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專業」不是出神入化,是能預判每次的直覺:我從陳育霖教授身上學到的5件事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週,我與連一起找了我們的實習指導教授 陳育霖教授吃飯。

育霖教授的背景很特別,曾經在國中任教15年,才轉任大學教職,先後任職在台大、師大,現在持續在師大物理系培育優秀的科學教師。

不只這樣非典型的教授經歷顯得特殊,他也跟我們分享了過去以教師身分所做的「社會運動」,那是完全不同於普遍印象「國中理化老師」的樣貌,捲起袖子,與高牆對抗。


我從這次對談中獲得了許多啟發,整理成五個面向與大家分享:


▋會感覺到壓力,是因為你不夠相信自己


聽到育霖教授暑假中仍排滿滿的日程,我好奇詢問:怎麼排解壓力的影響?

結果,教授馬上回到:「我好像沒感覺有壓力耶!」

我不死心再追問,育霖教授仔細想想後,提到兩個讓他相對不那麼容易受壓力影響的原因:

第一,他比較粗線條,對於小事情不會鑽牛角尖,可以放過許多內耗情緒;

第二,他在面對每次重大挑戰的時候,會說服自己拿出過分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而當人由衷相信事情在股掌之間,就自然不覺得它有帶來很大的壓力

這種「用自信碾壓焦慮」的作法,對我來說其實相當不自然。

我一直都是容易焦慮、緊張、不自信的人。

總用萬全的準備與自我要求,來稍微墊高出場的信心。

不過,因為教授的現身說法,再看看2024年度目標中我想STOP的項目--「不自信」,我決定先從這種「過分」、甚至沒來由的自信狀態來開始練習。

當心中負面質疑一出,我要手動關掉雜訊,相信我有能力讓每個想望實現



▋把「情緒」和「行為」分離,用「行為」影響「情緒」


後來和育霖教授聊到他過往如何用情緒催化、動之以情的方式,引導國中學生走向正途。

我問教授:「如何時時保持這樣高能量、高度正向的狀態?」(我每次見到教授,共通印象都是「暖男」。)

教授則說,當然沒有人能辦到啊!

他只是訓練自己做到:把「情緒」和「行為」分離,用「行為」影響「情緒」。


前者,把「情緒」和「行為」分離--他會先判斷每個情境中需要使用什麼樣的「情緒表現」才能策動這群人,再呈現出符合那樣情緒的行為;但實際上,他的內心是平靜的。他看著自己演這齣戲

後者,用「行為」影響「情緒」--這裡回扣到「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的方法,教授會透過肢體的表現,例如:誇張的笑容、自信的儀態,來讓情緒受到感染,讓大腦都跟著相信,「我就是那個勝利者」。

從這點可以看到,教授應該會是神經科學家很喜歡的實驗對象XD

他完全體現了上週我參加的《行為》讀書會中,談到:身體訊號會影響人的感受。

我決定也跟著這麼做。



▋曾幾何時,我們遺忘了教師作為「地方上知識分子」的影響力


我第一次聽到有人用「地方上知識分子」來描述「中學教師」工作,讓我渾身起雞皮疙瘩。

當時,我們聊到育霖教授過去在資源困乏區域的中學任教,以及他對偏鄉教育的觀察。

教授談起他當中學老師時的「豐功偉業」,卻不是那些得多少科展、學生當大官賺大錢的故事,而是,跟教育局掀桌要資源、跟地方勢力對抗、每個月寄信給局長「提醒」他的不作為…

這些行為,乍聽之下,跟眼前這位穿著燙整過的襯衫、戴著眼鏡、溫文儒雅的書生,實在格格不入。

但教授卻嚴肅地說到:「教師,就要有作為地方上少數知識分子的自覺。」

當家長、社區人士看不到讓孩子受教育的意義時,教師就有必要肩負起社會運動的領頭責任,去苦勸說服、也去衝撞勢力。

這種形容方法,現在看來雖然有點老派,但也是很重要的提醒。

不只把教職工作當成是安身立命的地方,也不是積極一點,某個獲得成就感的途徑;還再拉高格局,放眼它的社會影響力

這層思考,往往在老師們排山倒海的工作與情緒勞動中,漸被遺忘。

特別是對於中學老師來說,又更常把我們的業務職掌,限縮在對學生個體的人生引導和學科知識傳授之上。

這樣的價值感能偶爾被挑起來,還是挺寶貴的。



▍真正的「專業」不是出神入化,而是能後設分析每一個行動選擇


在這次對談中,很意外地,育霖教授提到了「台語」的重要性。

以前總看到教授對科普教育、IB教育、探究實作…等創新教育的見解與推動,沒想到,教授也有這麼草根的一面。

對教授來說,「台語」是他的工具,當他需要說服家長、需要讓教育高層正視他的聲音時,他就會改用全台語說話。他說動用這項工具的效力總是驚人。

雖然,推廣母語的人可能會反對這種利益導向的使用方式(?),但是我從這裡再次看到,教授的行動都是經過精密策劃的,一如他會調動「演出來的情緒」,現在他調動了不同的語言來加強話語的力道

我看到他展現了什麼能稱為「專業」--那就是不僅只憑直覺去應對問題(儘管你可能天生神力,有很強、很準的直覺判斷),更可以說出每一刻「為什麼這麼做」、「什麼時候應該再這麼做」。

這也讓我期許自己,要持續追求達到這樣的高度。

例如現在,我的寫作,我應該更多地去後設分析,我為什麼這麼寫、如果想要怎樣我應該怎麼寫。



▍談教師工作:能力被低估,責任被高估


最後,我跟育霖教授聊到,離職之後,許多人會透過我的選擇,投射他們對自身能力的不安--

我除了當老師,好像其他什麼都不會?

教授則再三提到,其實教師工作的複雜性與困難度,比大家想像得高很多。有研究指出,老師同個時間需要做出的專業判斷、需要調動的資訊,比起醫生在手術時更多。

但是,因為許多人習慣以過去「作為學生的視角」來看待教師工作,渲染著老師們都不諳世事、隨便都能當的相關論述,才讓在職的大家也看輕了自己的能力。

同時,每當社會發生問題,又習慣直接怪罪於教育出了問題,也不管現在的教育與過去有多不一樣、不管有其他更直接該被究責的單位。這種社會氛圍,更讓教師們的自我效能感降低,不相信自己具有能力。

在這裡,我覺得教授說得很有道理,但還想補充一點:

我認為大家(包含我自己,也不只限於老師)除了因為不夠自信造成對轉職的卻步,其實也因為「沒有時時後設思考」自己的每個舉措,所以沒辦法從過往經驗中提取出,自己具備的能力是什麼。

如果能做到像育霖教授這樣,有能力說出自己為什麼這樣做,而且總帶著策略、邏輯去看待每一個行動,才比較有機會看見自己「跳脫場域」之後,還留有什麼可遷移的能力。


--


過去設計課程時,很重視要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讓學生能學到即使跳脫書本、不用考試,仍能在生活中用得上的知識與能力。

從這段與教授的深度對談,我也感受到,應該更常把這樣的思考,回放在自己的身上,不要偷懶只讓「直覺」支配自己

這次的對談雖然短短兩個小時,但感覺靈魂許多部分被攪動,真的深刻感覺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扼腕當天忘了拍照,只好附上當晚在高鐵站拍下的夕陽。

raw-image


45會員
66內容數
想記錄:替平凡劃上「逗點」,追尋心之所嚮;為繁忙打個「逗點」,上路去旅行。 我發現文字的力量驚人,文字可以敦促人思考、文字可以觸發新的想法、文字可以引導思考的深度,更迷人的是,還可以擴展思考的影響力--這是我開始寫、持續寫的原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逗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期一篇曼報整理關於MIT教授的文章引起熱議,但是筆者讀起來卻無感。《文化地圖》這本書中談到說服的藝術,解答了無感的原因,也提供重要的提醒與啟發。
5/5文化地圖
你是否困在選擇困難的障礙中?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的經歷,包括如何克服選擇困難和從一本書獲得的啟發。
5/5《選擇的弔詭》
在寫完《焦慮時,我會做的10件療癒小事》系列文之後,我想坦白,其實我焦慮時並不總能做那10件療癒小事,也常會癱軟無力或情緒過激。第11件的小事,是一定要與你分享,最重要的那件。
這是一篇介紹焦慮時可以做的10件療癒小事的文章,包括畫禪繞畫、斷捨離、優化工作流程、開啟空白頁,把想法隨性化為文字、逛逛 Google Map等。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買房三年半後,所打破的一些買房迷思,並根據家庭需求提出了對房屋挑選的看法。包括地點的重要性、結構的影響、設計的實用性、廁所需求、採光的影響、陽臺的實際需求和牆壁油漆裂紋問題。這篇文章以作者的個人經驗為例,提供了實用的買房建議。
上週五,我去台北參加十周年的「雜學校」#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在這篇文將分享這趟看展的五個收穫。
近期一篇曼報整理關於MIT教授的文章引起熱議,但是筆者讀起來卻無感。《文化地圖》這本書中談到說服的藝術,解答了無感的原因,也提供重要的提醒與啟發。
5/5文化地圖
你是否困在選擇困難的障礙中?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的經歷,包括如何克服選擇困難和從一本書獲得的啟發。
5/5《選擇的弔詭》
在寫完《焦慮時,我會做的10件療癒小事》系列文之後,我想坦白,其實我焦慮時並不總能做那10件療癒小事,也常會癱軟無力或情緒過激。第11件的小事,是一定要與你分享,最重要的那件。
這是一篇介紹焦慮時可以做的10件療癒小事的文章,包括畫禪繞畫、斷捨離、優化工作流程、開啟空白頁,把想法隨性化為文字、逛逛 Google Map等。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買房三年半後,所打破的一些買房迷思,並根據家庭需求提出了對房屋挑選的看法。包括地點的重要性、結構的影響、設計的實用性、廁所需求、採光的影響、陽臺的實際需求和牆壁油漆裂紋問題。這篇文章以作者的個人經驗為例,提供了實用的買房建議。
上週五,我去台北參加十周年的「雜學校」#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在這篇文將分享這趟看展的五個收穫。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博後,博士後研究員的簡稱。也就是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員。 我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不小心一直留在同一個學校。畢業後當了幾年工程師,又回到同一所學校當博後。那幾年常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
斜槓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得學會玩這一場無限賽局而不是爭個輸贏。前往非凡成功的平凡道路是一段旅程,一段需要耐心、堅持和專注的旅程。有三個關鍵行動可以提醒自己。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博後,博士後研究員的簡稱。也就是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員。 我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不小心一直留在同一個學校。畢業後當了幾年工程師,又回到同一所學校當博後。那幾年常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
斜槓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得學會玩這一場無限賽局而不是爭個輸贏。前往非凡成功的平凡道路是一段旅程,一段需要耐心、堅持和專注的旅程。有三個關鍵行動可以提醒自己。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坦然面對,即使擔任老師,也還在學習的路上
Thumbnail
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職稱是專輔老師。 經過一個學期的專輔工作,我見證到專輔工作的辛苦。
有經驗的人會知道,真正有靈魂的數學家寫作,不會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樣。其實這件事,我在台大數學系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感覺到。當時我意識到這件事,就覺得數學系裡面的人,很多問題很大。但數學很經典的文章,又需要自己底子夠深才看得懂,所以就造成數學文章,許多的表達都是要通靈才能意會。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在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學院成為最純粹形式的不可能存在。
Thumbnail
(這篇肉肉長有2700字請慎入) 每次在不同的場合帶課,與不同的學習者相遇 總是會有不同的故事、啟發、或火花 而這一次,我看到自己的劣根性。 . 有些學校會準備感謝狀給講師 而我拿到的感謝狀上 通常名字旁都是寫「講師」或「老師」。 猶記2021最早開始帶課時 當時我都會跟學習者強調
Thumbnail
有位某國立大學退休校長,經常到處演講,還出書,將科學和靈界連結,講靈界科學。   我看了不少這位退休校長的視頻,被他的說法吸引,很相信他的說法,也很佩服他。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有點不太對勁。 上網搜尋,發現有不少批評文章。仔細看了批評文章,發現這些批評文章很有道理,並非無的放矢。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透過一些特質來瞭解真正的教練,他們並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特別之處,可能就是你的鄰居,或者是你的同事。這些教練會以宇宙觀出發,相信一切都是完美的,包括生病、痛苦或者離別,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他們只是活出他們自己的樣子給你看,而不會說教,而且反映出你內心的光,讓你透過他們看到自己。
Thumbnail
過去在高中擔任導師時,常遇到很多學生的疑難雜症,也不免帶到一些怪咖學生,久經歲月磨練,粹煉成一些金句,只要對症下藥,通常就可以逢凶化吉,再麻煩的學生都可以順利收伏。 針對喜歡奇裝異服、染奇怪髮色的學生:「奇裝異服帶來的不同是怪異,顯示不出你純粹的本質,在我眼裡你已夠獨特,不需再添加無謂的東西。」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坦然面對,即使擔任老師,也還在學習的路上
Thumbnail
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職稱是專輔老師。 經過一個學期的專輔工作,我見證到專輔工作的辛苦。
有經驗的人會知道,真正有靈魂的數學家寫作,不會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樣。其實這件事,我在台大數學系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感覺到。當時我意識到這件事,就覺得數學系裡面的人,很多問題很大。但數學很經典的文章,又需要自己底子夠深才看得懂,所以就造成數學文章,許多的表達都是要通靈才能意會。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在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學院成為最純粹形式的不可能存在。
Thumbnail
(這篇肉肉長有2700字請慎入) 每次在不同的場合帶課,與不同的學習者相遇 總是會有不同的故事、啟發、或火花 而這一次,我看到自己的劣根性。 . 有些學校會準備感謝狀給講師 而我拿到的感謝狀上 通常名字旁都是寫「講師」或「老師」。 猶記2021最早開始帶課時 當時我都會跟學習者強調
Thumbnail
有位某國立大學退休校長,經常到處演講,還出書,將科學和靈界連結,講靈界科學。   我看了不少這位退休校長的視頻,被他的說法吸引,很相信他的說法,也很佩服他。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有點不太對勁。 上網搜尋,發現有不少批評文章。仔細看了批評文章,發現這些批評文章很有道理,並非無的放矢。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透過一些特質來瞭解真正的教練,他們並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特別之處,可能就是你的鄰居,或者是你的同事。這些教練會以宇宙觀出發,相信一切都是完美的,包括生病、痛苦或者離別,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他們只是活出他們自己的樣子給你看,而不會說教,而且反映出你內心的光,讓你透過他們看到自己。
Thumbnail
過去在高中擔任導師時,常遇到很多學生的疑難雜症,也不免帶到一些怪咖學生,久經歲月磨練,粹煉成一些金句,只要對症下藥,通常就可以逢凶化吉,再麻煩的學生都可以順利收伏。 針對喜歡奇裝異服、染奇怪髮色的學生:「奇裝異服帶來的不同是怪異,顯示不出你純粹的本質,在我眼裡你已夠獨特,不需再添加無謂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