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小堂
不一樣的角度!關注現實,追究歷史,探尋未來。
江上小堂
不一樣的角度!關注現實,追究歷史,探尋未來。
267
篇文章
0
專題
75
追蹤者
0
勳章
0
NFT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論語漫讀》前言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便成為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體系,延續至今;二千多年來,塑造了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格和行為模式;主導了中國的政治制度,維繫了中國社會的秩序和運行。而孔子的言行,則奠定了儒學的核心要義,主要體現在其弟子編撰的《論語》一書中。 孔子將「仁」的概念注入到周禮之中,為孝悌的價值理
發佈於
論語漫讀
2023-06-17
3
近者說,遠者來—孔子這句話不料卻讓徵召隱逸成了粉飾太平
想當時,孔子被迫出走魯國,流亡列國,輾轉到楚國的葉邑(在現今河南葉縣一帶)。邑主葉公向孔子討教為政之道,《論語》有記述,『葉公問政。子曰:「近者悅,遠者來」』。孔子講了這樣一條標準,好的政道會讓治下喜悅,而讓遠者慕名而來。 孔子這話大差不差,好的政道確實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好的政道是原因,『近者悅遠者
發佈於
在茲念茲
2023-04-03
3
岳飛抗金到底為了啥?功名而已!
克羅齊說過,『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所以,我們研究歷史人物的意義主要在於我們現在是否贊同他的行為,而不是評價他的功過。歷史人物肯定有局限性,特別是長期封閉的中國文化中產生的歷史人物,更是如此,我們不能以現在的價值標準來苛求歷史人物。簡言之,當我們批評歷史人物時,我們的意思是我們現在再也不能提倡這樣
發佈於
在茲念茲
2023-01-31
6
二舅和精神內耗--焦慮就是焦慮,不是精神內耗,不是自尋煩惱
這兩天,《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的視頻火了,引發了好多人的共鳴。面對洶湧而來的輿情,大多數人交口稱讚。但也有少數清醒的人對視頻持懷疑和批評的態度。認為這是歌頌苦難,而對苦難的原因缺乏反思。我非常贊同。 我感覺『精神內耗』這個詞是視頻的亮點,富有深意,具有暗示性和導向性,可以說道說道。
發佈於
在茲念茲
2022-08-01
5
論語漫讀(100):『井有仁焉!』—宰我提了個刁鑽的問題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雍也第六)。 井,不能狹義地僅理解為井,而是比喻危險的境地。逝,去;罔,迷惑。 宰我有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有懷疑精神,不人云亦云,不盲從權威。這次問了一個十分刁鑽的問題。
發佈於
論語漫讀
2022-06-30
3
論語漫讀(99):『魯一變,至於道』—孔子一心想復辟禮制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緊接下一段話,孔子則感歎喝酒的器具被時人玩壞了,算是對這段話的注腳。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雍也第六)。 2020年11月30日
發佈於
論語漫讀
2022-06-27
2
論語漫讀(98):知者樂水,仁者樂水—智者仁者的不同特性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第六)。 孔子多次將智與仁並論,如『擇不處仁,焉得知?』(裡仁第四)。這裡講智者和仁者的一些不同特質。 孔子還說過與此相近的兩段話。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第九)。 2020年11月15日
發佈於
論語漫讀
2022-06-23
4
論語漫讀(97):『樊遲問知』—樊遲是個愛追究的學生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雍也第六)。 《論語》中,共記載樊遲兩次向孔子問知,三次問仁。 先和後都是相對於眾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今天所說『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都源於此。 還有一處,樊遲單獨問仁。
發佈於
論語漫讀
2022-06-14
2
論語漫讀(96):『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的『因材施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孔子對『中人以上』有進一步和闡述。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季氏第十六)。 而通過學習前人積累的知識,獲得知識或技能,就比『生而知之』次一等。孔子認為自己就屬於學而知之者。
發佈於
論語漫讀
2022-06-10
4
論語漫讀(95):文勝於質—儒家用禮樂馴服人的野性導致奴性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第六)。 史,負責文書的史官。引伸為喪失活力,文縐縐的迂腐之輩。彬彬,物相雜之狀。 孔子的意思,質實多於文采,疏于禮樂,就像未進化的野人。而文采多於質實,就像史官一樣循規蹈矩和文縐縐的了。只有質實和文采相得益彰,才算是君子』。
發佈於
論語漫讀
2022-06-07
4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