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分享成果衡量的必要性:包含兩個原因以及一個建議,朝目標努力之時,確保在對的地方努力、使用對的方法前進。以瘦身減脂為例,說明衡量的重要性。
才不會做白工。
如果不衡量成果,用自己想像中覺得可以的方式執行,很有可能成效不如預期。雖然並不總是一定會翻車,但衡量成效不僅能執行方式的有效性,還能在這過程中建立自信。
在減脂過程中,橫量成效尤其重要。
協助判斷執行方向的正確性。
假設成效不佳,有可能是因為方式錯誤、或是執行的時間不夠久,不足以看出效果。但不論如何,評估的結果是一個提醒:無論接下來的動作是什麼,要調整或不需要,評估後,更能有自信的往下走。
畢竟若是方向錯了,努力就白費了。
而且是強而有力的證據。
當每站上體重機,上面顯示的數字就是我的多巴胺;這個數字對我來說,比他人的稱讚、或是羨慕的眼神都要來的有用,是非常有效且明確的鼓勵。讓接下來的時間都更有動力減脂。
邊運動邊想:跑著跑著就瘦了;邊買健康餐邊想:下周量數字又變更小了。
定期與量化的方式會更有效。
量化的原因是因為足夠客觀:數字比我們"感覺","看起來好像"這種虛無飄渺的形容詞更具說服力。定期則是呼應前面的方向確認,才不會已經偏離了、卻一直都沒有發現。例如:每周固定時間與身體狀態,利用體重做為量化指標,確認成效。
替目標至定量化的指標,定期確認,會讓計畫變得更真實。
當時為了要用什麼量化指標做追蹤,與朋友爭論了一番。
朋友覺得單用體重不夠準確,說不能拘泥於體重機的數字,有時是身形逐漸產生變化,但數字不一定有差異。我能理解影響體重的原因很多,但還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嗎? 除了體重,剩餘的量化指標受到的影響因子更多、更不可控 (例如:體酯防、BMI等)。
最終,使用體重做為主要量化指標,並監測體脂肪:並且關心長期趨勢,而非單周的起伏。
🩵
✍️覺得今天的文章有幫助嗎? 或是有想看哪種類型的內容,都歡迎讓我知道!
✍️如有需改善的地方,還望不吝嗇分享!我們下次見~
怎麼喜歡上運動?|不需要喜歡運動也能養成習慣|你需要的是這方法
減脂期間怎麼吃:宵夜建議|誰說減脂期間不能吃宵夜|無冰箱族群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