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五經及祖師大德著作 — 修淨土法門者必讀 「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是淨土宗二祖,善導大師說的。 善導大師對末法時期的衆生說,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那要用什麼方法呢? 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能夠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淨土念佛法門,幫助末法衆生以他力了脫生死,只要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佛號梵唄: 專心念佛 求生淨土 在此列錄淨土五經及各祖師大德淨土的著作,為修淨土法門者必讀。深入理解往生淨土的要訣 : 信、願、持名,為淨土三資糧。經典及祖師大德的批註,可助自身把妄想淡化及斷掉,作增上緣,加強自身對西方極樂世界的響往及信心,尤為重要。 淨土五經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觀無量壽佛經》 《華嚴經 ‧ 普賢菩薩行願品》 《楞嚴經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一論 五經一論: 淨土五經 + 《往生論》天親菩薩著 往生九品 往生品位: 九品蓮花圖說,上品往生,中品往生,下品往生。 往生淨土要訣 : 信願持名 西方極樂世界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祖師大德著作 道綽大師 (公元562~645年) 《安樂集》第一大門 . . . 第十二大門 善導大師 (公元613~681年) 《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亦稱《觀經四帖疏》 『二河白道』 (對往生人之喻示)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一卷,簡稱《觀念法門》: 三昧行相分 、五緣功德分 、結勸修行分 《淨土法事贊》二卷 : 上卷標籤題為《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贊》前行法分,下卷題目為《安樂行道轉經願往生淨土法事贊》正轉經分、後行法分 《往生禮贊》一卷,亦稱《六時禮贊》: 前序、正讚、後序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贊》一卷,簡稱《般舟贊》: 前序、正讚、後序 《依止善導大師 稱念阿彌陀佛》 永明延壽大師 (公元904~975年) 《宗鏡錄》: 序文、卷一 . . . 卷十 . . . 卷二十 . . . 卷三十 . . . 卷四十 . . . 卷五十 . . . 卷六十 . . .卷七十 . . . 卷八十 . . . 卷九十 . . . 卷一百 《唯心訣》 《神棲安養賦》 《禪淨四料簡》 《定慧相資歌》 《警世》 《萬善同歸集》 蓮池大師 (公元1523~1615年) 《彌陀疏鈔》 《西方發願文》及《西方發願文解》 《普勸念佛文》及其 釋義 《七筆勾》 憨山大師 (公元1546~1623年) 《淨宗法要》 《醒世歌》 . 《費閑歌》 《淨土十六妙觀頌》 《示修淨土六首》 《金剛決疑》 《心經直說》 蕅益大師 (公元1599~1655年)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淨土或問》取自《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 卷六》 《淨土生無生論》取自《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 卷九》 《示念佛法門》 《念佛三昧寶王論》取自《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 卷五》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取自《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 卷八》 《般若心經釋要》 《金剛經觀心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空論》 《八大人覺經略解》 《西方合論》取自《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 卷十》 截流大師 (公元1628~1682年) 《勸發真信文》 《申勸》 《料柬法門》 《九品略辯》 《勢至圓通章解》 《觀佛毫相法》 《淨土警語》(十五篇) 《起一心精進念佛七期規式》 省庵大師 (公元1686~1734年) 《勸發菩提心文》 《西方發願文注》 《勸修淨土詩》 徹悟大師 (公元1741~1810年) 《示眾》 《念佛伽陀》 《生死事大》法語 《念佛偈》 《雜著》 印光大師 (公元1861~1940年) 《淨土決疑論》(取自《印光大師文鈔》卷二) 《印光大師全集 問答擷錄》 《印光大師 文鈔菁華錄》 《印造經像之功德》 《印光大師十念法》 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書於 民國二十五年) 倓虛法師 (公元1875~1963年) 《念佛論》 《念佛伽陀弁言》 《倓虛老法師佛七開示》(1) . (2) 及其 開示簡介 圓瑛法師 (公元1878~1953年) 《勸修念佛法門》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 夏蓮居 居士 (公元1884~1965年)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淨修捷要》及其釋義 《淨修捷要報恩談》 《淨語》(上卷) . (下卷) 《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自警錄》 附錄 : 淨宗歷代祖師略傳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往生淨土要訣 : 信願持名 什麼障礙我們學佛 依止善導大師 稱念阿彌陀佛 頂禮過去七佛 四大天王之表法 警世 佛說十善業道經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按 : 本站列錄之經典及祖師大德的批註,誠為幫助末法衆生正確認識淨土法門,僅供個人使用及非營利用途,在不更改任何資料之前提下,歡迎自由公開廣傳。