場好感度,可以幫助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好感度高的人,通常更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在工作中也能獲得更多的機會。那麼,如何提升職場好感度呢?
Thumbnail
探討職場上不可忽視的情緒勞務,以及將公司內部人員當作客戶看待的職場心態。 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提升工作效率和滿意度,並建立穩固的人際網絡。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瞭解新世代員工的工作價值觀與期待,並提供認同鼓勵和促進關係建立的實踐建議,以營造更具包容性和創新性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在工作方面,要去祝福身邊的文件都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每一件完成的事情,也能對公司有所幫助。而不是只想到對應的薪水,以及他人明明在摸魚也能領到差不多的薪資。想想看,如果把公司高層這些摸魚的員工都砍光,那自己是否能有自信不被砍?所以重點會是在自身的成長,而非去比誰過得有多爽。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營造比對手更好的工作氛圍,企業競爭力跟對手相比,相對也會比較強。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建置戰鬥力更強的團隊,擺脫缺人之苦。    
Thumbnail
運作職場的是人,只要是人都有情緒。職場是考驗人性的最佳場域,只要你人格堅定頭腦清晰,不管遭遇多少困難挫折,你都可以一路無所畏懼,從容走過職場直到退休。
Thumbnail
提早領悟職場智慧能省去彎路,建議身上帶入公司文化感,展現向心力;堅持解決問題而非對立,共同努力共同成長。
Thumbnail
第五章 企業界:心態與領導力   成功的領導人的特質:謙虛,經常詢問問題,能夠正視失敗,保持信心堅信會成功 不會總是試圖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例如不會強調自己的高位階,不會搶別人的功勞,不會貶低別人   成長心態領導人願意雇用比他懂更多的人   第六章人際關係:愛的心態   一段關係
Thumbnail
在職場上,除了專業能力之外,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幫助你在工作中更順利,也能讓你更快適地享受職場生活。提升職場好感度,可以幫助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好感度高的人,通常更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在工作中也能獲得更多的機會。那麼,如何提升職場好感度呢?
Thumbnail
探討職場上不可忽視的情緒勞務,以及將公司內部人員當作客戶看待的職場心態。 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提升工作效率和滿意度,並建立穩固的人際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