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必能戰勝瘋狂 --- 丹約翰的撞牆期訓練心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世界上的書何其多,哪怕是在同一個領域要讀到同一個作者的機會也不大,更何況還是翻譯書;但這是第二次讀這位作者的書,老實說讀起來的感覺非常有趣跟特別(很好奇是原文寫法還是翻譯者的風格)總之如果要說這位作者的風格是甚麼?我想就是四個字「大道至簡」只是看起來很簡單的道理,要花上十幾篇內容、甚至是一本書來介紹分享,只能說嘴巴上的容易跟實際操作的容易完全是兩碼事。 「起點到終點」如果說這本書有沒有閱讀的價值?光是讀到第一章就非常值得了,作者提到很多人、特別是訓練有素的求助者都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那麼為什麼會停滯不前呢?因為他/她不知道自己的起點在哪?如果說兩點之間最近的距離是直線,那至少要知道起點跟終點啊,作為一個團課教練光是這章就讓人獲益良多,許多學員的運動方式是參加團課;然而目標是「健康還是體適能」有著非常大的差別,如果是前者的話不一定是要運動的,因為抽血數據健康跟運動表現良好的健康、還是心理素質強韌的健康完全不同;可是如果是追求體適能的健康,那麼到運動場域就該好好想想跟練習了。 「你/妳的目標位在哪個象限?」運動的大部分模樣其實就是科學的樣子,意味著就跟前一項內容一樣,如果不知道自己現在的位置,那麼就很難下手;但慶幸的是按照作者的分類,絕大部分的成年人其實都是第三象限、也就是低水平素質,在這個象限的人其實不用想太多,任何訓練基本上都是對自己有用的;至於第一象限指的是學生時代的體育課、第二象限是從事衝撞性運動跟特定職業、第四象限則是最高等級的運動員們,所以如果是一般民眾的話,這本書絕對是適合閱讀的、屬於第三象限的話追求的就是「更好」因為如果可以是最好的話就會被歸類第四象限了,而這個可能性幾乎是沒有。 「你/妳的年齡有多大?」這是作者提出的建議問題裡我最喜歡的一個,一個人的年齡很重要嗎?這是當然的,就算都是在第三象限還是有意義的,因為如果不能面對自己的年齡(起點)那麼就很容易找錯目標,在心態上的調整也會被影響,以跑步來說在20歲的時候就可以突破3小時、甚至是跑進2小時30分,那麼到了五十歲甚至六十歲時,還有辦法透過許多各式各樣的訓練跟飲食調整去達到嗎?不是說要服老或是贏過同齡的其他人就夠;但運動不是只有勝負而已,可以做到自己意料之外的往往更叫人感到開心跟興奮。 每本運動相關書籍如果沒有課表彷佛會對不起讀者,所以在這本書裡除了有很多作者多年來實踐後整理的觀念,還有非常多的課表;但事實上這些課表如果不是非常有心的人、時時刻刻充滿雄心壯志,參考意義跟價值也不大。閱讀這本書時剛好有機會去代課,遇到了學員提到自己的課程強度比起其他老師是略低了點,上完之後沒有太大的感受,在團體課程裡難免會有這種回饋;但誰又能保證其他學員也是相同想法但沒有說出口呢?這時候能做的就是上強度了,而且跟學員們一起操作,只見在課程的後半段開始出現有人跟不上了、做兩三趟要休息一趟、或是姿勢開始變形了等等,說真的也不曉得這樣的運動強度跟效果可以有多少?但回到同為第三象限「感受度高」才是最重要的。 「改善弱項,挑戰強項」看到這幾個字的時候或許可以問問自己,是否具備這樣的心態呢?如果有的話那太棒了,因為可以這樣想就代表還有著無限的可能;但畢竟對於一般人來說,弱項可謂是不喜歡或是不擅長,要去改善的話勢必要讓自己感覺不舒服,這不是人人都願意承受的;另外挑戰強項的話其實指的是回歸基礎、矯正動作等等,不過一般人也通常是覺得沒有必要,腦裡想的只有怎樣可以更有力、更快速、更厲害等等;但其實要做出一個動作並且不斷的超越自己那是需要持續學習跟調整,然後做出動作的瞬間是全身最協調的時候,這個是不會消失的挑戰。 「過去糾纏在身上的惡魔,會影響自己的樣貌」持續累人的訓練不一定會讓人有所成長;但是做出錯誤的選擇就會讓自己變成不想要的模樣,所以動起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接下來要怎麼作,如果對自己有期望的話,那麼記得一定要找教練,並且教練不在身邊時也能做到自己該做的,想要的結果跟成功就會到來。

avatar-img
19.6K會員
265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章提供了關於一本育兒書籍的深度評論,並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文章探討了美國幼稚園的教育模式,比較了「以教為主」和「以玩為主」的差異,並強調了培養孩子參與活動、責任感和尊重他人等重要能力。此外,文章也反思了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拿捏,以及如何避免過度干涉或放任,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本文探討一位1947年出生,近50歲才離開一般上班族,卻能憑藉自身經驗和技能持續活躍於自媒體時代,甚至開班授課和企業培訓的成功案例。文章分析其成功原因,歸納其撰寫優質文章的方法,並強調在職訓練(OJT)和5W1H分析法的重要性。
本書作者以自身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經驗,挑戰傳統「早餐一定要吃」的觀念,並探討不吃早餐對血糖控制的影響。研究發現,不吃早餐可以減少一天的總熱量攝取,避免引發代謝症候群,降低失智症風險。但作者也強調,這並非適用於所有人,運動習慣、運動種類及強度等因素都會影響效果。
本文探討了斜槓生活的概念,強調人們需要擁有多元的能力和收入來源,以應對當前複雜的職場環境。作者分析了正式員工與臨時工作之間的差異,以及這些變化對個人生活及收入的影響。文章額外提出成功的定義是個人決定,並鼓勵讀者主動尋找及實驗工作機會,以實現更多的工作選擇和自主權,最終達成理想的生活方式。
這篇文章探討了壺鈴運動的基本概念與訓練方法。相比啞鈴,壺鈴以其簡化的器材需求和動作選擇,成為一種高效的鍛鍊工具。作者強調訓練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並提到正確的訓練觀念能有效提高運動表現,減少受傷風險。文章中還指出,時間和耐心是達到最佳效果的關鍵,適合的訓練計畫和心態,將幫助運動者達到更高的目標。
本文探討芬蘭教育體系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下的優勢與可借鑑之處,強調良好的教育政策需經過專業人士的支持與社會資源的整合。作者分享了在美國與芬蘭的教學經驗,分析了休息時間的重要性及教師專業的重要性,並指出成功的教育必須建立在興趣及快樂的基礎上,呼籲重視教師地位和教學方法的提升。
文章提供了關於一本育兒書籍的深度評論,並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文章探討了美國幼稚園的教育模式,比較了「以教為主」和「以玩為主」的差異,並強調了培養孩子參與活動、責任感和尊重他人等重要能力。此外,文章也反思了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拿捏,以及如何避免過度干涉或放任,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本文探討一位1947年出生,近50歲才離開一般上班族,卻能憑藉自身經驗和技能持續活躍於自媒體時代,甚至開班授課和企業培訓的成功案例。文章分析其成功原因,歸納其撰寫優質文章的方法,並強調在職訓練(OJT)和5W1H分析法的重要性。
本書作者以自身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經驗,挑戰傳統「早餐一定要吃」的觀念,並探討不吃早餐對血糖控制的影響。研究發現,不吃早餐可以減少一天的總熱量攝取,避免引發代謝症候群,降低失智症風險。但作者也強調,這並非適用於所有人,運動習慣、運動種類及強度等因素都會影響效果。
本文探討了斜槓生活的概念,強調人們需要擁有多元的能力和收入來源,以應對當前複雜的職場環境。作者分析了正式員工與臨時工作之間的差異,以及這些變化對個人生活及收入的影響。文章額外提出成功的定義是個人決定,並鼓勵讀者主動尋找及實驗工作機會,以實現更多的工作選擇和自主權,最終達成理想的生活方式。
這篇文章探討了壺鈴運動的基本概念與訓練方法。相比啞鈴,壺鈴以其簡化的器材需求和動作選擇,成為一種高效的鍛鍊工具。作者強調訓練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並提到正確的訓練觀念能有效提高運動表現,減少受傷風險。文章中還指出,時間和耐心是達到最佳效果的關鍵,適合的訓練計畫和心態,將幫助運動者達到更高的目標。
本文探討芬蘭教育體系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下的優勢與可借鑑之處,強調良好的教育政策需經過專業人士的支持與社會資源的整合。作者分享了在美國與芬蘭的教學經驗,分析了休息時間的重要性及教師專業的重要性,並指出成功的教育必須建立在興趣及快樂的基礎上,呼籲重視教師地位和教學方法的提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有技巧的努力回報翻倍》⁣這本書帶領讀者從工作、人際及生活等面向,思考我們所努力的方向,是否有忠於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本文分享了書中的幾章心得,並鼓勵讀者確定目標及方向後再開始努力。
Thumbnail
調整慣性的聚焦方式, 問題,可以挫敗你, 但也可以成為你成長與進化的動力。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書要傳達的核心訊息就是改變心態、提高自律能力,進而改善生活。 「爬樓梯心態」就是發展個人潛力的第一步,也是實現心中夢想的唯一途徑。
Thumbnail
一個人的成就歸功於練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完美練習》和《恆毅力》兩本書的重點和心得,強調了練習、熱情和毅力對於達成成功的重要性。作者以自身閱讀及寵物溝通的例子,鼓勵讀者跨出舒適圈,嘗試不同的方式體驗生活。希望文章能在讀者的生活中帶來快樂的影響。
Thumbnail
彈性習慣是一種適應生活波動的方式,可以讓目標更容易達成。透過設定迷你目標、進階目標、和卓越目標,以及垂直和水平彈性的擴展,可以更有效地培養習慣,並更有效分配資源和時間。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自由選擇和專精心態的重要性。透過種植內在動機、重視專注過程並接納短期失敗等六種元素,可以將自由選擇和專精心態融入生活中。增進內在驅力、學會專注過程、釋放對最佳成果的執念、學會從短期失敗中獲取長期利益、培養耐心以及將心放在當下,讓我們進一步探討如何打造和諧的熱情與成功。
Thumbnail
《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是一本深刻探討成功背後原理的著作,這本書透過深入的研究和淺顯的語言,向讀者傳遞了實現持久高效表現的關鍵。本書提到關於壓力與休息的平衡、刻意練習的深度學習、事前準備的制約性、以及超脫自我的使命感,閱讀本書將深刻改變你對成功的看法。
Thumbnail
《有技巧的努力回報翻倍》⁣這本書帶領讀者從工作、人際及生活等面向,思考我們所努力的方向,是否有忠於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本文分享了書中的幾章心得,並鼓勵讀者確定目標及方向後再開始努力。
Thumbnail
調整慣性的聚焦方式, 問題,可以挫敗你, 但也可以成為你成長與進化的動力。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書要傳達的核心訊息就是改變心態、提高自律能力,進而改善生活。 「爬樓梯心態」就是發展個人潛力的第一步,也是實現心中夢想的唯一途徑。
Thumbnail
一個人的成就歸功於練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完美練習》和《恆毅力》兩本書的重點和心得,強調了練習、熱情和毅力對於達成成功的重要性。作者以自身閱讀及寵物溝通的例子,鼓勵讀者跨出舒適圈,嘗試不同的方式體驗生活。希望文章能在讀者的生活中帶來快樂的影響。
Thumbnail
彈性習慣是一種適應生活波動的方式,可以讓目標更容易達成。透過設定迷你目標、進階目標、和卓越目標,以及垂直和水平彈性的擴展,可以更有效地培養習慣,並更有效分配資源和時間。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自由選擇和專精心態的重要性。透過種植內在動機、重視專注過程並接納短期失敗等六種元素,可以將自由選擇和專精心態融入生活中。增進內在驅力、學會專注過程、釋放對最佳成果的執念、學會從短期失敗中獲取長期利益、培養耐心以及將心放在當下,讓我們進一步探討如何打造和諧的熱情與成功。
Thumbnail
《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是一本深刻探討成功背後原理的著作,這本書透過深入的研究和淺顯的語言,向讀者傳遞了實現持久高效表現的關鍵。本書提到關於壓力與休息的平衡、刻意練習的深度學習、事前準備的制約性、以及超脫自我的使命感,閱讀本書將深刻改變你對成功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