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思想、文化、社會心理學、意識形態、合理化、及權力的意志之間的關係?
依照尼采哲學,權力的意志(─即可以概括為自我決定,將一個人的意志實現到一個人的自我或一個人的周圍環境中的概念,並且在很大程度上與利己主義不謀而合。)是所有的思想之外在表現,是一種更(形而上學的)普遍的力量。其與弗洛伊德的快樂原則(快樂意志)和維克多.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意義意志)都表示人類之不同的基本驅動力。而某社會的文化是該社會的信仰和解釋、觀念、價值觀和習俗。
J.S.麥克萊蘭解釋說:「人們開始明確指出文化不是任意的,同時它們不能被理解為從這些文化所居住的人們之思想中推斷出來:文化是從外向內發揮作用的,而不是從內向外發揮作用的。 文化社會學不是應用心理學; 它也不是社會心理學─即從人們頭腦中的觀點來研究人類互動的學科。“文化”和“社會”越來越被視為相互無關的“事物”。意識形態的概念已經開始描繪出思想模式和權力模式之間的聯繫。那麼,還有什麼比這更明顯的了,所有的言論、所有的爭論、所有的思想都只是「內在意志追求權力」(an inner will to power)的外在表現?從權力的意志之角度,並非否認「思想的力量」(the power of thought)。思想的真實內容可能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思想確實有力量。一個半世紀前,休謨曾說過,所有的政府都取決於民意。現在,這個真理可以擴展到涵蓋社會中的所有權力關係:持續存在的權力將自己隱藏在一系列合理化中,當權力受到質疑時,這些合理化隨時可以使用。」(見《西方政治思想史》J.S.麥克萊蘭(1996),第763頁)
7)思想、權力的意志、政治世界、及歷史哲學之間的關係? J.S.麥克萊蘭說:「政治世界是世界權力關係的總和,是一個極其冗長的世界,其中充斥著相互關聯的相互行使權力的正當理由。政治包括競爭性辯解詞組的戰術和戰略部署。成套的辯護詞必須來自某物並且必須針對某物,因此才有了知識社會學。一系列的理由—我們有時稱之為意識形態—來自或代表權力集團出現,其目標是維持現有的一系列權力關係。有利於他人的對現有權力關係的意識形態攻擊—我們有時稱之為烏托邦—來自或代表希望成為內群體的外群體。權力的意志關於思想與生活關係的觀點坦率地接受了語言和受眾的永久多元化。」(見《西方政治思想史》J.S.麥克萊蘭(1996),第763頁)
他並說:「不同的知識主張只是權力的意志恰好採取的歷史形式。因此,所有“歷史哲學”都是騙局。世界並沒有朝著任何特定的方向發展。也許東方哲學的「永恆再現」(eternal recurrence)是正確的,我們被困在「無盡循環的存在」(the endless round of existence)中。 但生活終究還是會很有趣的,所以又循環(round)了!」(第7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