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開始與夥伴規畫今年度的新課程,「我們來開個職場主題的薩提爾工作坊吧。」我說。
那麼,要是個什麼樣的工作坊呢?
我想起了過去接觸的眾多求職者中,多是處於30-50歲的三明治世代,因往往是職場的中流砥柱、家庭裡的核心支柱,這種在職場和家庭之間「被夾住的痛苦」,說不出口、放不下,越累積越沉重,就像是被壓在最底層的落石,等待上面的石塊被搬開後,才能露出縫隙呼吸。
面臨職場與生活的「夾心」人生
印象很深刻,那天走進面談室的女生,身材高挑、有著一頭俐落的短髮,履歷表上滿是光環,名校畢業,有著大公司的title,帶領著自己的團隊,散發出完全不需要懷疑的職場成功人士氣質。
「有時候我覺得快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了,不論是在工作還是在家庭,我一直都很努力,但為什麼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她說。
原來看似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她作為上司的左右手,總被分配最艱鉅的任務,被要求要屢創業績高峰;面對年輕一代的下屬,對傳統的職場規則抱著挑戰態度,她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帶領他們;回到家中,還要扮演兩個孩子的母親和年邁父母的照顧者。
從她脫口而出感到自己喘不過氣的這一刻,我看見的不只是她的疲憊,還有那個多年來被忽視的自己。那個需要關懷、需要肯定,卻從來不敢開口說出口的她。從她的眼神中,我感覺到她有一絲孤獨與無力,這些多重角色,讓她自己拼命想滿足他人的期待,反而「沒有自己」。
無力感是生命給我們的訊號,提醒我們需要停下來,傾聽自己的聲音。
承載壓力的中堅力量,也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位求職者不過是夾世代的縮影,因我自己也處於30-50歲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位置,同樣面臨這些來自職場的挑戰與家庭的壓力,對於她的心聲頗有感觸。
「夾世代」的特質與所面對的困難與挑戰,我想大概可分成三種:
雙重責任
:不僅要在職場中應對上級與下屬的期待,還要在家庭中承擔重要角色。角色衝突
:因面對傳統價值與新世代文化的碰撞而進退兩難。自身卡關
:經常在滿足他人的需求,因此常感到無力,甚至懷疑自己的專業價值與未來方向。然而,在學習薩提爾模式之後,我才發現真正的問題並不在外部,而在於自己的內在。
我們都太習慣承受滿足他人期待的壓力,卻忘了回頭看看自己、照顧自己,甚至不敢承認自己的需求。
從薩提爾模式探索屬於自己的內在原力
「不斷努力滿足大家的期待,妳最想得到的是什麼呢?」我問她,其實也是問自己。
「想被認可吧,被老闆、被下屬、被家人認可,感覺這樣我才有價值。」她說。
當我們一層一層往下看,發現原來想要獲得認同的背後,其實藏著深層的恐懼。而這個恐懼是,害怕自己是個沒有價值的人。
你永遠無法從別人那裡找到完整的自己,唯有向內探索才能成長。
—歐普拉Oprah Winfrey
我們總在夾縫中努力,忘了自己也是人,需要喘息,也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在過去的學習中,薩提爾模式多用於探索自我與家庭、伴侶關係,但我想若是能協助夾世代的職場人,從看見自己的需求出發,進而找到與不同世代的人互動時,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或許很多時候能不再糾結於代溝的困境。
更重要的是,夾世代的許多壓力來自於他們對多重角色的承擔,如果用新的視角看待自己,做出更符合自己需求的選擇,相信也能擁有更自在的職涯與人生。
我不敢說自己已經達到目標了,但在自我探尋的這條道路上,我認為很重要的三個大方向,提供給同處於被夾住的三明治世代參考。
職涯原力:屬於你的聲音與影響力
生命的重量來自責任,但生命的意義來自選擇與對自己及他人的愛。
雖然那位求職者最後不是透過我找到新工作,但她後來寄了一封信給我寫道:「謝謝妳幫我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我終於感覺到自己是在為自己而努力,而不是為別人。」在她身上,我看到了那股閃閃動人的內在原力正發著光。
「幫助更多三明治世代的職場人,不僅學會溝通,更能真正看見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與影響力。」於是,我與夥伴今年第一場工作坊的主題也就此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