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直在做白工卻渾然不知?|成果衡量的必要性|以瘦身減脂為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篇分享成果衡量的必要性:包含兩個原因以及一個建議,朝目標努力之時,確保在對的地方努力、使用對的方法前進。以瘦身減脂為例,說明衡量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衡量成效?


才不會做白工。


如果不衡量成果,用自己想像中覺得可以的方式執行,很有可能成效不如預期。雖然並不總是一定會翻車,但衡量成效不僅能執行方式的有效性,還能在這過程中建立自信


在減脂過程中,橫量成效尤其重要。




1.確認執行方向


協助判斷執行方向的正確性。


假設成效不佳,有可能是因為方式錯誤、或是執行的時間不夠久,不足以看出效果。但不論如何,評估的結果是一個提醒:無論接下來的動作是什麼,要調整或不需要,評估後,更能有自信的往下走。


畢竟若是方向錯了,努力就白費了。





2.激勵作用


而且是強而有力的證據。


當每站上體重機,上面顯示的數字就是我的多巴胺;這個數字對我來說,比他人的稱讚、或是羨慕的眼神都要來的有用,是非常有效且明確的鼓勵。讓接下來的時間都更有動力減脂。


邊運動邊想:跑著跑著就瘦了;邊買健康餐邊想:下周量數字又變更小了。





3.建議


定期與量化的方式會更有效。


量化的原因是因為足夠客觀:數字比我們"感覺","看起來好像"這種虛無飄渺的形容詞更具說服力。定期則是呼應前面的方向確認,才不會已經偏離了、卻一直都沒有發現。例如:每周固定時間與身體狀態,利用體重做為量化指標,確認成效。


替目標至定量化的指標,定期確認,會讓計畫變得更真實。





後記


當時為了要用什麼量化指標做追蹤,與朋友爭論了一番。


朋友覺得單用體重不夠準確,說不能拘泥於體重機的數字,有時是身形逐漸產生變化,但數字不一定有差異。我能理解影響體重的原因很多,但還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嗎? 除了體重,剩餘的量化指標受到的影響因子更多、更不可控 (例如:體酯防、BMI等)。


最終,使用體重做為主要量化指標,並監測體脂肪:並且關心長期趨勢,而非單周的起伏。



🩵



✍️覺得今天的文章有幫助嗎? 或是有想看哪種類型的內容,都歡迎讓我知道!

✍️如有需改善的地方,還望不吝嗇分享!我們下次見~


延伸閱讀 🤸


減脂期間遇上過年怎麼辦:調整建議|飲食、作息、社交應對

怎麼喜歡上運動?|不需要喜歡運動也能養成習慣|你需要的是這方法

減脂期間怎麼吃:宵夜建議|誰說減脂期間不能吃宵夜|無冰箱族群友善

如何在上班一整天後堅持運動:很難,但你可以不要為難自己

如何在冬天能堅持運動:頻頸移除法

如何養成運動習慣:從降低門檻開始


avatar-img
11會員
110內容數
Enjoying the earth journey!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地球體驗營 (咻) 的其他內容
本篇分享自身經驗,統整出減脂瘦身時應注意的五件事。從心態、計畫安排、以及執行細節等面向出發,減少走彎路、浪費時間精力的方法:讓您的減脂旅程事半功倍,成功見效!
本篇分享三個制定飲食計畫時常見的錯誤:不僅讓計畫難以長期執行,更讓人誤以為效果不彰、因此產生負面情緒,導致最終放棄的風險。其實,只要避開這三大錯誤,不僅讓減脂過程顯得正向、具鼓勵效果,更能因此對自己的改變感到驕傲,產生信心。三大錯誤包含觀念與執行上的誤區,均是我過去失敗的經驗。
本篇分享:"為了減脂,運動習慣從無到有的養成",這個經驗教我的事。相信的力量,不會無中生有,但你可以透過一個方法建立。 若你剛好正在思考是否應該放棄、或是正苦惱已經堅持一陣子,卻還沒看到成果,到底該如何幫自己找到堅持的動力,那麼本篇將分享我從零開始的故事:你需要的是這個方法。
本篇有別以往大內宣般的調教式內容,而是透過量化數字,說明運動的好處,以及對整體生活的影響。一個人人都能投資的標的:穩賺不賠,你上車了嗎?
本篇分享台灣成年人體重相關數據:包含自身經驗、體重評斷標準、過重所導致的健康問題。從小就是纖瘦的身材,從未想過有天自己也會需要「體重管理」。但連續五年紅字的體檢報告,身邊人的"提醒",讓我最終不得不承認,是的,我需要減重了。
新年新希望還有在執行的舉手? (笑) 你知道,根據最新研究顯示,新年新希望,失敗率居然高達9成嗎? 多數人在頭六個月就會失去執行動力,進而放棄。本文引用四篇研究數據,分享關於習慣養成的相關數據。研究顯示,透過一方法,可將成功機率提高至80%。
本篇分享自身經驗,統整出減脂瘦身時應注意的五件事。從心態、計畫安排、以及執行細節等面向出發,減少走彎路、浪費時間精力的方法:讓您的減脂旅程事半功倍,成功見效!
本篇分享三個制定飲食計畫時常見的錯誤:不僅讓計畫難以長期執行,更讓人誤以為效果不彰、因此產生負面情緒,導致最終放棄的風險。其實,只要避開這三大錯誤,不僅讓減脂過程顯得正向、具鼓勵效果,更能因此對自己的改變感到驕傲,產生信心。三大錯誤包含觀念與執行上的誤區,均是我過去失敗的經驗。
本篇分享:"為了減脂,運動習慣從無到有的養成",這個經驗教我的事。相信的力量,不會無中生有,但你可以透過一個方法建立。 若你剛好正在思考是否應該放棄、或是正苦惱已經堅持一陣子,卻還沒看到成果,到底該如何幫自己找到堅持的動力,那麼本篇將分享我從零開始的故事:你需要的是這個方法。
本篇有別以往大內宣般的調教式內容,而是透過量化數字,說明運動的好處,以及對整體生活的影響。一個人人都能投資的標的:穩賺不賠,你上車了嗎?
本篇分享台灣成年人體重相關數據:包含自身經驗、體重評斷標準、過重所導致的健康問題。從小就是纖瘦的身材,從未想過有天自己也會需要「體重管理」。但連續五年紅字的體檢報告,身邊人的"提醒",讓我最終不得不承認,是的,我需要減重了。
新年新希望還有在執行的舉手? (笑) 你知道,根據最新研究顯示,新年新希望,失敗率居然高達9成嗎? 多數人在頭六個月就會失去執行動力,進而放棄。本文引用四篇研究數據,分享關於習慣養成的相關數據。研究顯示,透過一方法,可將成功機率提高至80%。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其實等於: 為了別人,賣自己的時間賺錢;與為了自己,所付出的活動時間之間的平衡。 而平衡不一定是代表各佔50%的比例,因應每個人的情境,比重可能不同。 當我們認為,自己只是在做對別人有利的事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就會提高; 而在做對自己好的事時,就變得那麼沒那麼重要
Thumbnail
前幾週花了時間理解過勞以及職場健康意識,接下來的篇章要切進最重要的「行動」——檢測自我狀態之後,如果發現狀態失衡了,此時,應該要做些什麼才好呢? 但切進主題以前,我也還是要跟各位讀者說一聲:每個人的時程表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的狀態可以在短期之內有巨大成效,那是一個值得慶幸的好事;但如果你的身體希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要做好業績、記得一件事情就好,數量大、什麼都好解決。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很重要,但你真的做得到嗎?來聽聽生產力專家們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過去顯化成功的人士沒有滿足於舊的目標,以及教練對於找到內心平靜的重要性的見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其實等於: 為了別人,賣自己的時間賺錢;與為了自己,所付出的活動時間之間的平衡。 而平衡不一定是代表各佔50%的比例,因應每個人的情境,比重可能不同。 當我們認為,自己只是在做對別人有利的事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就會提高; 而在做對自己好的事時,就變得那麼沒那麼重要
Thumbnail
前幾週花了時間理解過勞以及職場健康意識,接下來的篇章要切進最重要的「行動」——檢測自我狀態之後,如果發現狀態失衡了,此時,應該要做些什麼才好呢? 但切進主題以前,我也還是要跟各位讀者說一聲:每個人的時程表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的狀態可以在短期之內有巨大成效,那是一個值得慶幸的好事;但如果你的身體希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要做好業績、記得一件事情就好,數量大、什麼都好解決。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很重要,但你真的做得到嗎?來聽聽生產力專家們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過去顯化成功的人士沒有滿足於舊的目標,以及教練對於找到內心平靜的重要性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