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是唯一但絕對很棒 --- 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如果說運動的好處有很多很多,那通常會讓人想到的就是提升身體機能、以及近年來被推崇可以緩解焦慮或是憂鬱相關症狀;但是在這本書裡最讓人不會想到、卻是發生在真實的運動場景,那就是「運動的喜悅,是來自跟其他人建立連結。」 想一想自己開始運動跟為什麼可以維持下去的原因?哪怕是競技選手、世界級的頂尖好手,如果沒有夥伴、沒有值得讓人努力下去的對手,通常也很難維持很長時間的運動,因此光是看到這樣的前言,就非常想要分享在書中看到的相關內容,也讓人重新思考跟期待與運動相遇的美好。 「運動時,你/妳表現得最像人類」在運動的時候,會一次性的讓很多人類基本快樂交織在一起,像是自我表達、社會連結、精通某個動作或是技能等等,而這些內容不見得要是運動好手才能做到,每個在運動當中的人們都是在對外呈現自己的一面,做的好不好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因為運動讓自己跟別人相聚。 如果要養成一個新的習慣,通常需要兩週到三週左右的時間;但是為什麼很多人維持了這麼長的時間,卻還是無法養成運動的習慣呢?書裡面提到那是因為建立運動習慣是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也可以說是入門容易但若要長久就得更堅持,而其實也只是比一般習慣多堅持一倍時間、差不多六週左右就可以了,確定養成之後很多人反而會被說「你/妳怎麼會上癮了?」「難道除了運動,沒有其他更重要的事要做嗎?」通常進入到這個階段,也差不多無藥可救了,除了找到夥伴跟增加更多的運動量。 那麼運動應該是一對一比較好還是團體課程比較好呢?如果是為了參加比賽、進行專項訓練的話,當然是越少人越好;但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是希望藉由運動來改善跟提升生活品質為主,那麼團體課程其實是更棒的,也許有人會擔心是不是跟不上老師的進度?又或者會做錯動作容易受傷等等?事實上這些狀況都可能發生;但絕對遠遠的比不上在團體課程得到的快樂,因為人類天生就有同理心,哪怕是競爭關係,在運動場上的人們都會受到其他人的表現、也會因為自己的表現去觸發陌生人的內心,而這時候根本不存在任何的強弱對錯,而是將人心凝聚在一起、讓快樂的感覺倍速增加。 「當人們聽音樂的時候,是用肌肉去聽。」如果有人聽到音樂不會產生任何律動,那大概只能說當事人的身體跟心思完全不在現場罷了,不然哪怕是陌生的語言跟歌曲風格,仍然會讓人們不自覺地跟著搖擺起來,而在運動場所裡有搭配合適音樂的時候,往往會讓人更容易堅持、忍耐、甚至拿出超越過往的表現,要說音樂是合法的興奮劑一點也不為過,書裡面提到一位馬拉松高手在某次比賽說服大會播放某首歌,而這首歌正是該選手最喜歡的歌,因此在這樣的手段之下甚至跑出破世界紀錄的成績。每個人都可以也應該去找出屬於自己的「力量之歌」無論何時聽到都能讓自己立刻振作跟興奮的一首歌,所以若是要讓自己在運動時狀態更好,那麼選擇有音樂的團體課程絕對是最棒的了。 「大腦比你/妳想像的還熱愛工作」對於睡不著覺、或者擁有一些精神狀況的人們來說,其實不是因為身體不夠累而是大腦真的停不下來,這時候去運動或是找其他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也很難解決,書裡面提到「冥想」會是最棒的解法,因為這時候的大腦系統進入重複思考的模式、尤其是「恐懼跟批評」而透過冥想可以讓這樣的模式中樞失效;但如果真的很想要透過運動的方式,那麼就到大自然為主的環境散步即可,不過半夜去應該是蠻不容易跟挺危險的。 書本的最後再次提到「是運動,讓人們團結在一起」作者提到在書寫跟出版這本書的過程,也是跟許許多多的運動教練跟相關人士產生連結,才能夠讓這本書問世。因此運動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而已、只是如果要開始跟別人及世界產生連結,那麼就讓自己動起來吧,唯有開始運動、一切就會變的比想像的更美好。

avatar-img
18.9K會員
257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過動兒(ADHD)的教育與成長挑戰,強調家長的態度以及持之以恆的努力對孩子成功的影響。透過菲爾普斯的教練哲學,本文揭示了運動訓練中的心態與實踐的重要性,並討論了成功運動選手所需的心理素質與科學訓練背後的概念。最終,呼籲成年人應對下一代的成長負起社會責任,以實踐激勵和支持的力量。
這篇文章探討了李娜的成就及其自傳中的故事。作為首位贏得大滿貫女子單打冠軍的亞洲選手,李娜在面對職業生涯的挑戰與變數時,始終保持真性情。文章分析了專業運動員與業餘運動員的差異,並探討了運動心理學以及成為頂尖運動員的艱辛。透過李娜的經歷,讀者能理解堅持與努力的重要性,也是成為自己時代傳奇的啟發。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放棄的理由看似簡單,但堅持下去的理由卻難尋,如何判斷何時該堅持,何時該放棄?透過一位日本田徑選手的故事,探討放棄與堅持的意義,以及如何從放棄中獲得力量。
「真男人張嘉哲」作為一位非科班出身卻幾乎代表臺灣參加了世界級馬拉松賽事的選手,他其實做了很好的示範是,要先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再來去談努力跟堅持比較實在。透過這本書可以讓人了解到,家庭教育跟個人想法之間的相互扶持,也是可以成就不凡的。
要完成長時間、長距離的活動,到底需要的是足夠的賽前練習,還是其實有其他方式可以輔助,或是更為關鍵?作者在書裡面探討了所有從生理層面可以影響的部分,也包括要如何去教育大腦,進行心智訓練、強化心理素質,以達到個人想要的成就。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過動兒(ADHD)的教育與成長挑戰,強調家長的態度以及持之以恆的努力對孩子成功的影響。透過菲爾普斯的教練哲學,本文揭示了運動訓練中的心態與實踐的重要性,並討論了成功運動選手所需的心理素質與科學訓練背後的概念。最終,呼籲成年人應對下一代的成長負起社會責任,以實踐激勵和支持的力量。
這篇文章探討了李娜的成就及其自傳中的故事。作為首位贏得大滿貫女子單打冠軍的亞洲選手,李娜在面對職業生涯的挑戰與變數時,始終保持真性情。文章分析了專業運動員與業餘運動員的差異,並探討了運動心理學以及成為頂尖運動員的艱辛。透過李娜的經歷,讀者能理解堅持與努力的重要性,也是成為自己時代傳奇的啟發。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放棄的理由看似簡單,但堅持下去的理由卻難尋,如何判斷何時該堅持,何時該放棄?透過一位日本田徑選手的故事,探討放棄與堅持的意義,以及如何從放棄中獲得力量。
「真男人張嘉哲」作為一位非科班出身卻幾乎代表臺灣參加了世界級馬拉松賽事的選手,他其實做了很好的示範是,要先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再來去談努力跟堅持比較實在。透過這本書可以讓人了解到,家庭教育跟個人想法之間的相互扶持,也是可以成就不凡的。
要完成長時間、長距離的活動,到底需要的是足夠的賽前練習,還是其實有其他方式可以輔助,或是更為關鍵?作者在書裡面探討了所有從生理層面可以影響的部分,也包括要如何去教育大腦,進行心智訓練、強化心理素質,以達到個人想要的成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還能大幅度改善心態,讓生活更順利。尤其是在面臨創業壓力時,透過瑜珈、跳舞、爬山等運動,我重新找回了快樂與平衡。雖然無法確定運動能否直接改命,但它確實讓我更有力量迎接挑戰。身心靈的和諧,是掌握命運的重要關鍵。立即開始運動,透過團體課程更容易堅持,讓你更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正向改變!
Thumbnail
在時間縫隙之間做了這件事情會讓你對生活更有掌控感,這是我選擇運動之後感受到的,因為時間更不夠用了,所以更珍惜那些下班之後的時光。如果日復一日地日常裡總讓人感覺到缺少一些什麼,當有一天讓你回過神來發現每天都在複製一樣的生活,當妳(你)真心想要改變了那麼開始運動就是一件很直得稱讚的事情!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Thumbnail
體育課是為了讓孩子們鍛鍊身體而已嗎?還是作為其他考試科目的調課優先選擇?運動的本質從來就不是為了強身健體,而是為了提升更多關於大腦跟心理的相關內容。知識有可能會忘記或是不夠用;但透過運動打造的身心是可以維持很久的。
Thumbnail
我們不得不承認,“運動”這個詞可能聽起來有點嚇人,好像只有健身狂熱者或超級英雄才能勝任這項艱鉅的任務。但如果我告訴你,運動其實並不需要這麼嚴肅呢?如果我說,我們即將揭開讓運動成為像晨間咖啡(或晚上茶飲)一樣上癮的習慣的秘密呢? 首先,我們來打破運動是一件乏味工作的觀念。把它想像成你每天與自己的
Thumbnail
在現今對於運動風氣的潮流下,許多投入健身的人動機的優先順序不是健康,而是好看。本文探討了運動員思維與健身風氣的關係,以及運動者與普通運動愛好者對競技與健康的理解差異。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 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 相關知識》本週主題:熱環境訓練對於自行車選手之效益 #我是運科竹 #健身 #私人教練 #私人教練 #博士班 #教練 #教練 #訓練 #自我成長 #健康科學 #podcast #多益 #多
Thumbnail
這是碩士在職生在運動指導與實務課程中的心得分享,學習到很實用的運動菜單設計、運動按摩等實用技能,並且積極開啟畢業論文研究寫作的相關內容。
Thumbnail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以5:29   除非是有要追求健身強度或是高難度瑜珈動作 一般運動都可以,而且我大推有氧運動!   我有運動習慣,運動年齡依照不同頻次也有近10年,接觸了跑步、重量訓練、瑜珈、皮拉提斯、有氧舞蹈等各類。   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運動科學與傳統體感式訓練的碰撞和爭議,對於運動表現和身體健康有著不同的看法,本文探討了運動科學與傳統體感式訓練的優劣以及對選手的影響,建議從選手的身體素質、心理狀態和運動的社會風氣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考量。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還能大幅度改善心態,讓生活更順利。尤其是在面臨創業壓力時,透過瑜珈、跳舞、爬山等運動,我重新找回了快樂與平衡。雖然無法確定運動能否直接改命,但它確實讓我更有力量迎接挑戰。身心靈的和諧,是掌握命運的重要關鍵。立即開始運動,透過團體課程更容易堅持,讓你更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正向改變!
Thumbnail
在時間縫隙之間做了這件事情會讓你對生活更有掌控感,這是我選擇運動之後感受到的,因為時間更不夠用了,所以更珍惜那些下班之後的時光。如果日復一日地日常裡總讓人感覺到缺少一些什麼,當有一天讓你回過神來發現每天都在複製一樣的生活,當妳(你)真心想要改變了那麼開始運動就是一件很直得稱讚的事情!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Thumbnail
體育課是為了讓孩子們鍛鍊身體而已嗎?還是作為其他考試科目的調課優先選擇?運動的本質從來就不是為了強身健體,而是為了提升更多關於大腦跟心理的相關內容。知識有可能會忘記或是不夠用;但透過運動打造的身心是可以維持很久的。
Thumbnail
我們不得不承認,“運動”這個詞可能聽起來有點嚇人,好像只有健身狂熱者或超級英雄才能勝任這項艱鉅的任務。但如果我告訴你,運動其實並不需要這麼嚴肅呢?如果我說,我們即將揭開讓運動成為像晨間咖啡(或晚上茶飲)一樣上癮的習慣的秘密呢? 首先,我們來打破運動是一件乏味工作的觀念。把它想像成你每天與自己的
Thumbnail
在現今對於運動風氣的潮流下,許多投入健身的人動機的優先順序不是健康,而是好看。本文探討了運動員思維與健身風氣的關係,以及運動者與普通運動愛好者對競技與健康的理解差異。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 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 相關知識》本週主題:熱環境訓練對於自行車選手之效益 #我是運科竹 #健身 #私人教練 #私人教練 #博士班 #教練 #教練 #訓練 #自我成長 #健康科學 #podcast #多益 #多
Thumbnail
這是碩士在職生在運動指導與實務課程中的心得分享,學習到很實用的運動菜單設計、運動按摩等實用技能,並且積極開啟畢業論文研究寫作的相關內容。
Thumbnail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以5:29   除非是有要追求健身強度或是高難度瑜珈動作 一般運動都可以,而且我大推有氧運動!   我有運動習慣,運動年齡依照不同頻次也有近10年,接觸了跑步、重量訓練、瑜珈、皮拉提斯、有氧舞蹈等各類。   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運動科學與傳統體感式訓練的碰撞和爭議,對於運動表現和身體健康有著不同的看法,本文探討了運動科學與傳統體感式訓練的優劣以及對選手的影響,建議從選手的身體素質、心理狀態和運動的社會風氣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