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原子時間:奇蹟的晚間4小時,改變人生、收入翻倍,社畜獸醫的時間管理實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困擾?

  1. 每天光是上班就耗盡力氣,即使想經營副業也沒有時間心力。
  2. 領著不上不下的死薪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迎來財富自由的一天。
  3. 有喜歡且想做的事,但礙於工作忙碌所以遲遲無法開始或持續。


這本書將會傳授你如何充分利用下班後的四小時,打造額外的收入來源,並往你理想中的生活邁進!

如何找出下班後能做的事?

一、選擇讓你有一點小忙,但壓力較小的事

上班已經很累了,若下班後從事的活動也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壓力,這樣一定難以持久。不如就從有點小忙,但是壓力不大的事開始吧!喜歡唱歌的話,下班就去KTV唱幾首歌;喜歡閱讀的,不如每天花10分鐘讀書。每天一點一點的累積,長期下來也會很可觀喔!

二、事先計算需要付出的時間和成本

如果是想要將下班後的活動成為副業,勢必要計算需付出的時間與成本。作者曾經想開發行事曆app而投入大量金錢,最後卻血本無歸。因此選擇自己可以負擔的起的活動也很重要!

三、先試試水溫,不適合要有放棄的勇氣

副業既然是「副」業,就代表其實是有「本業」存在的。選擇適合的副業,遇到不適合的也要有適時放棄的勇氣。作者其實也是經歷過許多的嘗試才找到適合自己的副業類型(Youtuber),重點是多多出擊、多多嘗試,十次嘗試中,或許就會遇到一個適合你的副業!

如何充分利用休息時間?

下班後,很多人的第一件事應該是想要立刻躺在床上滑手機或追劇吧?其實滑手機或追劇也並非萬惡,然而,我們常常忘記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是「從事這樣活動,真的能讓我感到充電嗎?」

「管理時間最大的敵人並不是休息,而是既無法好好休息,也無法好好工作!」——《原子時間》p. 148

對我來說,最容易使我無法好好休息,也無法好好工作的活動便是「無目的的瀏覽社群媒體的訊息」。更糟糕的是,在充斥各式各樣廣告的網路世界中,我有時候壓力比較大,理智不夠時便會下手買一些自己其實「沒那麼需要」的線上課程或物品,對時間、金錢或體力都是一大損失。

因此,現在我都會使用手機app隨時記錄自己進行各項活動的時間,也善用iPhone的螢幕使用時間統計來看自己一天花多少小時在社群媒體上。對於用app進行時間管理有興趣的你可以參考【2025年成為生產力達人!】3個生產力/時間管理app推薦~

對抗耍廢心態的方法:不一定要做到好,只求做得久

下班後還要從事副業,光是用想的就覺得好辛苦。很多人一定以為那些從事副業的人,擁有堅強的意志力,每天下班後還是在燃燒生命。但作者反而提倡培養下班後活動要「越輕鬆越好」,這樣才能習慣成自然。重點是「每天都有做」,而不是「做了多少」!如果原本的計畫是每天讀100頁書,但今天加班真的好累怎麼辦?那就打開書來讀兩頁吧~如果因為疲累或是其他因素輕易放棄的話,很容易一下子就整個放棄掉了。

「完全不做,會變得更不想做,只會讓低潮持續更久——切記,可以少做,但不能不做。」——《原子時間》p. 201

喜歡的事認真去做,討厭的事讓它變得簡單

生活中總是有我們避不了的討厭事項,像是重複性高又缺乏意義的行政工作、與工作相關的應酬等,但重要的是不要讓這些不開心的事阻撓我們去做喜歡的事。訂定下班後計劃的目的不是為了要逼死我們自己,而是讓我們每天可以帶著快樂的心態去做事。唯有我們樂在其中的時候,才更有機會越做越順利。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開啟的計畫養成之旅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開始養成了以下幾個習慣:

  1. 每天聽英文新聞
  2. 每天閱讀
  3. 每天做瑜伽或冥想

雖然才剛開始幾個禮拜,但目前已經聽了好幾篇紐約時報的The Daily跟經濟學人的The Intelligence,感覺大學畢業之後被我遺忘的英文能力慢慢回來了,同時我也吸收到許多平常不會接觸到的國際局勢。每天聽英文新聞時,我都很享受精心撰寫與剪輯的內容,感受自己正在做喜歡而且有益的事。看完書後,每次想要養成什麼習慣都半途而廢的我,也開始往每天精進自己的路上邁進!

方格子的大家有什麼想要養成的下班習慣呢?歡迎大家留言跟我分享!喜歡我的內容也請幫我按愛心跟追蹤~謝謝大家><

內容總結
原子時間
4
/5
avatar-img
114會員
78內容數
一個心理學學徒與文學少女的自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日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年讀了哪些好書呢?如果你關心弱勢群體、心理困擾,或曾為童年議題掙扎,這三本書值得你一讀!《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映照了「兒少照顧者」的心酸;《受苦的倒影》是對苦難/助人工作者的一記警醒;《幸福童年的秘密》幫助我們面對童年未解的情感傷痕。這些作品觸碰我們不願面對的深層情感,卻讓人看到改革的希望!
5/5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兒少照顧者的重生日記
邊緣型人格障礙症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對於患者及其親友而言,理解此疾病的特性極為重要。本文探討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的定義、特徵和可能對人際關係帶來的挑戰,並強調尋求專業評估與治療的重要性。我們也將帶來一些資源與建議,幫助您或您心愛的人尋找適當的支持,理解情緒與行為的波動並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本文探討如何協助神經典型者理解自閉光譜者的獨特需求與行為,強調直接溝通、可預測性環境及具體指令的重要性。透過郝柏瑋諮商心理師的專業建議,讀者能學會如何有效支持自閉光譜者的情緒及行為,進而促進彼此的理解和互動。文章中還提到管理感官尋求行為及發脾氣的有效應對策略,幫助建立更良好的溝通橋樑。
自閉光譜者的感知世界與神經典型者大不相同。郝柏瑋心理師強調,語言對光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情緒表達常需結合非語言訊息判斷。他們依賴規則,並透過儀式化行為降低焦慮。敏銳的感官使日常刺激容易過量,適合的空間與工具如降噪耳機能提供舒適。溝通與學習中,簡化環境與訊息可有效提升互動品質。
本書探討平等的基礎與實現方式。作者認為,以「共同人性」或「人類特質」為基礎的平等有其侷限。抽象的共同人性無法涵蓋所有人,且過度去除差異性反而可能加劇歧視。作者主張,平等應透過主動的爭取與宣稱實現,而非由外界賦予,因為這樣能確保受壓迫者的主體性不被剝奪,並促進真正的社會平等。
5/5The Politics of the Human
本文探討後現代主義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及其理論的實質意義,質疑後現代心理治療是否真正掌握後現代理論的核心。通過對比較現代與後現代主義,分析了後現代治療所帶來的機會與挑戰,並反思了心理治療的專業性及「個案作為專家」的概念。
4/5 回歸真實 : 後現代理論在心理治療上應用之探討
今年讀了哪些好書呢?如果你關心弱勢群體、心理困擾,或曾為童年議題掙扎,這三本書值得你一讀!《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映照了「兒少照顧者」的心酸;《受苦的倒影》是對苦難/助人工作者的一記警醒;《幸福童年的秘密》幫助我們面對童年未解的情感傷痕。這些作品觸碰我們不願面對的深層情感,卻讓人看到改革的希望!
5/5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兒少照顧者的重生日記
邊緣型人格障礙症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對於患者及其親友而言,理解此疾病的特性極為重要。本文探討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的定義、特徵和可能對人際關係帶來的挑戰,並強調尋求專業評估與治療的重要性。我們也將帶來一些資源與建議,幫助您或您心愛的人尋找適當的支持,理解情緒與行為的波動並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本文探討如何協助神經典型者理解自閉光譜者的獨特需求與行為,強調直接溝通、可預測性環境及具體指令的重要性。透過郝柏瑋諮商心理師的專業建議,讀者能學會如何有效支持自閉光譜者的情緒及行為,進而促進彼此的理解和互動。文章中還提到管理感官尋求行為及發脾氣的有效應對策略,幫助建立更良好的溝通橋樑。
自閉光譜者的感知世界與神經典型者大不相同。郝柏瑋心理師強調,語言對光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情緒表達常需結合非語言訊息判斷。他們依賴規則,並透過儀式化行為降低焦慮。敏銳的感官使日常刺激容易過量,適合的空間與工具如降噪耳機能提供舒適。溝通與學習中,簡化環境與訊息可有效提升互動品質。
本書探討平等的基礎與實現方式。作者認為,以「共同人性」或「人類特質」為基礎的平等有其侷限。抽象的共同人性無法涵蓋所有人,且過度去除差異性反而可能加劇歧視。作者主張,平等應透過主動的爭取與宣稱實現,而非由外界賦予,因為這樣能確保受壓迫者的主體性不被剝奪,並促進真正的社會平等。
5/5The Politics of the Human
本文探討後現代主義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及其理論的實質意義,質疑後現代心理治療是否真正掌握後現代理論的核心。通過對比較現代與後現代主義,分析了後現代治療所帶來的機會與挑戰,並反思了心理治療的專業性及「個案作為專家」的概念。
4/5 回歸真實 : 後現代理論在心理治療上應用之探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如何透過時間管理和行動來發展第二專業,從而提升收入與生活品質。藉由柳韓彬的經驗,讀者將學會如何有效利用下班時間,平衡收入與快樂,並且從小行動著手,慢慢建立起斜槓人生的典範。本文適合想要開啟第二事業、學習時間管理的朋友,讓你在繁忙的生活中仍能尋找到自我成長的空間。
Thumbnail
我們的一天,除了工作的時間外,幾乎有 8–10 小時的自由時間,這些自由時間,我們通常會選擇休閒娛樂,或者積極一點進行學習進修。休閒讓我們快樂,卻有耍廢的壓力;進修能讓我們成長,但是相當消耗心力,這導致我們常常在兩者間搖擺掙扎不已。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文章建議每天僅安排四小時專注工作。每週五下午不安排會議,讓大腦休息,類似洗澡時靈感迸發的效果。持續反思與改進,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透過提前規劃、減少干擾和不分心,優化時間管理以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文章鼓勵讀者學會這些技巧後能更高效完成工作,享受更多生活時間。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你是不是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教你成為工作與生活的雙贏高手!記得安排休閒時間,避免健檢報告紅字一堆。保持健康習慣,告別胃食道逆流。尋找導師,不懂就問,別當潛水王。快來看看這些實用的時間管理秘訣,讓你人生開掛!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電腦玩物站長 Esor,書中提到幾個時間管理的觀念,分享這些方法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介紹一些觀念和心理學原理,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利用情緒激發創意和提升心智表現…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給還在上學的學生,或是有在上班,但想要運用晚間時間做點事的人。 關於學生,主要原因是—有較多的精力學習,加上經濟壓力小。 而後者則是需要考驗精神,因為不是每個人在上班回家後,還會花時間寫寫文章、學習點東西的。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如何透過時間管理和行動來發展第二專業,從而提升收入與生活品質。藉由柳韓彬的經驗,讀者將學會如何有效利用下班時間,平衡收入與快樂,並且從小行動著手,慢慢建立起斜槓人生的典範。本文適合想要開啟第二事業、學習時間管理的朋友,讓你在繁忙的生活中仍能尋找到自我成長的空間。
Thumbnail
我們的一天,除了工作的時間外,幾乎有 8–10 小時的自由時間,這些自由時間,我們通常會選擇休閒娛樂,或者積極一點進行學習進修。休閒讓我們快樂,卻有耍廢的壓力;進修能讓我們成長,但是相當消耗心力,這導致我們常常在兩者間搖擺掙扎不已。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文章建議每天僅安排四小時專注工作。每週五下午不安排會議,讓大腦休息,類似洗澡時靈感迸發的效果。持續反思與改進,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透過提前規劃、減少干擾和不分心,優化時間管理以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文章鼓勵讀者學會這些技巧後能更高效完成工作,享受更多生活時間。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你是不是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教你成為工作與生活的雙贏高手!記得安排休閒時間,避免健檢報告紅字一堆。保持健康習慣,告別胃食道逆流。尋找導師,不懂就問,別當潛水王。快來看看這些實用的時間管理秘訣,讓你人生開掛!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電腦玩物站長 Esor,書中提到幾個時間管理的觀念,分享這些方法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介紹一些觀念和心理學原理,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利用情緒激發創意和提升心智表現…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給還在上學的學生,或是有在上班,但想要運用晚間時間做點事的人。 關於學生,主要原因是—有較多的精力學習,加上經濟壓力小。 而後者則是需要考驗精神,因為不是每個人在上班回家後,還會花時間寫寫文章、學習點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