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為進的高明加害者 --- 道德騷擾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道德雖然是一種難以言喻跟量化的事情;但它應該可以當作一個國家或一塊土地的進步跟文化水準程度,有道德的人們不一定是有錢或是飽讀詩書的人;但肯定是懂得尊重別人、大地萬物之人。道德這件事情太重要了;但很多人完全不當一回事,甚至會覺得道德又不能當飯吃、有道德也不一定可以有好報,不過如果真的這樣想的話,道德觀肯定也很難是好的了。

作者背景相當特別,是畢業於東京大學教養學部教養系,不曉得是不是翻譯的問題?覺得教養系是挺有意思的存在,要說道德培養的開始,就是從家庭教育、從小開始,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如果說道德培養是始於家庭,那麼其實最容易發生道德騷擾的地點,也正是家庭裡,尤其是最近在一些電視節目,探討親子關係的內容時,都會出現這麼一句話「我都是為你/妳好」不論是用這樣開頭還是結尾,基本上就已經構成了道德騷擾、也同時的讓溝通直接畫下句點了,這幾個字使用的對象跟關係可以是很廣的,不光只是親子之間,也可以用在伴侶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師徒之間等等,說起來道德騷擾根本也可以說是不看關係與對象,就是看你/妳是否想要做這樣的事情,或是願意去默默承擔別人給自己戴上的大帽子。

道德騷擾最經典的情況,就是明明是加害人卻搞得像自己像受害者,所以要說怎麼判斷這時候是道德騷擾?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裡,真相往往很多時候是反過來的,像是家長會跟小朋友說「只要你/妳開心,怎樣我都可以的」或者是說「功課跟家事沒完成也沒關係,你/妳有事情就先去忙吧」像這樣類似的話,會讓人覺得口是心非、挖坑給自己跳,覺得有話就直說、幹嘛在那邊拐彎抹角裝委屈?這樣說話真的是很高明的道德騷擾;但換一個角度來說,其實是當事人用推卸責任的方式去達到自己的目的,也可以說是以退為進啊;但為什麼別人會吃這套呢?因為你/妳這個人太有道德了。道德騷擾的成功與否?感覺就是看接受者的道德感有多少?如果是一個我就爛的人,應該誰來都沒用,所以要說自己為什麼會被騷擾成功?那肯定是對方知道你/妳是一個很有責任感跟道德感的人。

一個人有沒有在被道德騷擾,應該是很容易知道被判斷的,因為會進行道德騷擾的人,其所作所為其實都是不合邏輯或是不符合常理的,當然也還有更多是用包裝的方式,以愛之名、以家人之名、或是用一種善良的角色出現等等;但其實這背後都帶有其他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要犧牲別人去達到自己的目標,可是直球對決可能不容易被買單,而善良跟同理心正是最容易被世人給利用的,這樣會去道德騷擾別人的人,其實內心是有著很多不佳狀況的,包括過度依賴它人、或是有憤怒、嫉妒之類的情緒等等、也可能是一個喜好權力掌控的人;但就像前面說的,與其正面硬上還不如用另一種讓人感覺比較不強烈的形式,然後一步一步的慢慢去讓別人掉入陷阱裡,而最關鍵的重點是會道德騷擾別人的人,並不見得就是外表看起來很有本事的人,因此在你/妳面前看起來沒什麼的人,也是有可能在其他地方是有著高明手段去道德騷擾別人的好手。

在這本書裡可以學習跟反思到很多,作為父母對待孩子的行為背後,是否有著其他的慾望跟需求?覺得為人父母都應該看看這本書,畢竟最會道德騷擾別人的人,親人絕對是排行前三沒有問題的,那如果你/妳想要看看自己是不是被父母或長輩騷擾的話,倒也可以去找這本書來看看,因為你/妳這樣就更能理解此時此刻的他/她們,到底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不見得要揭穿但至少瞭解情況,在往後的相處就能知道要如何應對才是合適跟得體。

那麼有沒有可能成為不道德騷擾別人的人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但如果你/妳那種很有責任感的人、希望凡事親力親為不假他人之手的人,那麼你/妳就會想盡任何辦法,去靠自己雙手完成,如果是這樣的話自然就不容易去成為加害者。但是要成為一個被道德騷擾的人,就比較容易了還會是那種默默的就扮演這樣的角色,在書裡面有提到一個部份是「受害者會容易忽略自己的感受」用比較世俗的說法就是被看衰、視為弱小無用之人;但說起來你/妳不是真的一無是處,不然別人就不會對自己使用道德騷擾之術了,所以要說怎麼解決跟面對這個部分呢?

首先是「為自己而戰」會被騷擾的人、也就是會被別人利用的人,這樣的人其實往往都很容易忽略自己,也就是並不會想為自己努力或是爭取些什麼?可是每個人在世界上肯定都有用處的,而會道德騷擾別人的人,說的難聽點就是寄生蟲模式,所以如果有一個人願意為自己付出,那他/她肯定會緊抓著不放,偏偏許多的受害者誤判情勢還會以為加害者對自己很關心,因此別人也很需要自己的話,自己也會巴著對方不放,完全就是可以說是中了對方圈套、為了別人而活,所以說要如何擺脫被道德騷擾的人?那就是要懂得為自己而戰、為自己而活。

第二個關鍵點是「肯定自我」容易受道德騷擾的人,其實也可以說是懷疑自己的人,一直以來都沒有好好地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甚至肯定自己,所以也才會出現前面說的,誤以為別人是真心要跟自己當朋友,所以別人需要自己、自己也就義不容辭,殊不知一切都只是圈套而已;但如果這時候你/妳是一個足夠瞭解自己也很懂得肯定自己的人,就會知道事情並不完全是這樣,一直懷疑自己的人,其實看待事情角度是很容易被扭曲的,因為都是透過別人來認識自己;但如果對方是講真的就還好,如果是不懷好意,那麼反而會讓一個人迷失自己,也就是所謂的被人賣了幫忙數錢還感謝對方。

分享就到這裡囉,如果喜歡內容的話,歡迎留言回饋及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的話就去找書來看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布魯斯的心智訓練天地
29.6K會員
314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2025/03/05
這篇文章探討成功沒有捷徑,強調持續努力及保有正面心態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艱苦環境逆境求生,成為神經外科教授的歷程,並提出十個核心價值觀(慈悲、尊嚴、平常心、寬容、感恩、謙遜、正直、正義感、善念、愛),作為追求成功的指引。文章鼓勵讀者設定目標,每天持續進步,並相信宇宙的安排。
Thumbnail
2025/03/05
這篇文章探討成功沒有捷徑,強調持續努力及保有正面心態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艱苦環境逆境求生,成為神經外科教授的歷程,並提出十個核心價值觀(慈悲、尊嚴、平常心、寬容、感恩、謙遜、正直、正義感、善念、愛),作為追求成功的指引。文章鼓勵讀者設定目標,每天持續進步,並相信宇宙的安排。
Thumbnail
2025/02/22
本書核心概念在於透過瞭解自身狀態(起點),設定明確目標(終點),並持續改善弱項、挑戰強項,最終達成個人體能提升。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自身經驗與課表,引導讀者找到適合自身的訓練方法,並強調過程中的感受與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2/22
本書核心概念在於透過瞭解自身狀態(起點),設定明確目標(終點),並持續改善弱項、挑戰強項,最終達成個人體能提升。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自身經驗與課表,引導讀者找到適合自身的訓練方法,並強調過程中的感受與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1/24
文章提供了關於一本育兒書籍的深度評論,並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文章探討了美國幼稚園的教育模式,比較了「以教為主」和「以玩為主」的差異,並強調了培養孩子參與活動、責任感和尊重他人等重要能力。此外,文章也反思了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拿捏,以及如何避免過度干涉或放任,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Thumbnail
2025/01/24
文章提供了關於一本育兒書籍的深度評論,並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文章探討了美國幼稚園的教育模式,比較了「以教為主」和「以玩為主」的差異,並強調了培養孩子參與活動、責任感和尊重他人等重要能力。此外,文章也反思了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拿捏,以及如何避免過度干涉或放任,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道德雖然是一種難以言喻跟量化的事情;但它應該可以當作一個國家或一塊土地的進步跟文化水準程度,有道德的人們不一定是有錢或是飽讀詩書的人;但肯定是懂得尊重別人、大地萬物之人。道德這件事情太重要了;但很多人完全不當一回事,甚至會覺得道德又不能當飯吃、有道德也不一定可以有好報。
Thumbnail
道德雖然是一種難以言喻跟量化的事情;但它應該可以當作一個國家或一塊土地的進步跟文化水準程度,有道德的人們不一定是有錢或是飽讀詩書的人;但肯定是懂得尊重別人、大地萬物之人。道德這件事情太重要了;但很多人完全不當一回事,甚至會覺得道德又不能當飯吃、有道德也不一定可以有好報。
Thumbnail
人性裡有一種基本的預設是:如果我是一個夠好的人,你就不可能對我太爛。所以如果有人以對待動物或是比對待動物更爛的方式對你,你會忘了你自己是人。 而這些受害者也相信自己一定有什麼不對,才會遭受這樣的對待。因為一般的人是不會碰到這種事的,所以非常相信自己有什麼不對,才會被這樣的對待。 施暴者先限制其交
Thumbnail
人性裡有一種基本的預設是:如果我是一個夠好的人,你就不可能對我太爛。所以如果有人以對待動物或是比對待動物更爛的方式對你,你會忘了你自己是人。 而這些受害者也相信自己一定有什麼不對,才會遭受這樣的對待。因為一般的人是不會碰到這種事的,所以非常相信自己有什麼不對,才會被這樣的對待。 施暴者先限制其交
Thumbnail
當你聽到「我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心中第一個浮現的想法是什麼?本篇分享閱讀摘要,書名:正義的霸凌:主管、熱心鄰居、好心同事、家人…這些人的「好意」反而讓我很受傷,我該怎麼回應反擊?唯有對人性有足夠的洞見,才能不跳進「受害者」的角色,重拾人生的自立與自由。
Thumbnail
當你聽到「我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心中第一個浮現的想法是什麼?本篇分享閱讀摘要,書名:正義的霸凌:主管、熱心鄰居、好心同事、家人…這些人的「好意」反而讓我很受傷,我該怎麼回應反擊?唯有對人性有足夠的洞見,才能不跳進「受害者」的角色,重拾人生的自立與自由。
Thumbnail
○當人人都希望自己是聰明絕頂之人時,可有想過自己周遭是一群高智慧、高道德、高知識有德之人,且自己真有做到尊師重道,日日謙虛學習? 還是浪費時間吃喝玩樂去了? ○當父母與孩子出外遊玩時,孩子在玩弄小昆蟲、小動物時,你可有意識到這是在教育孩子殺害 、傷害生命,讓他從小養成對生命麻木殘忍的觀念習慣?
Thumbnail
○當人人都希望自己是聰明絕頂之人時,可有想過自己周遭是一群高智慧、高道德、高知識有德之人,且自己真有做到尊師重道,日日謙虛學習? 還是浪費時間吃喝玩樂去了? ○當父母與孩子出外遊玩時,孩子在玩弄小昆蟲、小動物時,你可有意識到這是在教育孩子殺害 、傷害生命,讓他從小養成對生命麻木殘忍的觀念習慣?
Thumbnail
0306一個醫生爸爸的教育觀/老師:王怡仁 允許別人有不改變的自由 因為對方就是陷入以為你要他改變的這種想法 補償的關係,不是真的關係,是社會人格 只要是補償關係,絕對都是會不甘願 下午先講原生家庭 什麼都可以推到原生家庭、但不是它造成的 原生家庭只是釣竿、如果沒有如此,是釣不出任何東西的 ..
Thumbnail
0306一個醫生爸爸的教育觀/老師:王怡仁 允許別人有不改變的自由 因為對方就是陷入以為你要他改變的這種想法 補償的關係,不是真的關係,是社會人格 只要是補償關係,絕對都是會不甘願 下午先講原生家庭 什麼都可以推到原生家庭、但不是它造成的 原生家庭只是釣竿、如果沒有如此,是釣不出任何東西的 ..
Thumbnail
近日從學弟的臉書上看到洪仲清心理醫師的文章,認為 討好 源自於缺乏主體性的自我認同和自信, 因為恐懼在關係中(兩人以上), 會被排拒和傷害, 會以「討好」來進行維繫關係的方式, 以求自我保護,
Thumbnail
近日從學弟的臉書上看到洪仲清心理醫師的文章,認為 討好 源自於缺乏主體性的自我認同和自信, 因為恐懼在關係中(兩人以上), 會被排拒和傷害, 會以「討好」來進行維繫關係的方式, 以求自我保護,
Thumbnail
Eric Ward on Unsplash 道德要是真能思考,那我們的道德感不會這麼「薄弱」。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貪圖方便的時候,想說每一個人都差不多,為何我的道德感要更加「堅強」?為何我的道德感要更加有道德?當要選擇救人時,只能選擇最親愛的人時,這之類的老問題是問我們總該要放手一個?可是當我們要選擇
Thumbnail
Eric Ward on Unsplash 道德要是真能思考,那我們的道德感不會這麼「薄弱」。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貪圖方便的時候,想說每一個人都差不多,為何我的道德感要更加「堅強」?為何我的道德感要更加有道德?當要選擇救人時,只能選擇最親愛的人時,這之類的老問題是問我們總該要放手一個?可是當我們要選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